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進口電商的朋友們今年可能深有感觸,無論是老牌電商平臺天貓還是跨境黑馬網易考拉,今年以來都在做同一件事——轉型適應消費升級。可消費升級是什么?如何適應?又成了一個問題。
日前發布的《2016跨境消費趨勢報告》顯示,盡管2016年跨境進口總體銷售額在不斷增長,傳統海淘爆款紙尿褲、奶粉的比例卻在下降了超過三成之多,而專業性育兒用品則環比增幅超過6倍。
在2016年超過90%的跨境進口電商消費者愿意嘗試海外新品,這個比例是2015年的3倍。在經過消費升級之后,消費者顯然不再愿意追隨大流選擇爆款,更加有意愿選擇個性化、專業性的跨境進口商品。
回看現實,超過半數的跨境進口平臺仍舊選擇保稅備貨模式,雖然保稅備貨的優勢顯而易見,而缺點卻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暴露無遺,消費者需求與產品采供反饋機制冗長、備貨占用資金壓力大、品類局限性突出等問題成了跨境進口積極轉型的天塹。
威時沛運市場部負責人曾飛向雨果網指出,面對消費升級,跨境進口平臺若是不主動轉型,很可能提前離場。
然而面對轉型,很多跨境進口也有困惑,如何轉型才能更好地適應消費升級?
在當前的政策環境下,跨境進口主要以兩個方向為主,一個是“保稅備貨”模式,在打造爆款的情況下或許還能生存,但是適應消費升級所帶來的快速轉變之際,將無法快速應對。這個時候就需要轉向另一個方向——“進口直購”。
曾飛表示,在“直購進口”模式下,國內消費者在跨境進口電商平臺上直接購買商品,商品直接從境外發貨,商品更具多樣性,產品備貨靈活機動,更迅速的適應市場變化。
但是進口直購沒有了保稅倉,那又該如何備貨、發貨呢?這個時候,海外倉將成為優選。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面對消費升級,我們愿意轉型,采用海外倉發貨,但是世界那么大,進口商品那么多,不可能一一去布局海外倉。
曾飛指出,進口電商產品源自五湖四海,商品類別也是五花八門,特別是在消費升級以后,進口選品面對個性化的挑戰自然不言而喻。不過,這樣被動的局面也并非毫無解決方法。“以威時沛運為例,為了減輕跨境進口企業負擔,我們已在美國、日本分別布設有兩個海外倉,韓國、德國、荷蘭、澳大利亞等新興的進口商品來源地也設有海外倉儲基地。”他說。
據其介紹,在美國、日本等地布設多個海外倉主要是考慮到消費者對于這些國際和地區產品的接受程度。根據艾瑞咨詢年初發布的《2016年中國跨境網購用戶研究報告》顯示,消費者選擇來自美國、日本進口商品的比例分別為53.9%、45.7%。
在交流中得知,多點布局除了能滿足消費者喜好之外,還能滿足企業的不同需求,例如垂直平臺對某個國家的產品偏好,或者是新興海淘產地的快速崛起,都能輕松應對。
在過去,海外倉一直被打上“耗時長”、“可操作性差”的標簽,時效和可運輸品類一直海外倉無法避免的“痛”。而現在,通過專線運輸則可以輕松打破這一成見。
現如今,即便是分布在世界各地、無論任何品類的海外倉商品,通過物流企業自有的專線、干線運輸,也能達到4到7個工作日交貨的極速體驗。
曾飛表示,以往海外倉商品多是采用外包給第三方運輸的方式降低成本,給外界造成一種誤會,感覺海外倉直郵費用與時效不成正比。如今得益于布局在日本、韓國、香港等20多條專線運輸網絡,威時沛運海外倉時效正在逐步逼近保稅備貨模式。
商品一旦到達國內,就無可避免需要面對“清關”,而面對跨境進口這一“老大難”問題和總署版的上線,許多進口平臺,甚至是物流企業都無可奈何。通關時間長,清關物品限制多,導致商品遲遲未發出,對于時間就是金錢的賣家們來說就是徒增成本。
曾飛坦言,其實清關時間長,根本的原因在于對口岸政策不熟悉和海關總署版系統不能很好對接所致。因此,提前熟悉國內政策和總署版的系統對接是相當必要的。對報關口岸的選擇,提前申報的時間,產品是否需要備案,這都需要豐富的操作經驗才能從容應對。
以威時沛運為例,在國內各大口岸擁有經驗豐富的操作團隊,擁有國際空運快遞牌照快件優勢,熟悉各個口岸的政策、要求,強大的技術支持,海外通報關系統與海關系統直接進行數據對接,商品尚處于海外倉之際就會進行預判。
海外倉市場不斷興起,讓一部分小型、服務單一、不具備資質和運營實力的海外倉商家借機渾水摸魚,擾亂市場。商家表示,特別在408新政后,大量企業涌入到海外倉市場中,很多時候難以鑒別這些海外倉是否值得選擇。
曾飛坦言,目前市面上大大小小的海外倉不勝繁舉,能否值得信賴主要還是考察是否有能力達到相應的技術門檻、提供一站式服務。
特別是海外倉主要的倉儲功能上,能否提供全程操作實現電子化、標準化和流程化,全程可控,達到相應技術門檻,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家海外倉的“軟實力”。
一站式服務涵蓋了跨境電商對物流服務需求的各個環節,主要是海外直采、海外代客提貨、海外倉儲、打包分揀、標簽增值、海外運輸、海外通關、國內清關、國內運輸。這相當考驗海外倉企業的綜合運營能力,相當于海外倉的“硬實力”。(文/雨果網 李柏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