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網獲悉,4月8日跨境電商稅改,最牽動行業的無疑是“白名單”的詳情,哪些商品可以賣,哪些商品不能賣無疑決定著所有跨境電商平臺的生死。當皆大歡喜的“白名單”(官方說法叫:《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簡稱正面清單或白名單)公布,或許更值得關注的并不是1500個類目帶來的安全感,而是此前行業對于“白名單”的那份擔憂:如果“白名單”讓奶粉紙尿褲、廉價美妝、巧克力薯片等不再能以跨境模式引入,跨境電商行業究竟該怎么辦?我們對“白名單”的擔憂,實質上就是對現有跨境電商“爆款經濟”的擔憂,而如何應對這份擔憂,也許需要升級我們對于電商運營的思維。
“爆款”因何而生,就會因何而滅
“爆款經濟”對于跨境電商為什么重要,這不僅僅是因為消費者的盲從性。近期網易考拉海購CEO張蕾的一個觀點就很有道理,她認為“爆款”的背后,是由于消費者對于跨境電商的信息不對等而誕生,由于語言隔閡、地理隔閡和信息隔閡,消費者對于商品品質的判斷遠不如國內商品般容易,導致了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極易受到他人的引導。所以在現在的跨境電商行業,“爆款”并不真實代表了這個商品已經擁有那么多的好口碑,而目前跨境電商行業引起廣泛關注的“正品”問題,也主要圍繞著“爆款”商品展開。人人都要“爆款”,哪里來那么多的爆款可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當“爆款”不再成為一件值得榮耀的事情,跨境電商行業應該做什么才能挽回這一切?自然是讓“爆款”回歸它本來的價值,讓“爆款”變得名副其實,誕生更多的“爆款”,可以滿足更多人的需求。這又對跨境電商行業提出了一個新的能力挑戰:打造新爆款。
怎樣才能具備打造新“爆款”商品的能力?首先就要將跨境商品的信息可以更充分的展現給消費者,讓消費者不再迷惑。跨境商品為什么會受歡迎,這考驗的不僅僅是市場人員的文案功底,還有采購人員的眼界。
簡單點說,最值得購買的跨境商品不外乎這四類:匯聚世界上最好資源打造的商品;積極引進國外在保健、美容、家電等領域科技領先的商品;代表日韓等相近文化領域,以及歐美等流行時尚領域的商品;還有那些已經延續數十乃至上百年,已經將態度凝結成公眾印記的品牌商品。當這些精挑細選的商品為消費者所熟知和習慣,現在的“爆款”自然會成為一個歷史性名詞。
媒體型電商引領電商新時代
當“爆款”已經成為歷史,跨境電商平臺如何定義自己的競爭力?對于這個問題,應該從電商的發展歷史中尋找答案。在中國電商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電商平臺一直在推動讓消費者知道更多的信息。在最早的流量電商時代,電商平臺通過對廣告位置的不斷優化,讓消費者更多的看到商品,也實現了更有效的引流;后來的社區電商時代,電商平臺們通過更多的話題運營,吸引消費者去更深入的了解商品,信任商品,也實現了消費者和平臺間的互動;電商的下一個階段是什么?一個比較公認的觀點是媒體型電商,通過賦予商品更多的內容信息,引導消費者做出最恰當的決定。
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無疑后來居上,正在快速的經歷這三個階段。因此,我們也看到了當前的跨境電商市場,各種形式的平臺都在活躍。例如,我們看到一些社區型跨境電商,如小紅書等正在努力嘗試更媒體化的聲音,學習一些日韓的榜單經濟,尤其是像@cosme這樣的;我們還看到一些跨境電商平臺,正積極嘗試紅人經濟,制造媒體圍觀效應,無論是首席驚喜官的設置,還是明星主導的廣宣策略,這也是一種媒體型電商的嘗試。
那么媒體型電商需要具備哪些標準?第一,足夠的媒體影響力。第二,要能有效滲透消費者生活的各個場景。第三,要有足夠的口碑。
媒體型電商會帶來怎樣的改變?目前還不甚明朗,至少我們可以看到更豐富的榜單,我們不必再擔憂某件“爆款”商品是否會買到假貨,我們也會在海購中尋找更多的個性,尋找與那些國外品牌更多的交流和理解,無論“稅改”或“白名單”都不會改變我們的從容,也許這才是跨境電商平臺最好的未來。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