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2日,東南亞網絡巨頭Sea (原名Garena)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注冊上市 (IPO)。在注冊文件中,Sea表示其是 Greater Southeast Asia(大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公司。
為了支持這一說法,Sea給出了東南亞最大的估值公司Frost & Sullivan提供的報告(應Sea要求發布的)。報告中提到Sea 旗下電商平臺Shopee占有東南亞電商市場最大份額。
Shopee的優勢體現在商品交易總值(GMV)、商品銷售總量,以及高于競爭對手的訂單總量上。
據統計,2016年,Shopee商品交易總值占整個東南亞電商市場商品交易總值的10.6%,訂單總量占14.7%。Shopee 2017年上半年的訂單量是排名第二的競爭對手的2.2倍,但報告沒有指出這個競爭對手是誰。
Shopee給出的報告,引來的東南亞另一電商巨頭Lazada對其真實性的質疑。Lazada的CEO Max Bittner說:“我還是第一次聽到‘Greater Southeast Asia’這個詞,他們怎么不干脆把公司名字改為GSea。”
Bittner還表示, Lazada仍然是東南亞地區商品交易總值最高,且用戶最多的電商公司。但他沒有給出具體數字。
在Sea的IPO文件中,Sea說從2017年1月至6月,Shopee總共接到了8060萬個訂單,商品交易總值約為14.7億美元。這些訂單部分來自中國臺灣,這就是Sea使用“Greater Southeast Asia”(大東南亞)這個詞的原因。中國臺灣是Shopee訂單的第二大來源,僅次于印度尼西亞。
目前,Shopee涉及的東南亞國家, Lazada也都有涉及。但他們都沒有在臺灣地區建站提供服務。
Frost & Sullivan亞太地區副總裁Ajay Sunder解釋說,Lazada在2016年的表現比Shopee更優秀,其商品交易總值比Shopee多得多。
“但2017年上半年,Shopee增長迅速,并設法超越Shopee。就市場交易總值而言, Shopee目前占據的市場份額為10.6%,而Lazada只占7.5%,”Sunde說。
Sunder表示,之所以使用‘Greater Southeast Asia’(大東南亞)這個詞,是為了包含除了東南亞國家以外的地區。Sunder還表示,這個詞對信息技術企業來說很常見。
2016年,Lazada創造了13億美元的市場交易總值。
2017年,Shopee估計,他們的市場交易總值可以達到30億美元。
市場交易總值(GMV)是一個指標,指買家支付給電商企業的總金額(包含付款和未付款兩部分)。通常用于衡量電商初創公司在其發展初期的表現,因為初創公司通常無法獲得收益或利潤。
Bittner 說:“正如我們在印度看到的那樣,只要電商公司給消費者提供些福利,就能簡單地提高市場交易總值。而且歷史數據表明,一旦電商公司停止提供福利,市場交易總值就會大幅下降。”
Sea的文件還顯示,雖然他們市場交易總值和收入的增加,但市場營銷成本卻導致他們利潤下降。為吸引用戶,舉辦的免費配送活動和其他促銷活動就是導致其營銷成本上漲的原因之一。
Lazada也通過提供福利補貼來推動其平臺增長。但這些措施對其財政表現會產生多大的影響,目前還不清楚。
只要平臺提供的福利補貼能使電商平臺迅速提高收入,并能確保補貼停止后,用戶依舊愿意在平臺購買變現,那么通過這一方法來提高市場交易總值是可行的。
Shopee在中國臺灣和印尼市場也有通過補貼推廣產品來盈利。特別是臺灣地區,Shopee取消了銷往臺灣所有商品的傭金。
而Lazada則收取銷售傭金、支付和物流費用來獲取收入,特別是銷售產品的傭金是其收入大頭,不過Lazada并沒有收取印度尼西亞市場出售產品的傭金。
Bittner 說:“我們將不斷優化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良好的購物體驗,銷售高品質的產品,結合廣告營銷來積極搶占市場份額。當然,我們的物流服務也會越發完善。”
Lazada不愿透露他們是否已經開始削減福利補貼成本。
除了福利補貼會影響市場交易總值的準確性,為了獲得禮券或積分的用戶在平臺上互相刷單,也會對該數值的準確性產生影響。平臺可通過收取支付費用來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
這也是Lazada為什么要征收這些費用的原因,但到目前為止,Shopee還沒有做出同樣的舉動。
上述這類的隱性交易可以增加平臺的市場交易總值,但在計算唯一交易(unique transaction)時,此類交易不計算在內。
Lazada在其年度報告中表示,該公司到2017年3月底已經擁有了2300萬活躍用戶。
Shopee到2017年中,他們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已經達到了420萬,但Shopee沒有說明他們一年內獲得的活躍用戶量。
根據IDC Singapore的高級研究經理Lawrence Cheok,的說法,Shopee的商業模式(C2C)把賣家和買家聚集在一起,對其市場交易總值增長有巨大的影響。Shopee不需要倉庫和儲備貨物,只需與物流供應商合作。
相反,Lazada主營B2C電商業務,所以他們需要建立倉庫,儲存商品。在過去的幾年里,Lazada開始向C2C市場轉變,并向賣家提供倉庫等設施。
Cheok 說:“Shopee表示到2017年年中,他們有160萬賣家,7400萬的產品。而Lazada只有4萬名賣家。從這個角度來看,Shopee可能比Lazada增長得更快。”
但根據Cheok說法,Shopee成功不易,需克服長期的不利因素。
Cheok 說:“為了維持物流成本,Shopee必須轉向B2C模式。根據他們公布的數據估計,Shopee每筆交易的交易平均價值((AOV)約為15美元。如何在收取物流成本的情況下,不減少交易量,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挑戰。”
這就是為什么Cheok建議Shopee轉向B2C業務,通過銷售品牌產品來增加他們的平均交易價值,而且還能通過廣告賺錢。
當然,這么做Shopee需面臨另一個問題——品牌商品賣家和個人賣家競爭。Cheok總結說:“為了吸引大賣家和發展B2C業務模式,Shopee可效仿阿里巴巴,將淘寶和天貓分開,為B2C和C2C業務創造獨立的平臺。”
目前,Sea未對Lazada和IDC的評論做出回應,因為該公司已進入 “靜默期”——即將進入股票市場的公司被禁止提供可能影響其股票價格的言論或信息。
(編譯/雨果網 吳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