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媒體報道,4月8日才正式實施的跨境電商進口監管新政擬作調整。5月10日,川內多家跨境電商企業向記者證實,調整意見指向新政中提出的“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參照一般貿易的監管模式”,并暫緩一年執行。
一年過渡期,能否給行業帶來緩沖和調整的機會?“待政策進一步明朗,才會有更明晰的市場計劃。”四川易歐蓉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哲凌說。記者采訪發現,目前四川多家跨境電商企業均在轉型謀自救。
新政后備案周期長企業業務萎縮3成左右
參照一般貿易的監管模式,跨境電商保稅進口商品在通關環節中將增加報送通關單環節。根據2015年版本《檢驗檢疫法檢目錄》,目前納入跨境進口電商正面清單的商品類別,99%以上需要法檢,才能出具通關單。“一般貿易備案周期太長了,不利于高效率、小批量的電商模式。”一家企業負責人表示。以保健品為例,目前在食藥監總局備案查詢的僅700多個,而新品申請時間長達1年-2年。企業反映,新政實施后,許多商品還須在食藥監總局注冊備案,已導致95%以上的保稅備貨商品無法進口。此外,一些食品的保質期不超半年,等到了通關單,也早過期了。
進口的減少,直接影響了保稅區的運營。國內部分跨境電商綜合試點保稅區開始裁員。小企業基本停工待業,配套的快遞、倉儲等處于半歇業狀態。
去年10月在成都開出第一家跨境保稅商品O2O體驗店以來,易歐蓉月均業績以數倍的速度增長,本計劃今年將體驗店擴張至50家,如今公司業務萎縮了3成左右,企業正在考慮放緩擴張計劃。“我們現在還有幾十萬元的存貨,并靠這些存貨維持銷售。”一家不愿具名的電商企業負責人說,是否增加庫存要看政策最終的調整而定。
緩沖期轉型謀自救整合供應鏈或跨界合作
若新政暫緩實施,對企業而言,意味著什么?“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緩沖期。”成都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運營商、四川三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立儷認為,企業應利用這個緩沖期,完善自身供應鏈建設,同時還可以與實體商業零售終端合作,加強線下體驗和服務等。在此期間,平臺將配合政府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亟須的供應鏈金融和低價物流服務。
企業自己也在找出路。由于跨境直郵不需報送通關單,不少企業紛紛通過建海外倉的方式,提高跨境直郵的業務比例。一家企業負責人說,需求增多導致資源稀缺,香港保稅倉的租金已上漲了3成-5成。
跨界合作或成未來趨勢。已有一些跨境電商平臺開始試水高端旅游服務,通過旅游帶動相關產業鏈資源的互動。5月4日,中國電信天虎云商與中旅國際會展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天虎云商執行總裁賀勇透露,雙方將深度整合資源,依托互聯網+旅游+電商,一方面將國內旅游目的地(原產地)的優質產品、優美風景、優秀文化推向全球;另一方面,也將積極拓展境外吃、住、游、購、娛的新商業機會。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