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化名)是跨境電商“歐洲上品”的運營部業務經理,該平臺定位為歐洲高端居家用品跨境進口,這本是一檔好生意,但眼下正遭遇煩惱。5月6日,張浩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目前業務業績大幅下滑,“以前還有希望,現在不行了”。“歐洲上品”進駐在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而跨境電商新政實施一個月,整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進口郵包138.12萬件,日均出貨4.6萬件,環比下降57%,受到的沖擊較大。
從勉強維持到虧本經營
“歐洲上品”辦公場所位于位于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的二樓,整個辦公面積近1000平方米左右,“現在新政已經出來,單筆超過2000元完全不能做了,而且還有每年20000元的限額。”張浩說。
4月8日,財政部發布消息稱,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按照貨物征稅的同時,單次交易限值由行郵稅政策中的1000元提高至2000元,同時將設置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20000元。
“很多電器的價格都超過2000元/件,而且它們不能分割,這類商品現在已完全進不了,所以我們平臺需要進行大幅度調整,只能去找2000元以下的貨源,比如食品、服裝和鞋包,而這些品類競爭是非常激烈的。”
張浩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目前在北上廣等城市都有運營點,杭州是去年11月11日開始做的,還不到半年時間。“杭州公司剛開始每月最少都有五六十萬元的成交額,現在平臺成交額也就十幾萬元,業績下滑太大了。”
“以前的模式還是可以勉強維持,現在的狀態就是虧本經營。”張浩稱,以前還有希望,現在希望都破滅了。
據張浩介紹,公司線上主要做家居家電,線下做家具。其中,家具行業還好一點,如果家電轉型就需要3C,一個3C認證就可能得花十幾萬元,成本較高,而且花費的時間較長。
主營業務尋求轉型
在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內,正在謀求業務轉型不只“歐洲上品”這一家。
王義杭是“洋東西”的副總裁兼COO,這是一家既做保稅模式又做直購模式的跨境進口電商平臺,提供國外超市里的熱銷商品,如母嬰用品、保健品、有機食品、清潔用品等,目前平臺經營額累計已過億元。
王義杭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跨境電商新政出來后,“海淘”成本增加,售價也會提高,但成本最終還是由消費者來承擔。當然,平臺在過渡期,消費者也處在適應期,因此為了穩定業績,洋東西平臺為消費者承擔了一些費用。比如平臺上有一項包郵包稅政策,由洋東西來承擔所有由新政導致的價格變動。
“從長期來說,當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被培養起來之后,最終消費升級,消費者還是愿意接受因政策改變而造成的成本增長的。”王義杭這樣認為。
當前,為了應對新政帶來的沖擊,“洋東西”也正在調整業務結構,據王義杭介紹,公司原來以保稅為主、直購為輔,現在轉變為繼續從事跨境保稅,同時大力發展跨境直購及一般貿易,“跨境直購就需要建立海外倉”。
在王義杭看來,跨境電商新政的實施也是一次重新洗牌的過程,很多實力弱品牌小的企業和不具備資質的企業將在這次新政當中面臨淘汰,那么有實力的企業將會更好地規范自己的產品。
地方政府“措手不及”
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是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于2013年7月8日開園,每天出口和進口的小包均達萬單以上,為全國首個實單運作的國家級跨境電商產業試點園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該園區管委會獲悉,園區該園區跨境電商業務分為出口和進口直郵模式同時進行。目前提出要打造成集跨境電商創新創業中心、跨境電商服務中心、跨境電商大數據中心為一體的產城融合的“跨貿小鎮。
5月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該園區采訪時,該園區的上級行政部門、杭州市下城區相關領導正在召集國稅、檢驗檢疫局、海關、商務、發改等十來個職能部門開會研討,分析跨境電商新政的影響。
杭州跨境電商產業園管委會辦公室主任樓陽向記者表示,目前,跨境電商新政帶來的問題確實較多,但是,“我們作為地方政府是沒有辦法去進行調整的,只能通過一些政策去扶持一些企業。”
目前園區是否出臺扶持政策?樓陽表示,“目前還沒有,我們有點措手不及。因為它現在是一個新生事物,之前我們從來沒有遇到過這些事情”。
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是產業園,據新華社援引杭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消息稱,跨境電商新政策實施一個月,整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進口郵包138.12萬件,日均出貨4.6萬件,環比下降57%,受到的沖擊較大。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