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h等平臺,讓美國消費者可以直接從中國購買產品,這預示著實體零售業的終結。
大約三年前,像數百萬其他Instagram用戶一樣,博主John Herrman開始了解到一個名為“Wish”的購物App。起初,Wish的廣告出現在他的社交媒體頁面中,兜售一些折扣非常低的產品:低于20美元的智能手表、5美元的自拍桿、一個可以自動攪拌的杯子等。2015年底,此類廣告頻頻出現。據報道,2015年節日期間,Wish母公司是Facebook和Instagram的最大廣告客戶之一。
Herrman和朋友決定在該平臺上為對方買點禮物。隨后他很快發現,在Wish上購物非常簡單。注冊后,首單是免費的,當時他買了黃色的腳趾襪。在Wish平臺上,消費者可以滾動查看一系列誘人的商品:生活用品、快時尚產品、非常便宜但熱門的電子產品,還包括了仿冒的服裝。
在不多的預算下,Herrman寄給朋友的產品包括:一個激光筆、100個一組的“超強”小磁鐵、小提琴、奧迪A6車窗配件、深V毛衣,當然還有自動攪拌杯子。產品往往包郵,或者運費只要一美元。這些產品經常有非常好的評價,通常有幾千名消費者購買。
Herrman則讓朋友給他買了這些產品:Macho ManRandy Savage款太陽眼鏡、內置藍牙音箱、一個繡字枕頭、一件帶有很污圖案的T恤、一件白色絲綢長袍、一包散裝的斯里蘭卡硬幣、形狀像人胎的方旦糖模具和一個12孔的陶笛。產品包裹在下個月紛紛抵達,大多數是e郵寶包裹,由美國郵政局和中國郵政承運。
這些跨境貨物的運輸按照2010年美國和中國的雙邊貿易協定來執行,該協定旨在解決越來越多的跨境電商問題。超過4.4磅,如小提琴和琴弓等較重的物品,可以通過e郵寶以極低的價格運送,寄件人及收件人還能跟蹤物流,確認貨物是否送達。e郵寶近年來使用量一直在提高。
協議促使越來越多美國消費者直接從制造國家直接購買產品。美國與中國香港,新加坡和韓國也有類似的協議。顯然,這讓給一直擔任進口商角色的商店和零售商帶來了壓力。實體零售業形勢在2017非常嚴峻,在電商的施壓下,實體零售業每個月裁員上萬人。
跨境購物加劇了這一問題。由于有了e郵寶和數十年前簽訂的國際郵政協議,中國質量輕的產品出口到美國可以享受到美國郵政的大量補貼。專攻國際郵政法律的顧問和律師Jim Campbell表示:“協議讓費率較低,還重新分配財富,贏家基本上是大型出口商。”因此,此類協議受到美國大小型零售商的大力譴責。2015年,亞馬遜代表就在國會面前證明了協議的“完全不必要和不合邏輯”。
但美國跨境網購激增只不過是國際郵政政策的副作用之一。跨境網購很誘人,但并非完全不公平。
Wish的出現讓國際航運的特殊性廣為人知,但同時Wish也為全球化制造業和商業狀況提供了一個更加明朗的前景。
沃爾瑪商品依賴進口,但它的購物體驗不透明,人們只能從標簽或者貼紙中了解到商品的來源地。而Wish不掩飾自己的國際性,它的產品選擇感覺像一個無窮無盡的“瀑布”,沒有約束感,消費者可以盡情地享受購物。
Wish的購物者與沃爾瑪用戶沒有多少區別。但是,前者的消費趨勢更接近全球趨勢。Wish給我們展現了一個極限資本主義的未來,雖然在Wish上,原來在零售業中充當信息傳遞者的實體商店、服務人員都不復存在,但消費者對此毫不在意。(編譯/雨果網 方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