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決定行動,這也是電商市場的一條真理。以大多數標準而言,電商是一個年輕的行業,但機遇已經非常成熟,等待人們挖掘。比如印度電商市場,到2020年電商銷售達637億美元,預計20年內將超過美國成為最大的電商市場。
這為美國電商企業提供了巨大的機遇,而亞馬遜已經進軍這一市場,在印度的投資金額已經達到了50億美元。
面對電商市場巨大的誘惑,Facebook也不甘落后,推出了FacebookMarketplace,自稱是發現、購買和銷售商品的便利平臺。通過Facebook Marketplace,個人賣家可以向海外銷售,促進業務的發展。不過目前這個功能僅在美國、英國、澳洲和新西蘭開放,但是如果賣家興趣濃厚,它將來會在全球推出。
FacebookMarketplace有自身的優勢,比如社交性高,這能增加信任度,Marketplace還加入了Messenger的功能,買賣雙方能直接通過它進行交流,不用等待郵件。
Facebook Marketplace的出現是否能終結其他電商平臺?答案當然是并沒有可能,因為很難把用戶根深蒂固的社交行為轉變成購物行為。雖然很多人參加了Facebook的買賣小組,但是很少人會直接到Facebook購物,一般是到eBay等電商平臺。
電商初創企業可以考慮創建一個Shopify商店,或者在Facebook頁面展示商品,Facebook提供直接送頁面購買商品的功能。
目前Facebook Marketplace只面向個人賣家,而個人賣家要在這個平臺上取得成功,這下面4個策略可以幫助賣家脫穎而出:
在一個營銷渠道取得成功固然不錯,但是與其他人多渠道營銷有差距,讓你的業務存在危機,當采取多渠道策略,你可以根據高低峰,把資源分配給最需要的領域。確保消費者從各個渠道參與,可以提高9.5%的營收,降低7.5%的成本。
消費者看重物流,如果物流成本高,而且配送時間長,消費者會覺得難以接受,轉而選擇其他零售商。28%的消費者看到高于預期的配送費會選擇放棄購物車。
由于配送一些商品的費用有時很高,因此賣家需要把配送費計入成本,或者改變收取配送費的方式。使用A/B測試比較哪種物流方式最適合消費者,同時也適合你的業務。
先考慮自己想要發展哪種業務,如果業務計劃里包括物流,那就保留自己的物流業務。沒有包括,那就采用第三方物流公司處理物流,可以節省成本,把時間專注于業務發展。
隨著業務發展,你需要知道沒人可以處理所有事情。部分業務可以由其他人負責,比如會計、客服、平面設計、配送物流等。可以業務外包,注意合同的撰寫。
當新平臺出現時,賣家需要了解自己的先發優勢,對于使用Marketplace的賣家,相信Facebook會給出相應的獎勵,擴大你的曝光率。
而如果當Marketplace向企業開放時,賣家也需要注意調整相應策略,保持競爭力。(編譯/雨果網 張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