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8日至20日,第五屆中國跨境電商交易會在福州舉辦。Shopee以“走向本地,贏在全球”為主題亮相,聯手生態合作伙伴打造以本地化履約為核心的出海全鏈路方案展示區,吸引眾多賣家圍觀交流。
當前,本地化已成為跨境出海的核心趨勢。今年,Shopee重點發力本地化履約服務(LFF),升級一店多運、優化入庫流程和配套支持。加入“官方倉新賣家啟航計劃”的賣家,還可獲得免傭金、免倉儲費、流量傾斜、營銷激勵等多重扶持。“本地化履約激勵計劃”則為不同階段的賣家提供專屬資源,使用官方倉或三方倉均可加入。
據了解,目前,Shopee本地化履約已在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各大站點全境布網官方倉,并整合東南亞及拉美優質三方倉資源。越發更靈活的履約選擇,將進一步釋放賣家的利潤空間。
此外,傳統市場政策擾動,讓更多賣家對新興市場的確定性增長多了一份期待。新興市場的確定性增長源自哪里?從Shopee近期的平臺動向中,或許可以發現一些線索。
3月初,Shopee最新財報拋出一份頗有里程碑意味的年度“成績單”:2024年平臺GMV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同比增長28%;總訂單量達到109億,同比增長33%。透過數據不難發現,關于新興市場的固有印象正在被扭轉——在Shopee覆蓋的東南亞、拉美市場,已進入兼具規模和增速的新格局。
這一變化,使得觀察新興市場有了全新的思辨角度。在當前傳統市場政策擾動頻繁的背景下,業內更關注新興市場并非尋求相對穩定的“退路”。相反,新興市場的內生增長動力,讓全球布局成為更具吸引力的出海策略。
“東南亞、中東和拉美市場都是很不錯的增長點。”此前,廣東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張炯向雨果跨境分享了全球布局的最新觀察。在他看來,無論是應對傳統市場的政策沖擊,還是開拓新興市場,經營策略逐漸向本地化過渡都是很重要的行業風向變化。“尤其是本地化策略下,要了解運營、營銷、貨盤、財稅合規等即將到來的本地化趨勢。”
將經營策略轉向本地化,許多跨境賣家往往從物流環節入手。而在新興市場,將商品提前備到距離消費者更近地當地倉庫,壓縮尾程配送的履約時效,已成為試錯成本小、效率高,讓訂單增長更具確定性的方式。過去一年中,主營家居品類的賣家振博通過Shopee本地化履約,收獲預料之外的驚喜,“這一年訂單量翻番,做到95%以上訂單當日發貨。本地化履約幫助我們做到了更優成本,更快時效,給消費者體驗更好。”
振博所收獲的“翻倍增長”并非孤例。Shopee數據顯示,2024年11.11大促“極速達”和“次日達”銷售額增長8倍,12.12大促本地化履約服務出倉單量增長6倍。今年初,Shopee跨境業務總經理劉江宏回顧總結稱,“Shopee跨境業務在2024年最強大的動能來自本地化履約。”
2025年,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競爭格局將迎來新一輪的“換擋變奏”。可觀的網購消費者規模疊加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已積累出一座尚待深挖的“富礦”。淡馬錫在《2024東南亞數字經濟報告》中指出,2024年東南亞電商市場同比增長15%,預計到2030年,其電商總規模將達到3700億美元。
對此,作為東南亞領航電商平臺,Shopee在今年初明確了2025年幫助跨境賣家勇闖海外市場的制勝策略——深耕本地,爭取更多新用戶增長的同時,升級現有用戶,提升復購率。具體而言,通過平臺基建為消費者營造跨境網購的“本地化體驗”,借助中國供應鏈的靈活優勢為更多賣家帶來第二增長曲線。
本地化履約服務是打造“本地化體驗”的關鍵一環。Shopee數據顯示,本地化履約時效相比國內發貨,最快提速70%。
“如果說產品層面的本地化是釀出了一壇‘好酒’。那么強化本地履約能力,就是把好酒送出‘深巷’,避免品牌陷入‘好酒也怕巷子深’的窘境”,主打電競椅品類的家具品牌MUSSO表示。2021年,MUSSO從Shopee馬來西亞站切入東南亞市場,短短幾年便在多個站點迅速鋪開;2024年11.11大促時,已登頂平臺家居類目營業額榜首。
美妝品牌Meiking同樣發現,物流時效的提升成為降低退貨率的關鍵因素。“在美妝消費場景中,消費者往往同時下單多個同類產品,先送達的更容易被使用,其他產品則面臨退貨風險。”Meiking啟用本地化履約服務后,70%-80%的訂單可實現次日達,重塑消費者購物體驗,退貨率也隨之降低至7%-8%。
“在東南亞市場,幾乎所有品類都值得用本地化的方式重做一遍”,一位長期關注東南亞市場的資深賣家直言。Shopee數據顯示,2024年本地化履約優勢類目出倉單量提升顯著,以高客單價的旅行用品&行李箱品類為例,同比提升269%。
據了解,2025年Shopee將通過定向支持進一步拓寬跨境品類,幫助更多賣家借助本地化履約的優勢,發現新興市場的確定性增長機會。
本地化履約打開原有品類的向上空間。而近一年來,東南亞市場也跑出越來越多“小眾領域”的消費熱潮,帶來許多新商機。
“尤其是對于電競椅這樣的大件、重件,如何保障及時送達、降低物流風險一直是業內公認的難題。”主打電競椅品類的家具品牌MUSSO表示。
而Shopee恰恰是東南亞履約領域的領頭羊,為MUSSO克服這個關鍵卡點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助力。其透露,在平臺和相關經理的幫助下,Shopee官方倉為其打下了快速入庫、高效履約的基礎;而三方倉則增強了靈活性,可以根據不同市場的變化對庫存進行精細化調整。
“現在我們基本實現了全產品線的本地備貨、本地發貨,這不僅節省了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優化了供應鏈效能,即便是在運力緊俏的大促階段,我們依舊能實現準時送達,甚至次日達、當日達也并不少見,極大提升了用戶體驗。”
此外,注重快速反饋和即時樂趣的品類也從本地化履約中嘗到了甜頭,迅速風靡東南亞的“小眾運動”匹克球便是其中之一。
2024下半年,新銳出海品牌Luzz一篇測評匹克球裝備的小紅書帖子,意外被一位馬來西亞運動博主轉發,改變了品牌既定的增長軌道。團隊發現,不少東南亞消費者在評論區發問,“馬來西亞哪里能買?”“在Shopee有官方店嗎?”
商機不等人。2024年9月,Luzz帶著定價40-90美元的專業球拍入駐Shopee馬來西亞站,市場反響遠超團隊預期。去年12.12大促前夕,Luzz正式加入Shopee本地化履約服務。在客戶經理的力薦下,將所有在售SKU精準備貨至東南亞各市場的海外倉,借助本地化履約優化物流環節的購物體驗。
極具競爭力的產品,就像干柴“一點就著”。12.12大促當天,Luzz在Shopee的品牌店鋪單日訂單量飆升至平日9倍,近半年月均增速高達120%。“我們雖然定價偏高,但通過更快的物流時效和本地化運營策略,消費者需求得到有效滿足,銷量提升自然而然”,Luzz團隊觀察到。
隨著深入東南亞市場,Luzz也對本地化有了新的理解。“本地化不是單點突破,而是系統能力。”在線上,Luzz通過Shopee Live直播聯動戶外達人,進一步滲透年輕用戶圈層;而聯名當地球星、冠名球場等線下動作,則借助平臺資源實現線上線下聯動,為當地消費者營造可知可感的生活方式。Luzz團隊總結到,從初期流量扶持、用戶畫像分析,到本地倉儲與物流優化,平臺工具貫穿品牌增長全周期。
對跨境賣家而言,選對市場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提升抗風險能力和業績增長,還需在本地化等關鍵環節下足功夫。越來越多業內人士認為,加碼本地化已成為應對全球不確定性的重要策略,而本地化履約,正成為行業普遍認可的“增長解法”。點擊此處或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刻入駐Shopee
(編輯:江同)
(來源:董昕毅)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雨果跨境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