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船運公司的接連倒閉,從側面反映出了當前國內航運業的衰退。實際上,航運業這樣的衰退狀態并非今年才有,而在早幾年就已初現端倪。
據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董事長馬澤華在2013年的一次講話中描述,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各大經濟體都出現一些較大調整,全球航運需求放緩,運力空前過剩。
而在這種情況下,船運公司需要繳納的費用和周轉的資金數額仍非常巨大。據了解,大部分民營船運公司的船要么是從銀行貸款買來的,其資產全部抵押給銀行的,要么是租借的一些船舶租賃公司的船。另外,船運公司還需要給碼頭繳納操作費、停泊費、港雜費等費用,還有與駁船公司合作款項,再加上油費、船員工資等日常開支,所承擔的資金壓力巨大。此外,由于資金結款有周期,很多貨代公司也欠有船運公司的錢。如果運輸利潤微薄不掙錢,船運公司就無力負擔這樣的資金壓力。當銀行、碼頭等機構開始催繳還款和付費,錢還不起的情況下,船運公司往往就面臨倒閉,而許多老板也會跑路。
今年航運市場問題集中爆發,其根源之一在于經濟大環境蕭條的影響。根據中國海關總署9月8日公布的前8個月中國外貿進出口情況,今年前8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15.6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7%,其中出口8.95萬億元,下降1.6%,進口6.72萬億元,下降14.6%。而據交通運輸部今年7月16日在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56.7億噸,同比增長2.6%,增速較去年同期放緩2.6個百分點。其中內、外貿吞吐量分別增長4.2%和下降0.6%,都處在低位運行。
而另一部分原因則在于運力過剩,行業競爭激烈。據《中國經濟時報》此前的一篇報道顯示,截止2014年,中國擁有240余家航運企業,總運力規模達1.42億載重噸,市場運力已過剩30%以上。這種情況下,不少船運公司都開始用低價攬客,不斷壓低自己的利潤空間。據多家貨代及船運公司知情人員介紹,現在很多船運公司利潤最低做到一組柜幾塊錢,利息都不夠,今年上半年甚至還有做到零海運費的。因為船東的船不動更虧,動了至少還有現金流。
而大型國有企業參與到這場低價惡性競爭里則使得行業雪上加霜。王永強介紹說,“大部分船運公司都是國有企業,一般來講,廣東往東北、天津港這些地方發貨,航線遠的,基本都是國有企業在做,像中遠、中海這些,而他們為了搶市場,現在都虧本在做,而不論怎么虧,他們也不會倒閉。”而中遠作為上市央企,曾在2011年和2012年兩年創造了200億元的巨虧,在當時早已名聲在外。
而船運公司并不是這個物流鏈條上唯一受牽連的對象。如果要走海運,先要由車隊從廠家拉貨到碼頭裝貨,再由駁船從內河碼頭接駁到外港碼頭,裝箱后由船運公司運送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到目的港碼頭卸貨,再由當地車隊將貨物送給貨主,這才算完成了一次完整的物流過程。這其中牽涉到的貨代、車隊、碼頭等行業都受到了牽連。
王永強坦言現在貨代行業是“雞肋”,沒有什么利潤。但他從2006年開始入行做貨代,這么多年,積累的客戶基礎量很大,如果抽身,之前所積累的客戶資源就浪費了,很可惜,但要堅持做,利潤又非常薄,風險也非常高。王永強還表示,現在貨代公司也存在競爭殘酷的情況,一些小的船運公司為了生存和增加利潤,開始繞過貨代自己在外面接業務,跟貨代搶生意,而廣州也有很多貨代跑到佛山來搶市場,很多貨代公司把利潤壓到20塊錢一組柜,“完全沒有底線”,他形容。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