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向美國總統特朗普夸下海口,讓美國企業通過其電商平臺接觸中國消費群者,從而為美國創造100萬份就業崗位。現在電商行業遍布全球各地,諸如亞馬遜、淘寶、天貓和京東等電商平臺能讓消費者克服政治、地理阻礙,向海外賣家購買商品。
亞馬遜敞開門戶、中國賣家大量涌入美國和歐洲市場的同時,另一種趨勢也流行開來,即國外品牌及賣家正逐步滲透到中國日益繁榮發展的電商平臺上,它們希望能接觸中國龐大的消費者群。
中國電商市場占全球市場的份額大,全球每2筆電商交易中,就有1筆來自中國。Marketplace Pulse指出,中國國內有高達12%的零售營收都來自電商平臺,2016年電商營收近7520億美元;另外中國市場份額之大足以令外國商家垂涎不已:單阿里巴巴一年用戶數量就高達4.43億,相當于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的人口總數。
對國外品牌和賣家來說,中國如此龐大的電商市場中,潛藏著巨大的商機。正如亞馬遜平臺在積極吸引中國商家入駐一樣,中國電商平臺也如法炮制,在美國和歐洲進行大量招商。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國際和京東全球購分別成立于2014和2015年,為海外賣家提供了接觸中國消費者的機會。
雖然在中國電商行業中所占的份額較小,亞馬遜中國仍然在2016年10月推出了Prime會員服務,并為亞馬遜全球購產品提供免費送貨服務,旨在為全球商戶牟利。
China Skinny的Mark Tanner表示:“許多美國和歐洲賣家漸漸利用跨境電商平臺進軍中國市場,主要是天貓。阿里巴巴在提升平臺知名度上很出色,它還在美國和歐洲成立辦事處理跨境銷售。”
據報道說,天貓國際上的海外品牌數量已從2015年的5400家飆升至2016年的14500家,漲幅169%。總體來看,中國跨境電商行業去年營收增長86%。預計到2020年1/4的中國人口將成為海淘群。”
跨境電商的發展將是中國未來大趨勢,中國政府對此也大力支持,開設電商試驗區。電商是全新的行業,中國政府正大力建設大量的物流網絡和倉儲地區以支持國際電商的發展。
海外品牌聲名享譽中國,而中國商戶暫不能與之媲美,這給海外賣家提供了機會。海淘讓中國消費者確信買到的是正宗海外產品,而不是國內的仿冒品。Kaziuk?nas評論說:“許多中國消費者想購買國外品牌產品,看重的往往不是價格而是產品的原產地標簽。”
與此同時,Kaziuk?nas也提醒海外公司在中國經營不易,“中國會偏袒本地賣家。”
Tanner對此也表示:“電商平臺是強有力的銷售工具,然而入駐中國電商平臺的品牌賣家也應該現實一點。單單阿里巴巴上的門店就超過1000萬家,而且往往‘富者愈富’,即銷量和評價最好的賣家通常會排在檢索結果首位。這樣一來,就會重復累積交易量和好評。對于小型和新入駐的賣家來說,沒有相應的營銷策略和經濟支撐,難以打破此怪圈,也不易生存。”
電商國際化是全球化浪潮階段下的重要組成部分,最終將提升跨境交易普及率,跳過中間商,優化全球供應鏈。然而在可預見的未來里,中國賣家憑借自身的制造能力,將在跨境電商貿易中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同時海外商戶入駐中國渠道也在不斷增加。全球電商從來就不是單向發展。(編譯/雨果網 吳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