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cifnews.com/dev/20211123/cabf9764427941558baac7768cf60f12.jpeg?x-oss-process=style/user-list)
美國通常情況下對出口商品不征收廣泛的出口關稅,但對某些特定商品可能會征收出口關稅,其計算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從價稅
計算公式:出口關稅 = 完稅價格 × 出口稅率。其中完稅價格一般以 FOB 離岸價為基礎進行計算,若以其他價格條件成交,需換算為 FOB 價。換算公式為:完稅價格 = FOB 離岸價 ÷(1 + 出口稅率)。
案例:一批服裝以 FOB 價 10 萬美元出口到美國,經查詢該服裝的出口稅率為 10%,則完稅價格為 100,000÷(1+10%)≈90,909 美元,出口關稅為 90,909×10%=9,090.9 美元。
從量稅
計算公式:出口關稅 = 貨物數量 × 單位從量稅。
案例:出口 5,000 箱水果到美國,每箱水果的單位從量稅為 5 美元,則出口關稅為 5,000×5=25,000 美元。
混合稅
計算公式:出口關稅 = 從量稅額 + 從價稅額,即貨物數量 × 單位從量稅 + 完稅價格 × 出口稅率。
案例:出口 1,000 臺機器,從量部分每臺征收 10 美元關稅,從價部分按貨值的 8% 征收,若每臺機器貨值 2,000 美元,從量稅額為 1,000×10=10,000 美元,完稅價格為 2,000×1,000=2,000,000 美元,從價稅額為 2,000,000×8%=160,000 美元,出口關稅即混合稅額為 10,000+160,000=170,000 美元。
美國出口關稅稅率的確定主要依據以下幾個方面:
商品分類:
HS 編碼體系:國際上通用的《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制度》(HS)編碼是基礎。美國會在 HS 編碼的 6 位標準數字基礎上,添加額外數字進一步細分商品類別,形成美國版的 10 位編碼。不同的編碼對應不同的稅率,比如 “6601.10.0000” 對應的是 “花園或類似雨傘”,與其他商品的稅率就不同。
Schedule B 編碼:美國國內還有自己的出口商品分類編碼 Schedule B,它與 HS 編碼有一定關聯,6 位數字與 HS 編碼前 6 位匹配,用于更精確地確定商品在美國出口關稅體系中的位置。
貿易協定:
自由貿易協定(FTA):美國與部分國家或地區簽署了 FTA,如美國 - 墨西哥 - 加拿大協定(USMCA)。符合協定中原產地規則等要求的商品,出口到協定成員國時可享受優惠稅率,通常是零關稅或較低關稅。
最惠國待遇(MFN):對于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員,美國一般會給予最惠國待遇稅率,這是一種相對較低且較為穩定的稅率,但美國可能會以各種理由對特定國家的部分產品暫停或調整最惠國待遇。
政策與法規:
國內政策需求:美國政府會根據國內產業發展、經濟形勢、外交政策等因素,制定或調整出口關稅政策。如為保護國內特定產業,對相關產品的出口可能設置較高關稅或限制措施;為促進某些新興產業發展或鼓勵特定產品出口,可能給予稅收優惠或零關稅政策。
國際形勢與制裁:在國際事務中,美國可能會因政治、軍事等原因對特定國家實施貿易制裁,對出口到這些國家的商品設置高關稅或禁止出口,如對古巴、伊朗等國在某些時期實施的貿易限制。
商品特性與市場情況:
商品屬性:某些具有戰略意義、稀缺性或特殊技術含量的商品,美國可能會基于自身利益對其出口關稅進行特別設定。如高科技產品、軍事相關產品等,可能受到更嚴格的出口管制和關稅政策限制。
市場供需:當某種商品在國際市場上供應過剩或美國國內市場需求發生變化時,美國政府可能會調整出口關稅來平衡市場。如農產品豐收時,為促進出口可能降低相關產品的出口關稅。
封面/圖蟲創意
(來源:出海記事本)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