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案件數量 | 核心特征 |
2013-2019 | 無詳細數據 | 首批案件聚焦假冒商品,由GBC等律所主導 |
2020 | 628 | 案件集中于伊利諾伊州法院,商標侵權占80%+,GBC主導案件占比40%+ |
2021 | 798 | 案件量較20年環比增加27%,商標維權占據主要市場,GBC主導案件占比38% |
2022 | 1031 | 案件量較21年環比增加29%,外觀專利侵權占比提升至35%,GBC、keith主導案件分別占據31%和20% |
2023 | 1397 | 案件量較22年環比增加35%,案件激增,keith代理的版權維權逐步增多,占比21% |
2024 | 2082 | 案件量較23年環比增加49%,進入野蠻生長狀態,單日最高案件達25起,匿名維權案件激增 |
?總量激增?:2024年TRO案件量達2082起,較2020年增長231%,其中版權侵權案件從2020年至2024年提升了數倍之多?。
?地域集中?:90%案件由伊利諾伊州北區法院和紐約南區法院受理,因兩地法官對“長臂管轄”持寬松態度?。
?商標侵權?:主要涉及跨境電商仿冒大牌、熱門IP(如Nike、Emoji 、NARUTO等),凍結資金中位數為$82,000?。
?專利侵權?:聚焦高科技領域及日常實用產品(如Dyson 戴森、Finger Stretcher 手指伸展器、StripHair寵物毛刷),具有維權頻次高,且涉案店鋪多的特點?。
?版權侵權?:熱門影視IP(如Poppy Playtime、NARUTO、SONIC THE HEDGEHOG 等);數字圖片(如Albert Koetsier、Bug Art Limited、Howard Robinson等);常規熱銷產品(如Anagram、圣誕耳環等)與服裝設計(如RotitaCorset belt等),單案件凍結金額高達$200w?。
?隱蔽性升級?:30%案件采用匿名或密封形式發起維權,尤其“非文字侵權”,如版權、專利、圖形商標等,傳統關鍵詞篩查失效;除GBC、Keith、HSP等頭部律所外,小律所均采用匿名維權形式,跨境賣家直至被TRO凍結仍一頭霧水!
?長臂管轄濫用?:伊利諾伊州法院通過“最低聯系原則”跨境執法,凍結海外關聯賬戶。該原則起源于1945年的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表明,任何本州或非本州的居民或法人,即使沒有在本州法院管轄地域內出現,只要其與當地存在某種聯系,當地法院就傾向于可對其行使管轄權。該顯著擴展了各州法院的管轄權力,被形象地描述為“長臂管轄”。
訴訟門檻提升,成本激增:自2024年下半年起,伊利諾伊州北部法院實施了更為嚴格的起訴標準。面對單一案件中涉及眾多被告的情況,法院要求原告方必須闡述其起訴的合理性,否則,將會面臨被駁回或分割為多個獨立案件進行審理。
此外,一些原在伊利諾伊州執業的律師事務所采取了新的策略,即選擇與其他州的律師事務所合作,指定其作為本地代理(local counsel)聯合維權訴訟。如,GBC聯合Rosemberg Law,在佛羅里達州提起相關訴訟。以上無一不預示著,原告發起訴訟時將面臨更高的成本門檻。
(來源:麥小天談侵權)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