在出口跨境電商行業,建海外倉的大抵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國內貨代,一類是有實力的大賣家,還有一類是海外華人。
壕的是賣家,賣家型海外倉基本上都是虧本的,但也無妨,因為自建海外倉能幫他們滿足很多“特殊需求”,比如海外采購、組裝、客服等,本來就當作非營利項目。
做得好的是國內貨代,因為競爭大,他們都非常積極,也找到了自己的節奏和增長點,比如14年的的海外倉分銷,15年的海外倉貼換標,16年的海外倉退換貨,17年的虛擬海外倉。
苦逼的當屬華人海外倉,雖然老板常年在國外,在倉庫運營、安全規范等方面都做的不錯,但國內的業務能力普遍偏弱,很難為賣家所知曉。能保證充足的代發貨客戶就不錯了,擴展經營分銷、虛擬海外倉等其他業務更是有心無力。
作為較早經營海外倉的玩家,華人海外倉上有FBA等平臺倉擠兌,下有大量貨代倉爭搶,戰況愈烈,怎么樣才能突圍而出呢?
跟國內貨代、賣家相比,華人的重心在國外,如何整合利用國外的物流、倉儲、人力、清關、咨詢等資源,才是華人海外倉的突破點。其中擴展進口海外倉儲業務是目前一些華人正在積極嘗試的方向。
1. 新業務增長點
跟縱騰、有棵樹等大賣家進出口雙向海外倉相比,華人海外倉發展進口業務更加便利。
隨手刷一下朋友圈就知道現在留學生代購有多流行,而且國外的海外倉可以提供平臺所無法提供通關單所需的資質、單據證明。
如果出口海外倉還可以接收賣家、代購、平臺往國內發的零散代購訂單,然后提供統一直郵或者統一運送到保稅倉的服務,勢必能帶來更多的利潤增長。
2. 淡季人力倉庫冗余
出口電商存在明顯的淡旺季,旺季加班加點,淡季閑得慌,很容易就造成倉庫人員資源浪費。
旺季倉庫爆倉,淡季只用三分之一,很容易造成倉庫庫位嚴重浪費,而雙向海外倉模式則可以幫你補上淡季這個坑。
3. 流動資金
出口海外倉大多是收取人民幣,但海外倉庫的運營支出卻是美元,中間操作麻煩,而且又一定的匯損失。
然而通過進口業務獲得采購商、代購留學生的大量美金,所收美金可以直接用作當地倉庫員工的工資,充分利用流動資金。
4. 再銷售機會
買家無理由退貨,運輸中的小刮劃,倉庫中包裝變形.....每年都有大量可以再銷售的產品被銷毀。
而在雙向海外倉模式中,如果國內有保稅倉,可以幫賣家把輕小利潤高的貨物、貴重貨物運回保稅倉,安排維修處理和再銷售,減少退件損失。
華人做雙向海外倉模式確實大有可為,但當你自己去嘗試這種模式的時候,增加了一種完全相反的業務模式,相應的問題也多了。
1. 人手分配,成本增加
多了一種業務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員工,而國外員工工資大約在2000-2500美金/人,相當昂貴。
但如果在現有員工中進行調配,也可能造成原有業務人手不足的情況,或者由于業務交叉造成失誤、混亂。
2. 倉庫操作,難度增加
即便進行了分倉管理,入庫前還是需要花時間去判斷是出口貨物還是進口貨物;
如果地址是從FBA倉發過來的貨還需要判斷是買家的退件還是進口的訂單,這樣一來出錯率和出錯成本都高了。
3. 納稅清關,事務繁雜
當你接納了進口業務,無論是BC(無保稅倉)還是BBC(有保稅倉)模式,都將面臨解決訂單信息、支付單、物流運單的推送問題,而流程之復雜、耗時之長都會降低貨物快速流轉的速度。
同時兼顧兩種業務,肯定會存在混亂和沖突。不管是哪種模式的海外倉,當業務擴張時難免會存在訂單出錯、稅務繁雜、成本核算、倉庫管理混亂等問題。
要解決以上的Bug,除了需要足夠的人力資金支持,當然還少不了高效完善的系統協助。支持進出口雙向管理的海外倉軟件不多,同時歷經大量實際業務量考驗、被50%專業海外倉企業證明的只有易倉科技了。
易倉海外倉管理系統,專業
1、自動抓單:不僅對接了國外的亞馬遜eBay等平臺,還對接了國內天貓淘寶京東等平臺,ERP推送訂單,降低出錯率。
2、數據分析:無論是出口業務,還是進口業務,每次倉庫操作和發貨所產生的科每一筆成本都能算的清清楚楚。
3、倉配管理:出口方面支持自動分倉,自動分配離消費者近的倉庫發貨,自動分配性價比高的物流渠道,進口方面可以設置規則,自動分配國內就近的、時效快的、清關容易的城市海關。
4、五種模式合一:支持跨境出口WMS模式、虛擬海外倉模式、代理海外倉模式,跨境進口保稅BBC模式、BC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