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年伊始,阿里巴巴集團披露了2016年度納稅情況等七項數據。阿里巴巴集團以及螞蟻金服集團2016年合計納稅238億元,帶動平臺納稅至少2000億元,創造了超過3000萬的就業機會。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不管未來世界經濟形勢多么的波譎云詭,還會遭遇多少的波折和困難,在這樣的時候更要堅持理想,承擔責任,創造出新的發展之路,也只有這樣,才更能體現一家企業的價值以及作為企業家的精神和擔當?!?
張勇同時表示:“任何企業和企業家,不要指望順水順舟的發展環境,而一定時刻具備逆水行舟的本事和能力。抓住機遇創新,那就可能以全新的形態創造未來。而漠視機遇一味抱怨,那就不可避免被邊緣甚至淘汰。對于新事物,如果今天看不見,那就明天看不懂,后天肯定來不及追趕了。經濟沒有實體和虛擬之分,但一定有新舊之別。新實體經濟正在迅速崛起和產生巨大社會效益的例證??梢哉f,中國人已經生活在新實體經濟之中。”
這也呼應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2016年年末的觀點:“企業沒有實體虛擬之分,只有好企業壞企業之分。”在談及“實體虛擬經濟之爭”時馬云曾論斷:不是中國的實體經濟不行了,而是“你的”實體經濟不行了。2016年阿里巴巴平臺銷售總額在年初時已經超過三萬億人民幣,馬云認為:這說明通過互聯網轉變流通方式,實體經濟找到了新的方向。必須發展這樣的新實體經濟,才有辦法面對明天。
好企業好在哪,新實體經濟實在何處,干貨都在阿里巴巴的2017開門七句話中:
一、2016年納稅238億
2016年阿里集團與螞蟻集團全年納稅238億元 ,平均每個工作日納稅近1億。這只是阿里自身納稅的數字,并不包括淘寶天貓平臺的商家。
早在2013年,阿里巴巴以70億元的納稅額成為中國互聯網公司納稅第一名;2014年,阿里巴巴納稅總額首度邁過百億大關,為110億元;2015年納稅178億元。
在創辦阿里巴巴之初,馬云曾有“三個一百萬”的宏愿,即“每天收入一百萬,每天盈利一百萬,每天納稅一百萬”,在納稅方面,阿里巴巴已百倍實現當初的愿望。
如今馬云已有了新的預言:“未來整個中國納稅最多的企業就是今天使用好互聯網,使用好大數據的企業,是挖掘消費和真正的服務行業的企業?!?帶頭實現的,或許就會是擁抱未來的每家公司自己。
二、帶動納稅超過2000億
作為開放平臺,阿里巴巴構建的新實體經濟生態圈內包含商家、第三方服務商、物流合作伙伴等,都依托阿里巴巴旗下平臺展開業務。淘寶及天貓平臺上的千萬商家創造巨大經濟增量,拉動新增內需,極大地拓寬了稅基。
2016年,因為平臺產生消費增量而帶動的上游生產制造與批發增量、物流增量等所產生的稅收貢獻初步估計超過了2000億人民幣。
這還不包括生態圈內的合作伙伴所帶來的稅收增量。阿里巴巴戰略投資的公司、依托平臺眾多的第三方服務商(如軟件服務商、代運營服務商、電信、金融等)、阿里云計算生態中的外部公司等,在生態圈共同成長,同樣為社會創下巨額稅收。
阿里巴巴生態體系正在為社會創造越來越多的稅收增長,這既是馬云所說的新實體經濟之“新”,更是新實體經濟之“實”。
三、創造就業機會3000萬
2016年9月,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阿里零售平臺帶動就業問題研究》課題組利用投入產出法對阿里平臺的就業帶動效果進行測量,結果顯示:以2015年為例,阿里平臺總體為社會創造3083萬個就業機會,其中交易型就業1176萬、支撐型就業418萬(電商物流203萬,電商服務業215萬)、帶動(衍生型)就業1489萬,主要包括上下游制造業、批發業、金融、物流、服務商等行業和崗位。
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調研員劉勇曾在2016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上表示:2015年末全國總就業人數達到77451萬,自2004年以來的12年間平均每年新增就業187.58萬人。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增長趨勢尤其明顯,年均增加就業人員819萬,僅2015年新增就業便超過1475萬人。
中國經濟遭遇新常態,總就業水平卻不降反升,阿里平臺為代表的新實體經濟以靈活創造就業的方式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四、反哺傳統產業超1000億
截至2016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累計投資傳統產業超過1000億元,其中重大投資項目超過20個,如投資蘇寧、銀泰、圓通、日日順等。
投資僅僅是第一步,更為關鍵的是,阿里改變了傳統產業的運作邏輯(內核),由投資拉動轉向創新驅動,為企業提供線上線下全渠道服務,革命性地提高社會效率,同時將傳統廠商主導的B2C模式向消費者驅動的C2B模式轉變,從而實現傳統產業向新零售和新制造的升級。
再以物流業為例,快遞行業是最近幾年國內少有的增速超過40%的行業。今年1-11月份,全國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52.8%;業務收入累計完成3544.1億元,同比增長44.3%。和中國經濟其他行業的增速日益放緩相比,快遞行業增長保持強勁動力,這其中,阿里投資的菜鳥網絡以大數據技術重塑物流運行模式功不可沒。
阿里生態體系還催生了新的社會服務產業。在淘寶天貓平臺服務市場上,僅客服外包、攝影、咨詢服務、招聘、培訓、質檢品控以及定制類設計已聚集超4.5萬家服務商,為千萬淘寶及天貓賣家提供服務,成為新的規模增長點。截止2016年9月30日,阿里服務商收入同比漲幅達142%。數據顯示,2015年度中國電子商務服務業規模已達到12665億元,增速由2012年的61.9%提升至2015年的78.8%,連續4年實現了超過60%的增長。這都成為了阿里新實體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
五、十年研發不計成本,云計算全球三強有其一
阿里的云計算業務已經保持連續 6 個季度三位數增長,并在最新一個季度中以130%的增速碾壓微軟Azure的116%和亞馬遜AWS的55%。全球云計算已三足鼎立,由美國的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中國的阿里云合稱3A。
這是中國企業在技術研發領域領跑全球的難得案例,背后正是阿里巴巴近十年對云計算技術不計成本的投入,中國企業才得以打破美國在軟件和操作系統層面對核心技術長期壟斷的格局。云計算行業需要大規模的早期投入,在中國市場上,騰訊、百度等近幾年剛開始投入云計算業務,已錯失行業窗口期。
2016年12月13日,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對中國云計算市場做出評估稱:2016年阿里云占據中國公共云市場絕對領導地位,提供服務以及收入的量級是AWS、Azure、騰訊云、百度云、華為云等市場追隨者的總和。中國增速最快的高市值獨角獸公司,有近一半在使用阿里云的服務。在中國經濟整體向數據時代轉型的進程中,大約一半的企業、機構和組織所使用的核心互聯網基礎設施正是由阿里構建。
六、普惠金融服務全球6億消費者
截至2016年底,阿里旗下螞蟻金服已向全球6億消費者用戶提供普惠金融服務;為數千萬小微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覆蓋線上和線下。
同時,建立大數據信用體系,將信用能力開放給螞蟻生態伙伴,累計提供信用查詢和服務便利5億人次;重新定義金融和商業服務體驗,通過螞蟻金服保險平臺服務的互聯網保民超過3.3億,據測算為保險行業新增1億新保民。
基于數據技術和思想重構金融產品和服務,螞蟻金服為小微企業和全球消費者帶來平等金融服務,成為新實體經濟的造血之源。
七、新實體經濟:全球最大移動經濟實體
2016全年3月,阿里平臺銷售總額超越沃爾瑪,當年突破3萬億,通過阿里平臺,千萬商家實現了相當于4000家大型商場的銷售體量。在馬云看來,這正是實體經濟通過互聯網途徑實現轉變和找到方向的范例。
阿里巴巴交易市場移動端月度活躍用戶超過4.5億,平臺上巨大銷售額中有近八成通過移動端實現,阿里已是全球最大的移動經濟實體。
按照目前增速預測,新財年阿里巴巴GMV有望沖擊“全球前20大經濟體”,而這只是一個趕超的開端,到2036財年,阿里巴巴意在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屆時其平臺經濟體量將僅次于美國、中國、歐盟和日本的GDP。
馬云認為:“實體經濟的定義是人類通過思想、財富、工具,在地球上創造的生產和流通的商業。生產制造是實體的一部分,流通更是實體經濟的一部分。”
而無數的實體經濟因為互聯網,找到了實現流通和提高流通效率的方向和方法,這是3萬億得以實現的根本原因,是“面對明天的辦法”,也是今天我們要提倡和發展新實體經濟的根本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