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資料庫 中查看
關注作者
您可能還需要

一文理清!自然年、財年、納稅年度,這么多「年」,到底是什么意思?

經常看財報的都知道,有時候日歷年≠財年。

在財稅領域,有好多個「年」:自然年、財年、納稅年……

雖然都有個「年」字、并且都代表了時間;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三者的概念、適用范圍還是有所差別的。

01 為什么財年≠自然年?

自然年,顧名思義,就是日歷年。

財政年度(Financial Year, FY),是公司或政府出于稅收或會計核算目的,而設定的時間周期。

該周期通常為52周或53周,也等同于12個月 。

一般來說,財年可以從1月1日開始,至12月31日結束,但也可以不是。

不同公司或政府會基于自身財務規劃與預算習慣,會設定不同的財政年度起止時間。

例如,美國政府的財年就從10月1日開始,至次年9月30日結束。

這個時間能夠讓政府有充裕的時間征收稅款,接受其下屬機構的預算和資金請求,創建預算提案,并通過適當的渠道將擬議預算提交給國會批準。

而財年一般是按照其結束日期或年份進行引用。

舉個例子——

假如要引用美國政府的財年,可以是FY2024,又或是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財年;但如果要準確提及發生在2024年11月15日的美國政府支出,則需要標記為FY2025。

那么,公司是否也要和美國政府一樣,選擇區別于自然年的財年呢?

這通常取決于以下幾點考慮因素——

1. 行業周期性

一些行業存在明顯的季節性波動。

比如,零售業的銷售高峰通常出現在年底的假期,像圣誕節期間。

所以,許多零售商把財年設定為2月1日到次年1月31日。

這樣一來,他們就能把假日銷售高峰的業績納入財務報告,進而更準確地反映整體業務表現。

2. 稅務優化

選擇一個不同于日歷年的財年,也可能是出于稅務上的考慮。

如果公司在某一季度內有大規模的開支(比如購買設備或進行擴展),他們可能希望這些支出出現在財年的前期,以便提前進行扣除,減輕當年稅負。

3. 公司財務管理的需要

對于一些跨國公司或業務復雜的企業來說,選擇與全球業務周期或財務需求相匹配的財年,有助于更好地統一和管理財務報告。

若一家公司的國際業務,通常會在6月到次年5月間達到銷售高峰,那么該公司可能會選擇這個時間段作為財年。

02 納稅年度又是如何定義的?

那什么是納稅年度呢?

一般情況下,納稅年度是指納稅申報表涵蓋的12個月自然年。

在美國,個人納稅人的納稅年度是1月1日至12月31日,而當年度的納稅申報表通常于次年4月15日到期。

對于自雇人士和公司來說,通常需要按季度來提交所得稅報告,和預估稅。

此外,自雇人士和公司還需要提交年度文件,以平衡賬目,并支付差額或要求IRS退稅。

但和個人不一樣的是,公司可以在自然年、財年中二者選其一,作為公司的納稅年度。

一旦采用和自然年不同的財年,公司就必須一直使用下去,除非自行向IRS提出更改許可。

當公司決定采用財年的時候,可能會出現較短的納稅年度。

在這種情況下,短納稅期從舊納稅年度結束后的第一天開始,到新納稅年度第一天的前一天結束。

(來源:艾凡咨詢公眾號)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分享到:

--
評論
最新 熱門 資訊 資料 專題 服務 果園 標簽 百科 搜索

收藏

--

--

分享
Sheng老師跨境財稅
分享不易,關注獲取更多干貨
少妇人妻真实偷人精品视频| 五月丁香婷婷综合网|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