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出口再呈下滑趨勢,傳統外貿寒冬論再次來襲。不過在身經百戰的外貿人拓普旺CEO尤志達看來,這只是迷霧,全球采購市場不是不景氣,而是企業沒有做好自身定位。他在8月18日-8月10日雨果網跨境電商大會B2小B分會場上,提出了眾多的破局思維,值得深思。文稿整理自錄音。(點擊進入>>2016雨果網大會專題)
外貿市場不景氣,或許是企業沒有弄清訂單來自哪里
在大會現場,尤總先亮出了一組數據,來自商務部網站,數據顯示2016年1-5月份的中國對外貿易總體降低了4.3%,但是反過來中國的民營企業出口增長5.7%。總體降低的原因是國有出口和外資出口企業雙降導致,民營出口顯然不是。尤總表示,外貿越是不好做,越要問問自己訂單去哪兒?訂單從哪里來。
他指出,傳統的B2B現在基本上占據了50%左右的訂單,這50%幾乎都是來自國外大型的進口商以及大型的商超、品牌,這些大家都清楚。另外的32%是現在的批發商,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B2小B。更長遠來說可能是BBC,由供應商到零售商再到消費這樣一個鏈條,中間這個小B可能是亞馬遜的倉庫,也有可能是我們在國外的一個配合的批發商,或者有錢土豪在國外買的一個倉庫,不管是B2C還是B2B,還是BBC,你要發現,事實上B2B跟B2C在往中間走,以小B客戶為核心,而這也會是供應商的新的訂單來源。恰恰匹配大部分的中小出口企業。
如此市場巨變之下,尤總認為一定要思考這個訂單的源頭,才能做客戶的匹配跟定位,而不是盲目的去做大單。
出口企業從老板到團隊到客戶,都應該重新定位
雖說外貿難做、出口難做,大部分都在下降的,他處的階段都是拜訪營銷、郵件營銷、展會營銷這三個營銷,而做得好增長快的都是在線上,但是你的客戶來自于哪里,事實上也取決于你現在自己的定位。簡單跟大家說一下我自己的觀點,我認為大訂單只匹配兩種公司,一種是有較大產能的生產商,但是他同時又有較大的剩余產能。哪怕他規模再大,剩余產能不夠,你接那么大的訂單有用嗎?事實上帶來的是風險。第二個是供應鏈整合能力非常強的賣家。簡單的找一個供應商不叫供應鏈,你這個供應商的貨找誰買或者原材料找誰買,你都要知道背后的原材料的供應商的公司現有的規模、現有的情況,這才叫供應鏈。
其次是老板和團隊的重新定位,2012年那一年真的很苦痛的一年,那一年我自己的公司創業差不多兩年多,但是那一年差一點倒閉。差一點倒閉是兩個原因,第一個,剛剛說了,我的匹配是想做一些批發商的客戶,但是不小心在阿里接了一個大超市的客戶,那年給我下了400多萬美金的訂單,歐洲整個超市排名前三。因為我是做塑料袋的,那一年石油漲價,虧了。第二件事情,這一年的年底,我發現有70%-75%的訂單是我自己的。所以我花了三個晚上的時間,晚上工作完之后大概12點多,坐在陽臺思考這個問題到接近三點。那三天過去,我太太問我一句話“你是不是外面有人了?”這是一個真實的事情。事實上這三個晚上我思考出來的最終決定是,我到底真的是老板嗎?于是我就做了一個決定,我自己不再做訂單了。決定做下棋的人。
今天幾乎所有傳統B2B的,邏輯都是某總是老板,下面都是高級跟單員,做主管或者經理。高級跟單員再帶著一堆跟單員。這就是現狀。可能在座做B2C的不知道我們B2B的苦痛之處,但確實是這個樣子,老板一個人撐著所有。所以我覺得這個定位非常非常重要。
不管是B2B還是小B,還是B2C,出口企業都逃不出這四點
我覺得不管是B2B還是小B,還是B2C,逃不出這四點。第一點是你詢盤的來源,詢盤的渠道到底從哪里來。第二個是你的整個跨境知識,你這個公司或者這個團隊掌握的怎么樣。第三個是你這個團隊的管理掌握了一些什么樣的知識。第四個是企業文化。我真的覺得,如果是老板,一聽就聽懂,只要這四個點做好了,公司必然做好。
可能我今天還是出于B2B的角度,我們先來看看詢盤的渠道。你只要思考詢盤從何而來,不管是阿里、環球資源還是環球市場,還是各種關鍵詞的優化,或者是社交網絡,你的詢盤能夠從這些地方來就可以了,甚至詢盤也可以從線下來。如果你覺得你的線下的展會和拜訪營銷能夠讓你獲得足夠多的詢盤,我覺得也沒有太大問題。
我們做B和小B的,必然要有訂單外貿溝通的技巧,這個溝通技巧里面必然要有跨境知識。這個跨境知識包含了什么?所有人的第一反應,產品一定要懂,這是必然的,但是除了產品懂以外,有兩個技巧,一個是傳統客戶的溝通技巧,另外一個是線上客戶的溝通技巧。所以這就是第二個點,你搞定了跨境知識就有訂單的轉化。
訂單轉化之后就是團隊的管理。我覺得團隊管理就三個點:第一個是搭框架;第二是薪酬制度、激勵制度以及晉升制度的完善,第四是企業文化。要知道是什么支撐你們長遠走下去。
(整理/雨果網 肖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