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當稅率突破30%臨界點后,繼續再往上加就沒什么區別了,反正也沒得談了。貿易戰的性質也已經悄然改變——中美企業集體陷入“停擺觀望期”。
貿易戰對跨境賣家的沖擊:成本上升與訂單減少;對于跨境賣家而言,關稅的大幅增加直接導致了成本的上升。美國市場的高關稅使得中國商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下降,許多美國買家可能會取消訂單或減少采購量。例如,東莞一家玩具廠因美國客戶取消訂單,不得不緊急尋找中東買家。這種訂單轉移的現象在紡織、電子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尤為突出。
市場不確定性增加;關稅政策的頻繁變化使得跨境賣家難以制定長期穩定的市場策略。貿易戰的不確定性讓許多賣家處于觀望狀態,不敢輕易拓展業務或進行大規模投資。全球產業鏈也因此受到沖擊,德國機械制造商發現中國客戶推遲了采購計劃,越南組裝廠因零部件供應不足被迫停產。
物流與供應鏈受阻;高關稅政策還可能引發貿易壁壘的增加,導致物流和供應鏈的中斷或延遲。跨境賣家需要面對更復雜的海關手續和更高的物流成本。
二、中國反制措施對跨境賣家的支持
對等反制策略的威懾力
中國在貿易戰中采取了對等反制策略,迅速對美國商品加征關稅,有力地回擊了美國的貿易霸凌行為。這種強硬的反制措施不僅維護了中國的國家利益,也為跨境賣家提供了穩定的政策環境。中國的反制措施表明,中國不會在貿易壓力下屈服,這為跨境賣家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了更多的談判籌碼。
央企增持回購穩定市場信心
在貿易戰的背景下,中國央企紛紛出手增持回購股票,穩定資本市場。這一舉措不僅增強了市場信心,也為跨境賣家提供了更穩定的資金支持。央企的增持回購行為向市場傳遞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穩定性,有助于緩解貿易戰帶來的市場波動。
拓展歐洲市場的新機遇
中國與歐盟的合作在貿易戰中進一步加強。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明確表示反對美國的單邊關稅政策,并呼吁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這為中國跨境賣家提供了拓展歐洲市場的新機遇。通過加強與歐盟的合作,跨境賣家可以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分散貿易風險。
三、跨境賣家的應對策略
多元化市場布局;跨境賣家應積極拓展多元化的市場布局,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除了美國市場,歐洲、東盟等地區都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通過拓展新興市場,跨境賣家可以降低貿易風險,提升自身的抗壓能力。
提升產品附加值;在高關稅的背景下,跨境賣家需要通過提升產品附加值來增強競爭力。這包括提高產品質量、優化產品設計、加強品牌建設等。通過提升產品附加值,賣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關稅增加帶來的成本上升。
加強供應鏈管理;跨境賣家應加強供應鏈管理,優化采購渠道,降低物流成本。通過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賣家可以更好地應對關稅政策變化帶來的供應鏈風險。
利用政策支持
跨境賣家應充分利用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的政策支持,如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等。這些政策可以為賣家提供資金支持和稅收減免,幫助賣家渡過難關。
(來源:汽配跨境掃地僧)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