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漂洋過海布展,結果展位在角落,客戶全被截流;砸十幾萬搶展位,同行扎堆,收獲寥寥無幾;沒預算參展的,連進場分蛋糕的資格都沒有……
“別人都在抱怨展會效果不好,我們卻拿名片拿到手軟。”
今天教你四招野路子,即使沒流量、沒客戶、沒展位、沒預算,照樣在展會上搶客戶、簽訂單。
花大價錢買的展位卻冷冷清清(以下絕對不是個例,網上搜索一下,吐槽不少):
●被主辦方或展覽公司忽悠,展會知名度不高,全是國內展商,當地客戶寥寥無幾?
●外國展會給中國展商分的位置,是“邊角料”,甚至是“中國專區”,客戶全被截胡?
老老實實守在展位,只能喝西北風。山不來就我,我便去就山!
除了邀約老客戶,還需盡早發展新客戶。通過Google搜索、地圖搜索、數據營銷、社媒營銷等手段,初步篩選并觸達一批當地的目標公司。無論是帶樣品、出新品,還是提供折扣,一定要想方設法吸引客戶。
圖片來源:千庫網
還可以結合自身優勢產品,在私域獨立站或當地流行的社媒上,投放線上信息流廣告,精準定位參展城市和對產品感興趣的人群,從線上獲取流量。
去境外參加展會時,80%的外貿人都只關注采購商,卻忽略了同個展館的參展商,他們可能就是你的客戶,或者是可以進行資源轉化的伙伴。
尤其是上游企業,要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比如你是做面料的,那么服裝參展企業也是你的客戶。
圖片來源:攝圖網
提前在官網下載展會List,了解現有或潛在競爭者、上游供應商、下游客戶、替代性產品商、相關產品商的數量和展位位置,精準篩選并整理出名單。
建議提前寫郵件邀請對方來自己的展位看看,如果能展前拜訪是最好的。(小tips:有的主辦方會提供帶聯系方式的會刊或企業名單。)
圖片來源:攝圖網
自己不忙,對方也不忙的時候,可以直接在展會現場地推。不少關鍵決策人在前兩天也會到現場。
直接地推容易被婉拒?需要花一些小心思,以下是一些大神的實際操作。
“展前獲取目標公司關鍵決策人姓名,抵達展位后禮貌詢問‘請問XX在嗎’,要是人在,你就說正好路過順便拜訪;要是人不在,就遺憾地補一句‘可以交換下名片/留個聯系方式嗎’,一般都能成功。”
“請國外客戶或朋友做引薦,被外商接見的概率會高很多。他們負責介紹我們身份,宣傳公司實力。我們負責展示產品,講解技術。趁著熱乎勁兒要關鍵聯系人名片,一套操作行云流水。”
“就算對方不是你的目標客戶,但如果你們客戶群體一致,并且不存在競爭關系,還可以交換一下客戶資源。”
沒展位如何開發客戶?網上有很多方法,比如直接去同行攤位附近蹲守客人,或者在大廳發傳單。
但大型展會一般嚴令禁止這種行為,也很容易被同行舉報,甚至爆發沖突。
對于大部分外貿人來說,更適用的是:把這當做“見到客戶”的機會。
圖片來源:千庫網
如果是國內展會,比如馬上開始的廣交會,大老遠來的客戶基本會多待幾天。一定要提前邀約,去現場見面詳談。你不去見客戶,那客戶見得就是你的同行。離得近的還可以邀請順便看廠。
如果是國外展會,規模越大,品質越高,行業越精準,客戶越多。你可以在短時間內地推大量優質客戶。
不要擔心被拒絕,時間允許的話,沒人會拒絕多一個備選。
沒參加展會怎么辦?依舊有方法。
比如,迪拜國際地面鋪裝展覽會,點擊“LIST OF EXHIBITORS”,有的企業會直接放上聯系方式。
圖片來源:迪拜國際地面鋪裝展覽會官網 屏幕截圖
圖片來源:迪拜國際地面鋪裝展覽會官網 屏幕截圖
沒有聯系方式,那我們根據公司名稱進行Google搜索,也可以找到關鍵決策人聯系方式。
無論展會如何變化,客戶開發的核心永遠是主動出擊。這四招野路子,打破常規,助你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逆風翻盤。
(來源:外貿百事通)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