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外貿業務中,長期合作的老客戶通常被視為可靠和值得信賴的伙伴。
然而,現實卻是,貨款拖欠最常見于老客戶了,因為客戶的信用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們的財務狀況也可能因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而惡化,導致暫時無力支付貨款。
像今天分享的意大利客戶,僅僅4千美元的貨款,就拖欠了1年有余,甚至Harry介入本土催收,也只能采用分期還款的形式才追討成功。
拖欠背景
債權方:青島某進出口有限公司
債務方:意大利某公司
拖欠金額:4089.4美元
拖欠時長:一年
2023年年中,青島公司按約給意大利公司出運了一批貨物。
貨物到港后,意大利公司稱己方資金暫時性周轉困難,提出分兩次支付貨款,希望在完成第一筆支付后,青島公司能先電放提單。
基于以往良好的合作,以及對意大利公司的信任,青島公司同意了該請求。在收到第一筆打款后,立即完成了電放提單。
但是關于第二筆款項,意大利公司卻遲遲未打款。
青島公司向其索要余下貨款,卻被對方告知公司現金流出了問題,只承諾會盡快付款。
盡管青島公司多次追討,并兩次獲得了對方的付款承諾和計劃,但是均未收到任何實質性的打款。
青島公司與其交涉1年,毫無成效。無奈之下找到Harry請求協助,希望能盡快收回余下款項。
案件評估
Harry接到咨詢后,立即梳理了債權資料,同時對債務企業進行了初步調查,并根據得到的信息出具了一份《案件評估報告》:
(1)該案債權資料齊全,包括雙方簽字蓋章的合同、裝箱單、提單、發票以及往來的溝通記錄,能夠有效證明交易的真實性,以及欠款的具體金額。
(2)根據初步調查顯示,債務公司成立于2012年,其公司規模和營收能力在行業內均屬上游;且公開信息中無任何負面記錄,財務狀況也未有任何風險提示;完全具備還款能力。
(3)該案逾期1一年,意大利訴訟時效為10年,在可追訴期內,且該案欠款金額較少;若無其他意外情況,回款幾率較大。
催收過程
建立聯系、意外突發?
1、催收律師使用PEC郵箱給債務公司發送了一封催款函;函件發出第5天,催收律師便接到了債務方的回信;對方表示拖欠的原因是其國家稅務局正在對他們公司進行強制執行命令。有一筆款項正在分期向稅務政府償還,因此短期內無法顧及債權方的欠款。
提議分期、嘗試推進案件進展
2、催收律師與債務方負責人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并強力施壓要求其在最大能力范圍內分期償還欠款。該案金額較小,催收律師希望債務方仔細考慮,不要拖延時間,否則一旦提起訴訟,多一條不良記錄,只會使其公司經營雪上加霜。
分期還款、順利結案
3、債務方在其公司內部進行了商討,結合其公司經營情況、現金流、相關債務情況等;給出了分四期還款的計劃,即第一期償還1089.4美元,余下三期各支付1000美元。
但是對方要求從2024年11月開始支付,希望給其2個月的時間,緩解當前債務壓力。
4、催收律師將債務方還款計劃反饋了債權方,經過分析,當下情況只能被動配合債務方計劃。但是為了保障債務方能如約付款,催收律師居中協調,要求雙方簽署了一份新的還款協議;
同時緊密跟蹤債務情況,督促付款進度。
5、2025年2月26日,債權方確認收到最后一筆打款,該案順利結束。
案件總結
1、警惕合作方突然變更付款方式
該案,債務方突然要求更改付款方式,希望支付一部分貨款,先提貨。由于該票貨物金額較少,且前期合作債務方信用極好,因此未引起債權方的特別注意。孰料,直接導致了尾款被拖欠長達1年之久。
要知道,客戶的信用情況是流動的,交易中一旦突發變更,這極有可能是其信用變化的信號。
此時,外貿企業就應提高警惕,預先了解對方近期經營情況,可調取信用報告、或委托涉外風控機構進行調查;根據實際情況,給予賒銷額度,調整付款方式,事前降低風險。
2、把握催收時機,盡早實施有效操作
根據國際收賬組織測算,賬款逾期6個月以內是最佳的收賬時機。時間拖得越久,越有可能發生變化,回款幾率也就越低。
因此建議所有外貿人,在自行催收3個月無果后,盡早升級催收手段,委托第三方催收機構,本土化、合法化、全方位追討,增加回款幾率。否則,夜長夢多,債務方經營出現意外、錢貨兩失、后悔莫及!
(來源:外貿風控-Harry)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