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聯合下發的跨境電商新稅制給了跨境電商一次正名機會。不過,新稅制也直接砍掉了跨境電商一直享受的政策紅利。從中長期看,在為跨境電商提供了規范的清關途徑情況下跨境電商行業向好,但在短期內,新稅制將加速行業洗牌,一大批企業將被淘汰,行業格局由此生變。
“紅利販子”消亡
財政部、海關總署、國稅總局三部委日前聯合發布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新稅制像一枚深水炸彈攪動了整個跨境電商行業。其中,最先受到沖擊的將是那些靠政策紅利謀利的“紅利販子”。
“那些僅靠紙尿褲、奶粉等爆品運營的跨境電商或將隨著新政的實施退出歷史舞臺”,在一位跨境電商業內人士看來,依靠政策紅利謀生的跨境電商已經失去生存的土壤。
根據新政細則,跨境商品進口稅率將有升有降,其中食品、保健品、母嬰、日用品類進口成本將大幅提高,從過去的基本免征到現在要繳納購物總價11.9%的跨境稅。而在跨境電商領域,行業凈利潤率幾乎沒有超過10%的。這意味著,依靠母嬰等單品類打天下的跨境電商將受到直接沖擊。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此前以行郵稅形式通關的進口商品與一般貿易差距過大,這也為跨境電商提供了巨大盈利空間,“此前海淘熱確實推動了一大批創業項目瞄準了跨境領域,但也有一批項目完全是看中了之間的一點政策紅利”。波羅蜜全球購CEO張振棟在談及新政影響時坦言,在跨境電商中,存在一種一直在利用政策傾斜做短期生意的,“對于這種賺政策空間利潤的公司而言,新政一定是當頭一棒”。
免稅備貨受沖擊
政策紅利消失讓簡單粗暴的“爆品模式”失去了用武之地,瞄準長尾商品成為跨境電商升級的一個方向。在業內看來,借助政策催化,跨境電商行業的洗牌已經到來,尤其是完全依賴保稅倉備貨形式的跨境電商在此輪洗牌期中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跨境商品單價上浮、經營品類受限,新政執行后跨境電商成交量或將受到一定沖擊,行業馬太效應加劇,在業內分析看來,小電商或將加速被淘汰,部分先期投入的平臺將受到較大影響。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此前大量的垂直類電商采用保稅備貨模式加入到海淘熱中,這些平臺具有打價格戰、商品品類單一等共同特點。
豐趣海淘CEO任曉煜表示,從經營成本角度考慮,跨境電商行業將迎來陣痛,行業也會因此洗牌,但對于擁有完善跨境供應鏈體系,真正回歸到提升跨境流通效能的這個電商本質上的企業來講,新政將是利好消息。
查看新政細則可以發現,國家相關部門并非完全為了貿易公平而打擊跨境電商,相反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還為部分商品開了綠燈。新政顯示,消費額大于100元的化妝品,以及消費額大于250元的電器、服飾、手表、自行車等商品,新的稅收比例實際有所減少。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國家并不希望母嬰用品這些常見的一般消費品通過跨境電商渠道進口,一般貿易才是正常渠道,跨境電商需要解決的是更高端的消費需求”。此外,也有業內人士指出,交易從低價向高客單價商品過渡,跨境貿易O2O業務和對應商家的分銷業務都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那些依靠政策紅利謀生的跨境電商如果不轉型,將面臨商業模式的崩潰”,在張振棟看來,新政除了給跨境電商這種商業模式正名外,也為跨境電商提供了依法納稅清關的途徑,這對跨境電商而言將是一種利好。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坦言,新政出臺留給企業調整的時間太短,很多細節來不及處理。
代購前景堪憂
從表面情況看,新政對采用保稅倉備貨形式的跨境電商影響最大,直郵模式幾乎沒有受到影響。甚至有代購人士在社交網站上表示,新政之下,代購再煥新春。但在業內看來,這種可能幾乎不存在。
蜜芽CEO劉楠表示,從海關來看,他們毫無疑問不希望把跨境的訂單推回到個人代購和水貨渠道。所以個人海淘的效率和體驗會下降,抽檢率會上升,買家“被稅”的幾率增加。有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政府的政策信號很明顯,即要把消費拉回國內,保障稅收,同時又要滿足消費者需求,提供更多的消費渠道,“直郵也將越來越規范化,合理繳稅將成為常態,而個人代購將面臨更多限制”。
有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和我國公民海外購物消費規模達幾千億元,而同期我國對所有行李物品、郵遞物品征收的行郵稅卻不到10億元。甚至有業內從業者承認,這是一個基于偷稅漏稅的灰色產業。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