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網站再次公布了通過嬰幼兒奶粉配方注冊制(以下簡稱“配方注冊制”)的第六批名單,包括了紐貝滋和君樂寶2家公司的10個配方。從8月3日開始的20天里,食藥監局連放大招,接連公布了六批次注冊制名單,總共22家企業,62個品牌,182個配方獲批。
食藥監總局連放大招對于焦慮已久的嬰幼兒奶粉行業可謂“久旱逢甘霖”,時至今日,從2016年10月份開始實施的嬰幼兒奶粉配方注冊制已經近10個月了,配方注冊制實施效果如何,目前市場上經銷商信心怎樣,國產奶粉和進口奶粉在這場轟轟烈烈的爭霸賽中又占有多大的份額呢?
截至目前,共六批次注冊制名單公布
8月23日,食藥監總局網站再次公布了通過嬰幼兒奶粉配方注冊制(以下簡稱“配方注冊制”)的第六批名單,包括了紐貝滋和君樂寶2家公司的10個配方。
記者梳理發現,從8月3日開始的20天里,食藥監總局接連公布了六批次注冊制名單,總共22家企業,62個品牌,182個配方獲批,其中,國產奶粉企業15個,國產奶粉品牌48個,外資奶粉企業7個,外資奶粉品牌14個。
具體而言,國產奶粉企業包括伊利、蒙牛雅士利、飛鶴、貝因美、合生元、圣元、君樂寶、紐貝滋、晨冠、關山、明一、紅星、三元、味全、美素力,外資奶粉企業包括達能、美贊臣、惠氏、雅培、雀巢、澳優、菲仕蘭。國產奶粉企業在目前的獲批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
而到目前為止,獲批品牌數量最多的要數伊利和蒙牛雅士利,分別有7個品牌獲悉,成為目前最大的贏家,其次,國產奶粉第一品牌飛鶴共有5個品牌獲得配方注冊,貝因美、合生元、君樂寶分別獲批3個品牌,緊隨其后。而外資奶粉企業中的佼佼者為達能和美贊臣,分別獲批了3個品牌系列。
對于較早獲批配方注冊制的原因,業內人士分析,一方面企業的技術論證等較為成熟,另一方面企業對于配方注冊制的準備工作較為完整和充分,報送給食藥監總局的時間也較早。
而對于配方獲批成功后接下來的工作安排,君樂寶相關負責人對中國商報記者介紹說,食藥監總局審核通過的配方都是公司目前已有的,只是包裝根據注冊制要求做了調整,公司接下來逐步由舊包裝過度到新包裝,另外,還有部分配方在審核中,具體品項以審核公布的為準。
三元相關負責人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三元愛力優已經注冊成功,目前會按照食藥監總局的標簽要求,做部分調整后重新上市,整體風格變化不大。
雀巢相關負責人也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已經批準的嬰兒配方產品會盡快按照新政要求,開展新包裝的生產。
澳優乳業相關負責人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澳優乳業旗下系列產品通過配方注冊以后,會按照國家的標準,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包裝的更換。生產方面,會按照公司的經營規劃以及市場需求進行生產。17年年底之前,澳優乳業在荷蘭、新西蘭的工廠會陸續投入生產,工廠設備、質量管控都達到世界一流水準。
健合集團的相關負責人也透露,健合集團下合生元,Healthy Times和素加三個品牌目前已有4個系列通過注冊,由于獲批時間較早,對于已經獲批的系列,已經開始了包裝更換和新產品生產準備,在18年會有一個陸續替換的過程。
市場亂象,奶粉新政適時推出
資料顯示,新政實施之前我國嬰幼兒奶粉行業亂象頻出。市場上充斥著大小配方近2000個,很多企業在同一價格帶上推出不同名稱的配方,有的企業配方數量甚至達到100多個,眾多奶粉產品名稱中帶有“金裝”“豪華裝”等字樣,擾亂了公眾的正常選擇。此外,“貼牌奶粉”非常常見,很多奶粉企業自身不具備生產能力,就委托上游的工廠進行代工,而代工生產的奶粉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造成市場上很多劣質奶粉的存在。
在此背景下,食藥監總局在2016年6月8日頒布了《嬰幼兒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俗稱奶粉新政),并于10月1日起實施。根據《辦法》要求每個企業原則上不得超過3個配方系列9種產品配方,過渡日期截止至2018年1月1日,即自2018年起,這些嬰幼兒配方奶粉如果想要在中國市場出售,必須獲得產品注冊證書,否則則要退出中國市場。
而外資品牌的門檻更是大為提高,奶粉新政規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向我國境內出口的嬰幼兒配方奶粉若要進入中國市場銷售,其加工廠必須獲得中國認監委認證注冊,同時該產品也必須通過國家國家食藥監總局配方注冊,另外,一家工廠也最多申請注冊3個品牌產品。
業內人士分析,我國本土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有103家,國外奶粉企業有73家。根據新規,未來國內奶粉市場上最多只有528個品牌。而現在,國內市場共有2000多個品牌,約三分之二的奶粉品牌將消亡,超過6成的中小型品牌將由于無法達到注冊制的申請資格徹底退出終端市場,而中小品牌的退出將給市場留下100-150億的市場空間。
時至今日,奶粉新政成效幾何?
那奶粉新政時至今日成效幾何呢?對此,乳制品行業專家宋亮對中國商報記者介紹說,2016年后幾個月確實有200-300個中小品牌退出市場,不過,進入2017年以來,奶粉新政整體效果還不太明顯,2017年總共也就100個左右的品牌退出,很多小品牌不僅沒有退出,反倒更為活躍。
不過,奶粉經銷商對獲批品牌的信心確實大漲,據宋亮介紹,目前渠道商對于以獲得配方注冊的品牌信心十足,都在忙于與企業下訂單(渠道商要提前三個月河企業下訂單),不過由于一些生產和配方更換的工作,最早的一批產品上市要在下個月底。
此外,新配方注冊的獲批對沒獲批的老配方系列自然帶來不小的沖擊。據介紹,早在新政實施之時,企業由于恐慌配方不能獲批都在忙于減價促銷,雖然新政規定即便到了過渡期,那些沒有獲得注冊的產品依然銷售至保質期結束,不過,經銷商早就處于觀望態度,老品的銷售狀況并不理想,如今一批批新品牌獲批,老品牌銷售則更為困難,促銷力度越來越大。
“而除了加大促銷力度,很多企業都采取新品上市后,以新品換老品的方式來解決老品銷售的難題。”宋亮如是說。
而在國產和進口奶粉的份額方面。數據顯示,2016年國產10大品牌奶粉的銷售額近150億元,而整個奶粉市場的總體量大概800億元,剩余都是包括正規渠道和海淘、跨境購等渠道進入國內市場的外資奶粉,國產和外資奶粉的比例約為3:7。
而對于新政實施了一段時間的目前,宋亮表示,目前嬰幼兒奶粉市場上國產品牌與外資品牌銷售額的比例仍約為3:7,奶粉新政的實施并沒有使國產奶粉的份額有明顯的向好。
此外,業內人士分析,2016年10月1日到2018年1月1日,只是嬰幼兒奶粉市場激烈競爭的第一個階段,過渡期來臨之后嬰幼兒奶粉行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還有一些品牌將會被淘汰。那未來奶粉行業的格局如何,國產和進口奶粉品牌比例是否會生變呢?
宋亮認為,從行業層面看,到2020年,嬰幼兒奶粉市場容量將擴充至1000億元,其中羊奶粉100-150億元,此外,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預計2020年乳業前十大品牌的集中度將達到60%左右。
“而對于國產和進口奶粉的比例,當前有很多的國內乳企到海外投資建廠,若將這部分國內資本生產的奶粉定義為國內品牌,那國產奶粉的比例將擴大,若將其看作雖國內資本進入但卻在國外生產的外資品牌,那國產奶粉的比例將降低。”宋亮如是說。
工廠爭奪戰,多家澳洲奶粉廠被收購
伴隨著奶粉新政如火如荼,奶粉工廠的爭奪戰也愈演愈烈。資料顯示,據奶粉新政規定,每個奶粉工廠可申請3個配方系列9個配方產品,多家奶粉企業為獲得更多的奶粉配方注冊資格,開始到處收購獲得中國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注冊的奶粉工廠。
日前,來自商務部的消息顯示,來自中國的匿名投資者正聯手國際私募股權基金開展對澳乳業巨頭邁高集團(Murray Goulburn)的收購計劃,資料顯示,邁高就是2016年底剛剛與美贊臣解除協議的澳洲工廠。至此,澳洲工廠幾乎都被收購。
對于此前的收購案例,資料顯示,2016年3月,康維多乳業收購澳洲FarmlandDairy 44%股權,今年9月增資至持有股份51%。
2017年2月27日,美贊臣宣布2億澳元(約10.5億)收購澳大利亞乳制品公司百嘉奶酪位于維多利亞省北部的Tatura奶粉工廠。
而這家奶粉廠也正是網紅品牌貝拉米的代工廠,于是,貝拉米為應對新政不得不另謀出路,2017年6月,貝拉米擬通過一家新公司收購Camperdown Power Pty Ltd90%的股權,收購價格為2850萬澳幣。
2017年5月23日,澳優乳業(01717.HK)也宣布通過其澳大利亞子公司收購澳大利亞乳企Australian Dairy Park Pty Ltd,其也是八家認證工廠之一。
2017年7月4日,民信金控有限公司(00273.HK)宣布斥資8000萬澳幣收購澳大利亞嬰兒配方奶粉和營養產品制造商Blend and Pack公司80%的股權。
以上內容只屬于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