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段時間,跨境電商上市公司中,巨星科技、樂歌股份、有棵樹、吉宏股份、跨境通等數家跨境大賣紛紛發布了2024全年財報。整體來看,在全球經濟波動下,各個企業在2024年的業績表現各異,一些公司如巨星科技、子不語營收和凈利潤增長亮眼,表現突出,有棵樹雖然營收下降但凈利潤大幅增長,絕處逢生成功扭虧為盈。【想與億級大賣同臺交流?4月25日亞馬遜廣告賣家增長峰會廣州站不容錯過!與行業精英面對面交流,解鎖廣告增長秘籍。點擊報名】
01
2024跨境大賣成績單
在制造業承壓的2024年,巨星科技以"雙位數增長"的亮眼成績單展現出工具行業龍頭的韌性。數據顯示,2024年,巨星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47.95億元,同比增長35.37%,凈利潤為23.04億元,同比增長36.18%。
子不語則演繹了服飾賽道的逆襲神話。數據顯示,2024年,子不語全年總收入約33.25億元同比增長10.8%,凈利潤為1.51億元(歸母凈利潤),成功實現扭虧為盈(2023年凈虧損2.66億元)。這主要得益于其商品運營效率提升、倉儲費用減少及品牌化戰略的推進。而通過品牌溢價與第三方平臺合作(98%收入來自平臺),實現凈利扭虧,成功穿越行業價格戰泥潭,也驗證了子不語所采用輕資產、高附加值模式的有效性。
傲基股份則是在上市后進行業績首秀,宣布突破百億大關,達到107.1億元,同比增長23.34%。與營收的大幅增長相呼應的是,傲基在2024年的凈利潤也實現了穩健增長,達到5.04億元。
另一邊,從瀕臨破產到起死回生,有棵樹也在2024年展現出驚人的韌性。根據財報顯示,有棵樹在2024年成功做到了扭虧為盈,營收達3.86億元,其中歸母凈利潤約達0.5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11.71%。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營業收入較上年仍有所下滑;但因破產重整產生債務重組收益2.10億元,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成功轉正。
當然,往往大賣的財報都是冰火兩重天。廈門大賣吉宏股份的困境則具代表性。財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5.29億元,同比下降17.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2億元,同比下降47.28%。營收和凈利潤在2024年雙雙下滑。
據了解,吉宏股份的跨境社交電商業務采用“貨找人”模式,通過AI算法分析海外市場,精準定位客戶群體,并在Meta、TikTok等社交平臺上進行廣告投放。盡管技術投入持續增加,但該業務的盈利能力仍面臨挑戰,尤其是在全球消費信心不足的背景下。
而跨境通的虧損雪崩則令人觸目驚心。根據近期該公司公布的業績顯,2024年年度,公司實現營收57.19億元,同比小幅下降13.56%。扣非凈利潤-3.91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增大。值得注意到是,報告期內,跨境通2023年的出口營收約為4.61億元,2024同比下降了22.59%。
據雨果跨境了解,跨境通的出口業務主要來自颯騰、百圓,收入的下降主要原因為自營網站推廣投入減少導致銷售收入下降。顯然雖已摘除ST帽子,但連續多年的業績滑坡表明,早期依靠資本擴張的粗放模式,在精細化運營時代已難以為繼。
02
重資海外倉業務有利有弊
從大賣們的財報不難看出,重資海外倉已經成為普遍共識,特別是在如今國際物流局勢不穩定的情況下,有實力的大賣更是重點布局海外倉業務。不過,海外倉業務帶來利潤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負擔。
樂歌作為業內較早布局海外倉業務的跨境電商大賣,顯然已經率先搶占了一波紅利。樂歌財報顯示,樂歌主營業務收入來自智能家居業務和海外倉業務兩大部分。其中,海外倉業務保持高增長,2024年營收達到24.23億元(占比約42.73%),同比增長154.76%,增速高于2023年度。
據悉,公共海外倉跨境物流服務方面,樂歌以自營海外倉為基礎,為跨境賣家提供公共海外倉創新綜合服務,包括頭程海運、一件代發、FBA轉運、海外倉儲、售后 托管、獨立站分銷等一站式跨境物流服務。
傲基在2024年進入“百億俱樂部”,在海外倉方面,也取得不錯佳績。傲基財報顯示,2024年傲基物流解決方案收入同比增長47.7%。跨境電商大賣華凱易佰4月14日在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在海外倉、國內倉兩類倉儲模式上協同發展,海外倉主要由Amazon等第三方電商平臺及專業的大型第三方倉儲物流服務商運營管理,位于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地。
三態股份表示,2024 年度三態股份戰略性推進海外倉履約體系建設,完成了從選品、采購、物流、庫存管理、營銷、數據分析的全鏈路數字化閉環構建,根據經營策略,實現亞馬遜 FBA 倉/Shopee/MercadoLibre/ebay 等區域平臺倉及第三方海外倉的協同調度,有效提升客戶體驗(平均交付時效縮短至 3.2 天)。
不過,重資海外倉也帶來一定負擔。樂歌表示,海外倉業務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利潤壓力。報告期內,海運費整體高位運行,對跨境電商業務的利潤產生了壓力。此外,公司在海外倉業務上的投入增加,包括新倉貨架的安裝和庫容的釋放,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
03
多市場布局成大賣共識
在全球貿易摩擦背景下,跨境電商行業正在面臨關稅影響和供應鏈重塑等多重壓力與挑戰。因此,布局開拓除美國外的新跨境市場,成為跨境大賣們應對復雜外貿環境下的重要舉措。
此前,吉宏股份憑借其在AI賦能下的市場競爭力提升和亞洲市場深耕的強勁成效,在2025年開年就交出了亮眼成績單。根據吉宏股份發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達14.77億元,同比增長11.55%,歸母凈利潤為5915.99萬元,同比增長38.21%,營收與凈利潤均實現雙位數增長。
而作為跨境電商圈內的“明星品牌”,安克創新管理層曾表示,早在2022年,安克已預判外部政策變化風險,并制定預案。目前,公司對美出口產品中近半數已實現海外生產,主要依托東南亞供應鏈體系,同時正加快推進全球柔性供應鏈戰略。
對于關稅政策波動,致歐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目前歐洲地區營收占公司總營收的60%,美國占30%,會在夯實歐洲市場地位的同時,布局開拓新興市場。面對美國市場,將以整體漲價的方式應對短期內的成本沖擊,并以東南亞和中國構建雙供應中心,靈活應對未來變局。
巨星科技也在2024年的財報中表示,目前美國是公司的最大單一市場,美國對全球加“對等關稅”。后,公司從中國向美國出口的絕大部分產品被征收高達 170%的關稅,從東南亞國家向美國出口的產品也將被征收至少10%的關稅,關稅給行業發展對和公司長期發展戰略帶來不利影響和不確定性。對此,公司將密切關注國際局勢,繼續實施國際化戰略,推進海外制造基地建設,培育海外供應鏈,建立全球化的產能布局和供應鏈體系,確保公司業務穩定發展。
不可否認,關稅風暴正在加速中國跨境電商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就長遠來看,構建多元化供應鏈、加強供應鏈韌性和推動供應鏈協同合作已成為跨境電商突破發展瓶頸、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
文/雨果跨境 封面/圖蟲創意
(來源:雨果跨境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