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央視3.15晚會的主題——共筑消費新生態,今年3.15晚會專題報道將持續關注傳統消費領域和新興消費領域兩個方面,繼續揭露一些行業存在的潛規則和消費市場中存在的違法侵權行為。對于眾多消費者來說,3.15可謂是“期待”與“擔憂”在暗斗?!捌诖庇懈嗟?a href="http://www.shchhyl.cn/article/16847"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假貨被曝出,避免日后的上當受騙。但又“擔憂”生活中吃的、用的甚至呼吸的空氣都被曝出有問題。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侵犯消費者權益的事件比比皆是,手機行業亦是如此。
手機消費成為3.15晚會發布三號熱點投訴,質量、售后服務、合同是涉及手機投訴的三大問題。消費者投訴主要集中為一、手機易出現花屏黑屏、死機、信號不穩定等性能故障問題;二、售后維修周期長、不履行手機“三包”義務等;三、部分經銷商涉嫌銷售假冒、翻新機等。
隨著手機銷量的逐年上升,有關手機的投訴也呈上升趨勢。中國質量萬里行投訴平臺2015年的數據顯示,小米成為被投訴案例最高的手機廠商。
@紅米note3用戶維權官微(圖片引自新浪微博)
紅米Note3 WiFi“斷流門”
從今年1月起,有關于紅米Note3存在WiFi斷流現象的反饋聲音就接連不斷。WiFi斷流是什么?斷流問題表現為WiFi信號顯示滿格,但時不時出現打不開網頁、發不出微信QQ消息等。據悉目前已經有總數超過6000的網友發起集體維權,并開通新浪微博@紅米note3用戶維權官微向小米公司持續反映問題,要求小米給予合理賠償。
用戶與小米客服溝通記錄(圖片引自新浪微博)
據了解,小米曾對斷流用戶做出過前期補償,標準為100元左右的小米產品,如小米手環、小米電源等。但大部分斷流用戶依然沒有獲得補償,且根據維權官微表示,小米公司也拒絕公開補償標準和情況。不僅如此,小米對后來的斷流用戶直接拒絕進行賠償,小米的客服人員更是在與用戶溝通的過程當中,拖樂視、魅族等友商下水,并強調小米愿意給出補償純屬友商惡意攻擊,且“比起友商的不作為”,小米的做法已經不錯了。
用戶與小米客服溝通記錄(圖片引自新浪微博)
另外,通過維權用戶的截圖我們還可以發現,小米公司完全把紅米Note3會出現斷流情況的責任推給CPU廠商,也就是聯發科。但此前聯發科也發表過聲明,稱WiFi斷流不屬于硬件問題,可通過軟件升級解決。
近日,深圳衛視財經生活欄目也對紅米Note3斷流問題進行了完整報道。被采訪的紅米Note3的用戶表示斷流門對手機的上網體驗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如果說刷圖片、打開鏈接慢還可以勉強接受的話,那么游戲期間跟玩家PK或打BOSS突然一個斷流直接導致游戲失敗是不堪折磨的。在記者采訪階段,該用戶演示出WiFi斷流時的情形。
從網絡平臺到電視媒體,紅米Note3 WiFi斷流門愈演愈烈,這與小米自“斷流門”發生后一直對用戶的投訴與維權行動不明確表態有很大關系。紅米Note3 WiFi“斷流門”總結起來反映出兩方面:一方面是憤怒的維權用戶嘗試各類方式方法反饋問題,并沒有獲得滿意答復;另一方面小米承諾的軟件升級修復措施,并沒有完全解決問題。
小米11.11銷量“刷單”
此前,小米就出現“刷單”和“開放購買商品數量廣告不實”的事件發生。在去年雙十一期間,就有匿名投稿指出,稱11.11期間在天貓小米官方旗艦店銷售的“紅米Note2”這款產品有惡意刷單的行為。截圖中我們看到,匿名用戶輕則訂購300臺,更有甚者一次性訂購5000臺,按照一臺699的價格,總價達到了350萬元人民幣,數據令人乍舌。
天貓成交記錄中出現一次購買5000部紅米Note 2(圖片來自匿名投稿)
如果事實成立,盡管小米能夠借勢雙十一贏得好的宣傳噱頭,但虛假的數據造成的影響也是不言而喻。這種潛規則更會讓小米品牌形象大打折扣??克⒋嬖诟泻托沅N量來尋求消費者的關注,顯然不是一個優秀手機廠家應該做的。
小米“開放購買商品數量廣告不實”
在2014年夏天,小米就因為“開放購買商品數量廣告不實”在中國臺灣收到的60萬新臺幣(約合12萬3千元人民幣)的罰單,讓“開放購買”蒙上了虛假的影子。據臺灣“中央社”報道,小米公司在2013年12月間舉辦的開放購買紅米手機活動中,虛報商品數量,臺灣“公平交易委員會”(以下簡稱為“公平會”)認定其違反公平交易法。
據公平會指出,臺灣小米在2013年12月9日、12月16日以及12月23日共舉辦3波網路購買紅米手機活動,活動刊載“首輪10000臺開放購買”、“第二輪10000臺開放購買”、“第三輪8000臺開放購買”等宣傳語,并在每波活動后分別刊載“9分50秒紅米手機已售罄”、“1分08秒紅米手機已售罄”及“0分25秒紅米手機已售罄”的廣告。
公平會接獲民眾檢舉后啟動調查,發現這3波紅米機預購活動,網站給人的印象應該是臺灣小米分別提供1萬臺、1萬臺、8000臺紅米手機,且在宣稱的時間內均被搶購完畢;但實際上臺灣小米所接受的搶購數分別為9339臺、9492臺及7389臺,共有1780臺未賣出,就逕自結束搶購活動,與廣告所示不符。
公平會發言人吳成物表示,臺灣小米承認公告數量(開放預購量)與搶購資格數量(實際預購量)有落差,公平會因此以違反公平交易法開罰60萬新臺幣。
在小米“開放購買商品數量廣告不實”事件中,小米的一貫搶購做法和針對個別用戶的優先購買權惹怒了臺灣的消費者,也讓小米這種搶購營銷手法得以遏制。
小米高居投訴榜榜首
在中國質量萬里行投訴平臺上,數據統計顯示,2015年中國質量萬里行投訴平臺共收到手機相關投訴為6229例;其中,小米手機高居榜首,投訴案例達1314例。從報告上看,小米4 GPS定位問題、小米Note HiFi電流聲問題、紅米Note天馬屏問題以及“炙熱”的紅米Note3 WiFi斷流問題等成為用戶投訴的重點。
其實,從紅米Note3“斷流門”的事件不難看出,小米手機用戶的訴求非常簡單,希望小米能夠正視其手機出現的問題,與用戶進行真誠地溝通并坦率地解決問題。
小米創立以來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成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不正是它愿意和小米用戶一起,讓用戶更有“參與感”么?如今發生了質量問題,小米采取的回避態度,顯然是不想讓該問題得到擴散,不想讓更多的用戶知悉紅米Note3的WiFi斷流這一相對隱性的質量問題。
民以食為天,企業以質量為天,質量以責任為天,我們期盼廠商崛起的同時,也希望它們擔當起誠信為本的商業責任,讓企業不再害怕315.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