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美國將對中國商品加征104%關稅
自4月9日起,美國正式對中國輸美商品施加高達104%的關稅。據消息披露,白宮發言人明確表示,由于中國未取消反制措施,加征104%關稅的措施已于美國東部時間中午(北京時間9日00時)正式生效。
回溯此前,4月2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34%的“對等關稅”,4月4日,中國迅速且有力地作出對等回擊,宣布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并計劃于4月10日生效。
4月7日,特朗普通過社交媒體發出強硬警告,若中國在4月8日前未撤回報復性關稅,美國便會從4月9日起額外加征50%關稅。如此一來,疊加先前的34%稅率,中國輸美商品關稅累計高達104%。
不僅如此,美國還針對800美元小額包裹政策再度調整。小額包裹的從價關稅稅率從原本的30%大幅躍升至90%。在郵遞物品關稅方面,2025年5月2日至 6月1日期間,每件郵遞物品關稅由25美元提升至70美元;自2025年6月1日起,每一件郵遞品的關稅由50美元增至150美元。
面對美國對中國征收104%關稅這一嚴重損害中方利益的行為,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回應:中國人民的正當發展權利不容剝奪,中國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不容侵犯。我們將繼續采取堅決有力的措施,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
二、關稅變動跨境賣家天塌了
美國的關稅政策調整,不僅沖擊著中美雙邊貿易關系,更對跨境電商深遠影響。而跨境賣家無疑首當其沖,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1.低價模式受沖擊:依賴低價沖量的賣家,尤其是T86清關的跨境平臺(如TEMU、SHEIN),受到了沖擊。原本售價5-10美元的商品,由于關稅和物流成本的上漲,難以繼續維持盈利,部分賣家甚至已決定關店。終端售價將不可避免地翻倍,但消費者是否接受這一變化仍是未知數。特別是那些靠薄利多銷的賣家,可能面臨巨大的生存危機。據稱,TEMU的招商經理為應對5月2號新規的實施,已開始鼓勵美國賣家盡早開拓歐洲市場。
2.物流成本大漲,發貨變難:新規要求所有小額包裹必須報關,徹底關閉了“免稅快車道”。海關清關時間延長,物流商價格上漲,甚至可能引發“卡關潮”。大量依賴直郵的小包賣家,可能被迫轉向海外倉儲,但庫存壓力和資金周轉成為新挑戰。即便是亞馬遜FBA也在提高倉儲費用,進一步加劇了賣家的負擔。
3.市場格局變化,中小賣家面臨更大壓力:長期來看,美國市場可能不再是跨境電商的首選地,賣家將不得不選擇轉向其他市場,或將供應鏈轉移到東南亞、墨西哥、東歐等地,以繞開關稅壁壘。大賣家憑借規模效應和供應鏈優化可能分攤新增的成本,但資源有限的小賣家可能難以應對高額關稅和運營成本,面臨生存的挑戰。
面對如此困境,賣家需通過精細化運營、供應鏈優化和技術投入,在變局中尋找新增長點。
(來源:Yiju談跨境)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