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cifnews.com/dev/20241018/ef73a02b86db484fa5460b679024120c.png?x-oss-process=style/user-list)
我是在2021年注冊的一個大陸的Etsy店鋪,后來一直沒有運營。
在2022年的3月,我開始正式運營這個店鋪。
在2022年3月,我的銷售額是636.9刀,4月的銷售額是3029.8刀,4月的推廣成本是1110.41刀。
算下來,4月的凈利潤是1919刀。
因為是虛擬品,無運輸和其他費用,一個月也有萬把塊的凈利潤了。
后來到5月,銷售額是8875刀,去掉廣告費等費用,利潤大概在3萬。
因為我當時寫過3篇關于Etsy的復盤文章,所以我會有清晰的數據記錄。
后來店鋪運營穩定之后,我就比較佛系了,把店鋪交給了一位運營,自己去做其他的事情(因為同時也在做shopee和獨立站,時間不夠),一直到下半年,因為一個朋友的加入,我們開始合伙并嘗試放大這個業務。
當時我主要負責研究開店和店鋪運營,合伙人負責團隊管理和選品。
前后折騰了大概有半年左右,開了上百個店,也組過十多人的團隊,我也系統地整理了很多資料,目的就是希望一個新手運營進來可以最快地了解并上手這個平臺。
但最后的結果并不好,我們是以虧損狀態結束了這個業務。
核心原因就一個:店鋪被封得太兇了,開店速度趕不上封店的速度。
我們不停地開,不停地被關店,后來放棄合作直到現在,我們的店依然被不停地關,截止到現在,還能運營的店鋪只有個位數了。
雖然我們合伙做的Etsy業務是虧損的,但是不再開新店鋪之后,大多數店鋪都是盈利的——包括我最早開的大陸店鋪一直都是盈利的。
所以哪些人適合入局Etsy?
如果你有海外的朋友或者親戚(因為需要使用他們的資料和銀行賬戶來注冊店鋪),如果你的有一些小眾獨特的產品供應鏈,如果你的電商經驗并不豐富并且只想賺一點小錢(比如一個月幾萬的水平),那么Etsy是非常適合的。
哪些人不適合入局Etsy呢?
沒有海外資源開店的,想通過買店來做這個平臺的,想賺大錢的(Etsy的天花板遠沒有亞馬遜那么高)。
為什么我會這么建議,以及大多數人關心的對于Etsy的開店的具體要求和封店原因,我在下面的內容逐一分析。
以下是這篇文章的簡單大綱:
Etsy是什么平臺?有什么特點?怎么收費?
Etsy上允許銷售的產品展示
Etsy的優點和缺點是什么?
Etsy開店所需的材料是什么?如何注冊不被封?
Etsy如何選品?有哪些選品渠道?
Etsy的主要流量來源和運營思路
Etsy如何發貨和選擇物流服務商?
Etsy貨源哪里找?
我的Etsy運營經驗分享
Etsy的其他問題
一些祝福
Etsy于2005 年在美國創立,是一個專門為獨立設計師、手工藝者、藝術創作者以及古董收藏賣家打造的在線交易平臺。
和亞馬遜、eBay 不同,Etsy主打的商品多為手工、個性化、定制化或富有創意的生活方式類產品。
平臺買家以歐美地區為主,女性占比較高,消費者大多比較注重產品創意、品質與獨特性。這些買家更傾向于購買個性化、定制款、手作感強的產品。
平臺數據(截至2024年最新)如下:
活躍買家數量:超過9600萬人
活躍賣家數量:660萬+
2024年第二季度營收:6.478億美元;平臺交易總額(GMS):第二季度達25億美元
消費者來到Etsy主要是為了尋找非大規模生產的手工商品,更注重商品背后的故事性和手工制作的價值。
所以Etsy一直是消費者作為禮品需求的熱門平臺,消費者會認為這里的定制化禮品能更好地表達送禮心意,在節日(如圣誕節、母親節等)的時候,銷量會明顯上升。
以前Etsy開店是免費的,但是后來風控加強,開設店鋪不再是完全免費的。
平臺現在對新店鋪收取一次性的費用(Setup Fee),金額在15-29美元之間,具體取決于賣家所在地區,目的是驗證賣家身份。
Etsy主要收取三類基礎費用:
1.商品上架費/Listing Fees,每個商品需支付0.20美元,有效期為4個月,售出后如果設置自動重新上架則會再次收取。
2.交易費用/Transaction Fees,平臺會對每筆訂單收取6.5%的費用,這個費用基于商品價格和運費的總和計算。
3.支付處理費用/Payment Processing Fees,對于國際賣家,使用Etsy Payments時需要支付訂單金額的4%加0.30美元固定費用;美國賣家則是3%加0.25美元。
除了基礎費用外,還有一些額外費用:
1.如果使用Etsy Ads進行平臺內推廣,費用是根據點擊量收取;
2.對于年收入超過1萬美元的賣家,會強制加入Offsite Ads計劃,成功銷售時需支付12-15%的廣告費。
3.另外,如果涉及貨幣轉換(比如商店貨幣與買家支付貨幣不同),還會產生2.5%的轉換費用。
1.手工制作產品(Handmade):必須是賣家自己制作或設計的商品
2.復古/古董商品(Vintage):至少20年以上的物品
3.手工藝用品(Craft Supplies):用于創作的材料和工具
常見的產品類型如下:
獨特的手工藝品:包括珠寶首飾、個性化定制商品、藝術品
家居裝飾:手工制作的家具、裝飾品、壁畫等
個性化禮品:定制賀卡、紀念品、個人用品
DIY材料:手工藝創作材料、工具、配件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常規產品,Etsy和其他平臺最大的產品區別還包括:
可以銷售虛擬產品,可以銷售定制類型產品,還可以銷售賣情趣用品(對,就是你能想到的那些)。
因為這個平臺的獨特調性,所以也讓這個平臺成為了一個很不錯的選品平臺。許多做亞馬遜的,做速賣通等其他平臺的運營,都會習慣到這個平臺尋找選品靈感。
下面我會羅列出一些常見的,也包括些有意思的,獨特的產品,讓大家感受一下這個平臺的獨特性。
許多日常的產品,其實都可以定制,比如下面這個,是刀叉的定制。
用處是什么?可以送禮,也可以用在婚宴上面。
或者下面這個斧頭,感覺就很粗魯,和定制好像沒啥關系。
但是可以在木柄上面,或者是包裝殼上面定制。
當然,在這個平臺定制類型下面,銷量最牛的還是首飾的定制。
比如這種最常見的,英文字母的首飾定制。
把名字或者祝福定制在項鏈,吊墜,耳環上面。
而除了以上這些,還有的就是比較常規的定制了。
比如徽章,胸針,襯衫,水杯,包包,圖片,衣服,玩偶,卡片,插畫等等。
看多了你就會發現一個真理:萬物皆可定制。
定制是一個很大的類目,而且可玩性很大。
寫到這里,延伸一下,提供一個系統化的定制和營銷思路。
我們在做定制產品,最常見的定制思路是什么?
大概就是客戶提供一張照片,我給你打印上去。
這種是最常見的,但也是競爭最激烈的。
在此基礎上,可以延伸的思路可以是:
圖片定制
圖片+文字定制(客戶提供一句話,或者名字,日期等)
拼圖
圖片+風格化處理(動漫化,線條化,黑白色,彩鉛風格,辛普森的風格等等)
圖片+特定模板
比如最常見的手機殼,根據上面的思路,就可以找到許多新的定制思路。
圖片定制
圖片+文字定制
拼圖
圖片+風格化處理
圖片+特定模板
虛擬產品指的就是不需要發貨,客戶下單之后,可以直接下載的產品。
判斷一個產品是否是虛擬產品,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listing下面的圖標,是否帶有digital download標志。
最常見的就是各種模板。
比如Instagram的貼文模板。
PPT,Excel模板。
或者是直接賣課程,教程。
也可以是賣設計圖紙。
比如刺繡的圖紙或者教程。
狗屋的設計圖紙,老外就是這么喜歡自己動手(畢竟藍領的費用實在是太高了)。.
成人情趣等用品,比如各種小玩具(包括電動的),娃娃之類的,這種我就不展示產品圖了……
你可能會困惑,一個電動的玩具難道也算手工藝產品嗎?
后面我會給出解釋。
植物瓜果。
當然,這類產品必須本土發貨,不然海關就可以給你扣下來。
標本,或者是標本+機械。
mini生態系統。
帶有苔蘚+流水系統的漂亮擺件。
獨特的擺件。
比如下面這樣的。
還有些更加重口味的,甚至讓人感到不適的,惡心的雕塑或者擺件產品,都是有需求的,而且客單價一般都很高,具體圖片我就不放了。
手工+環保類型產品。
比如這個用馬蹄釘做的裝飾件,全店也賣出了一萬多件。
把舊物改造,以環保之名,老外很吃這一套。
1.客單價高,利潤高。
手工藝產品的定價普遍較高,而且因為是與眾不同的東西,消費者價格敏感度相對主流電商平臺更低。
比如以這個常見的蘋果手機殼定制的產品來看。
產品售價243港幣,大概226人民幣,而我們如果在pod網站上面定制并發貨到美國,總費用是38.71。
簡單扣除一下,毛利潤是187.29,毛利率大概是82%。
再看一款同樣是非常熱銷的產品——字母手鏈定制。
平臺上的售價是160港幣,也就是148人民幣,拼多多的定制價格是10元,算上30元的國際物流費用,毛利潤大概是108,毛利潤率是72.9%。
當然,做電商的都知道還要考慮廣告費,平臺傭金等其他成本,但即使考慮了這部分的成本(我在上面已經列舉出了Etsy的收費標準,和其他主流平臺對比來看并不高),利潤依然是很可觀的。
2.競爭相對沒那么激烈。 雖然近兩年 Etsy 上的賣家數量有所增加,但整體和亞馬遜、eBay 相比,競爭程度還是相對可控,尤其是細分市場中的“小眾產品”、“定制化產品”。
3.后臺簡單,新手好上手。
后臺非常簡單,用半天的時間就可以了解完。廣告系統也很簡單,可操作的空間很小,對于新手非常友好。
4.回款快。
一般訂單完成之后3天就可以收到平臺的打款,在后臺還可以設置每天,每周或者每個月自動回款。
5.物流時效要求低。
因為平臺上有許多定制的需求,所以物流的發貨時效是可以自己設定的。
比如我們運營的是美國地區的店鋪,可以設置發貨時效是14天。
當客戶下單之后,我們可以在國內采購,然后通過小包物流公司發到美國(一般一周就可以收到),然后把包裹在美國當地的單號(當包裹到達美國之后,會更換為美國當地的物流公司)填寫到Etsy到后臺,那么客戶看到的就是美國的物流軌跡。
6.注冊要求簡單。
只需要個人證件+銀行卡+信用卡+郵箱,就可以注冊店鋪。
7.一個店鋪賣全球。
Etsy不分地區,一個店鋪就可以賣向全球的消費者。只要是消費者可以在Etsy上注冊賬戶,就可以買到來自任何地區商家的產品,區別只是運費的不同。
1.對產品要求高。 Etsy的審核機制較嚴格,對于產品的原創性、版權合規和定制化元素有明確要求。普通的代發貨或非原創產品,容易面臨被下架或關店的風險。
而且在前面羅列的產品里面,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產品是否符合Etsy平臺的定義標準,有時是很難鑒定的。
風控強的時候,很多賣了多年的老產品也會因為不符合要求被下架,而一旦被平臺下架的listing數量過多,就可能導致店鋪被風控甚至封店。
比如我們打開1688,,上面常見的大多數產品,其實都不適合在Etsy上面售賣。
即使是最常見的服裝,想在Etsy上面售賣,要么是走定制路線,要么就是服裝的設計很獨特小眾,最好是原創的服飾。
直接搬運產品和圖片到這個平臺上去,是一件風險很大的事情。
2.天花板低,訂單量不如大平臺。 相較于亞馬遜、eBay 等通用平臺,Etsy 專注手工創意細分市場,雖然買家對產品價值認可度高,但平臺整體銷量、訂單量相對有限。
3.最大的缺點,不支持大陸信息注冊店鋪。
早期Etsy是支持大陸店鋪的注冊,后來在2021年4月26日,Etsy平臺關閉了中國大陸賣家的入駐通道。
除了大陸的資料(比如香港資料是可以的),絕大多數常見的國家和地區的資料都是可以注冊的。
具體可以看官方的資料:https://help.Etsy.com/hc/en-us/articles/115015710408-Countries-Eligible-for-Etsy-Payments
在這個資料里面看到china的選項不要驚訝,主要針對的還是以前已經注冊好的中國店鋪。
開店需要的材料如下:
證件照片、郵箱、電話、地址信息、付款卡、收款賬戶、手機驗證器軟件、產品照片、ip、環境。
下面詳細說明。
證件照片,主要指的是Etsy允許注冊的國家/地區的個人證件信息,一般是駕照或者護照。大陸身份在其他國家留學的證件一般是不行的,如果對你的證件能否注冊有疑慮,可以直接咨詢Etsy客服。
郵箱,只要使用國外的郵箱即可。
電話,一個國外的電話,但是不需要接收驗證碼,只要填寫進去即可。
地址,一個真實存在的住址即可。
付款卡,也就是信用卡。建議使用海外的信用卡,不要使用國內的信用卡或者服務商批量開設的虛擬信用卡。通過每張信用卡的卡頭,是可以直接查到卡片類型和發卡機構的。
收款賬戶,也就是銀行帳戶。建議使用海外的真人銀行賬戶,不推薦使用服務商(比如pingpong,萬里匯等)批量開設的虛擬銀行賬戶。
手機驗證器,用在注冊的最后一步做驗證,使用谷歌或者微軟的驗證器即可。
谷歌的叫Google Authenticator,微軟驗證器的名字叫Microsoft Authenticator。
產品照片。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但是很容易被大家忽略。
因為Etsy明確表示了,這是一個手工產品和復古產品的平臺。所以我們的產品照片必須能夠突顯這一點。
注意,不是我們自己判斷產品是否符合標準,最重要的是要拍得讓Etsy官方知道我們的產品是符合標準的。
那么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能把產品的制作過程拍下來,然后作為上傳。
同時,最好保留一份產品制作視頻,有利于后期觸發審核時申訴。
IP,也就是網絡。推薦用當地的網絡,不推薦在任何ip服務商那邊購買,許多ip的質量是不行的。
環境,也就是注冊過程中的環境。一般推薦使用本地電腦,如果是在大陸的電腦,推薦用指紋瀏覽器隔離信息(因為我們自己的電腦語言一般是中文)。常見的指紋瀏覽器比如adspower,比特瀏覽器或者Hubstudio。
每個平臺都有一套風控系統,風控系統的背后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是一套欺詐值打分的系統。
我們的資料(證件資料,ip地址,信用卡等),我們的操作行為等等,都會被計入這個打分系統,如果越不像個“正常人”,那么我們的欺詐分數肯定就越高。
而當這個欺詐分數達到某個臨界值時,Etsy就會封店了。
Etsy平臺這套欺詐值打分系統是怎么計算的,我們永遠無法得知,但是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每一個細節上面,越接近一個“正常人”,努力降低這個分數,那么店鋪就會越穩定。
比如我是一個美國人,我要注冊一個Etsy,“正常人”的操作應該是:
打開家里的電腦(用的是美國的電腦環境和美國干凈的住宅IP),上傳自己的證件資料,用自己的信用卡作為付款卡(不是虛擬信用卡,卡段用的人少,所以真實性高),用自己的銀行卡作為收款卡(不是虛擬銀行賬號,卡段用的人少,所以真實性也高)。
一句話總結就是:風控是一個概率問題,不是簡單的“是”或者“不是”的問題。
對于在中國大陸的人來說,想有一個穩定的Etsy店鋪,最靠譜的操作就是找一個海外的朋友或者親戚合作,用他的電腦,他的資料還有他的銀行信息來注冊賬戶。
這種合作的弊端主要有三個:
1.錢是先收到合作伙伴的卡里面,需要他再轉給你,一來比較麻煩,二來會有匯損。
2.如果對方不靠譜,可能做大之后卷錢跑路。
3.歐美等地區會有稅費產生,如果是合作模式,一般稅費需要我們來承擔。而且如果對方的收入不高,他不一定愿意,因為當這么多收入進入他的銀行賬戶,會損害他的一些利益(比如領不了低保)。
怎么談看你的談判能力了。
可以給個參考,提供資料的人一般是拿銷售額的3-5%,且不負責稅費。每個月給個幾百的電費和網絡的費用,出單了分錢就行。
建議按照銷售額分成,不推薦用利潤分成。
你可以買一臺二手的mac mini主機放在合作伙伴的家里,不需要購買屏幕。然后平時可以用“向日葵”這類遠程控制軟件來遠程運營店鋪,這種模式是最穩定的。
我不知道,但是我勸你慎重。
買店鋪最大的問題是,服務商用的是什么資料來注冊店鋪你永遠不知道,這是一個黑盒。
而從人性趨利的本質來說,大概率會用一份資料去注冊多個店鋪……或者服務商的資料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
答案是,都不一定靠譜。
Etsy的風控機制是動態且持續的的。
一般來說,在Etsy店鋪注冊好的第二天;以及當你出單了,在出的第一單,第十單,第三十單,第一百單,第一千單等等,這時候,Etsy都會進行多個維度的審核(包括資料,商品信息等)。
所以如果一個店鋪沒有出單,那么注冊時間再久,其實說明不了什么。
或者這個店鋪出了十單八單,也依然不能說這個店鋪就一定沒問題。
正如我上面描述的Etsy風控機制,Etsy的風控機制是動態且持續的的。
所以如果你買了一個店,但是一個月內沒出單,或者出單了沒被封,都不能保證這個店是穩定的。
那么給你再更換一個店,有啥意義呢?
大陸人注冊香港公司或者美國公司,然后用香港公司/美國公司的信息去注冊Etsy,多位朋友測試過了,有的成功,有的失敗,失敗居多。
所以答案是,有一定的概率能成功。
所以丑話說在前頭:如果你有現成的香港公司,可以去試試看,但一定要有被封的心理準備。
而且即使是這種情況下要注冊,我建議你最好是已經有了海外的銀行賬戶,海外的信用卡,還有靠譜的海外網絡,不然成功率只會更低。
但如果沒有香港或者美國等公司,就不要浪費錢注冊一個再去測試了,畢竟成本太高了。
在早期風控松的時候,有許多人使用虛擬信用卡或者虛擬銀行賬戶去注冊Etsy。
那么對于Etsy來說,這些虛擬信用卡或者銀行賬戶都會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卡頭是一致的。
想象一下,我們是Etsy,在后臺監測到有大量的注冊信息,而這些注冊信息的資料都是有問題的,且信用卡和銀行賬戶的卡頭高度一致。那么Etsy就可以把這個卡頭記錄下來,作為一個風險點,當以后有人注冊店鋪用到類似的卡頭,就可以直接把他封了。
那就不建議做這個平臺。
已經有太多人跟我反饋,找了很多服務商買了很多店鋪,花了好幾萬塊錢(從幾百一個店到幾萬一個店)辛苦弄了幾個月,最后封干凈了。
這個平臺真的是封店最兇的一個平臺了,為了防止錢,時間兩空,何必強迫自己呢?
店鋪開始穩定運營之后,除了資料問題之外,被封店最大的問題一般都是產品不合規導致的。
但并不是說只要產品合規了就一定不封店,還有可能導致封店原因如下:
1.訂單短時間激增;
2.過多訂單未發貨;
3.客戶投訴,侵權造假;
4.差評過多;
5.沒有支付平臺費用;
6.資料、運營環境不合格。
是的,即使你店鋪已經在穩定運營了,Etsy還是可能會隨時查看我們的資料和環境,或者要求我們提供更多資料來驗證,只要他們覺得風險過高,就有可能封店。
有許多人開了Etsy店鋪,賣一些淘寶,1688上面的普通產品,運營一段時間之后,店鋪就封了,然后跑來問我為什么?其實一般都是產品問題。
Etsy這個平臺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會不定時檢查產品的合規性。
什么是產品合規性?就是要符合這個平臺“原創、手工”的定義。
那“原創、手工”又該怎么界定?
答案是沒法界定,看Etsy審核人員的心情,畢竟這個店鋪上還有賣家在賣蔬菜的呢…
不開玩笑了,正經回答是:
第一,這是個很主觀的定義,因為我們都不是Etsy審核人員,所以我們怎么認為并不重要,重要是Etsy審核人員怎么認為。
第二,我們要做的就是,能自己拍圖就自己拍圖。不要盜用平臺上的圖片,不要直接搬運淘寶1688等圖片,如果搬運,至少要二次創作。
所以這還是個風控問題,而不是“是”和“不是”的問題。
風控的意思就是說,沒有百分百,但只要你做到了盡可能接近平臺的要求,店鋪活下來的概率就越高。
不推薦這么干,容易把店鋪干沒了。
選品的四個要點:符合平臺調性 + 差異化 + 數據驗證 + 合理定價
符合平臺調性:Etsy上的買家普遍偏愛原創設計、個性化定制、具有手工痕跡或文化特色的商品。
差異化:產品最好要和同類產品有區別,如果風格設計不一樣那最好,可以避開競爭(當然也有風險,可能用戶并不買賬)。
如果產品比較同質化,可以在不同維度做差異化。
比如同行是單件銷售,我們可以做組合銷售,又或者可以在產品的包裝上面下功夫,提供定制選項等。
數據驗證:在選中產品之后,最好用數據來驗證一下市場的需求和競爭情況。
在后面我會介紹一些常見的Etsy數據分析工具。
合理定價:產品選好之后,一定要計算一下我們的利潤,而且一定要是扣除物流費用之后的利潤。
計算物流費用的時候最好自己手動測量一下打包后產品的尺寸和重量,然后在物流服務商的軟件上面測算一下發往主要發達國家的運費是否在自己的承受范圍之內。
這里有一個簡單的費用計算工具,但是不包含物流費用。
https://www.alura.io/resources/Etsy-fee-calculator
最好的選品渠道一定是官網。
通過Etsy官網首頁的類別選項,把所有選項都看一遍過去,有助于培養選品經驗和適應理解平臺的產品特點。
在Etsy官網搜索相關關鍵詞,看看排在前面的店鋪都在賣什么、定價如何、顧客評價如何。
對熱銷店鋪或同品類店鋪進行追蹤,觀察其產品更新速度、風格變化。
或者對感興趣的產品,店鋪進行收藏,加購等動作,利用平臺的推薦算法,源源不斷地推更多類似產品給我們。
通過Pinterest、Instagram、TikTok或者是YouTube,關注手作博主、設計類賬號,了解當前流行色、風格和工藝趨勢。
或者在上面搜索“handmade”、“DIY”、“Etsy gift”等關鍵詞,看達人的分享或推薦,獲取選品思路。
用Etsy相關的分析工具,比如eRank/ Marmalead / Alura / EtsyHunt 等,輸入感興趣的產品關鍵詞,查看用戶的搜索量、競爭度及熱門標簽(tags),幫助尋找高需求、低競爭的藍海產品。
與海外社交媒體平臺類似,可以在小紅書,B站,抖音等平臺關注有趣的手工博主或者是主動搜索關鍵詞來獲取靈感。
除了社媒平臺,還可以重點關注下淘寶,萬能的淘寶上面有很多有趣的產品和店鋪。
比如可以在淘寶首頁的“全部頻道”進來,選擇“神店榜”,在這里瀏覽獲取選品靈感。
除了線上渠道,還可以通過一些線下的渠道來選品。
比如當地的手工藝集市、設計展、新興藝術博覽會等,或者去那些有傳統手工藝(如刺繡、木雕、陶瓷、剪紙等)的地方轉轉,都能提供不一樣的選品思路。
下面演示一個簡單的選品過程,讓大家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整個過程。
提前說明:選品是一個主觀+客觀的事情。
比如你一名非常優秀的設計師,對于你來說,客觀數據也許就不重要,因為你很了解用戶需求。
而對于大多數普通的運營人員來說,要接觸大量完全不同的產品,那么就更加依賴于客觀的數據。
但是數據是龐大的,我們不可能完全窮盡,所以常見的選品都是一個“主觀選擇+客觀驗證”的過程。
假如我是一個小白,那么要選品最好就是先看官網,把自己的角色代入消費者,然后來找找感覺。
比如我們可以選擇一個“家居裝飾”的類目。
然后就可以開始瀏覽產品。
在瀏覽的過程里面,我們就能看到大量各色的產品,有高客單的,有低客單的,有現貨的,也有定制的。
在瀏覽這個類目的時候,我發現了:這里面的產品,大概就是兩種,一種是桌上的擺件,一種是墻上的擺件。
然后我就突然想到,之前在親戚家里看到過他們的墻上有一個用繩子編制的掛飾品,于是我就用英文搜索“Macrame”這個關鍵詞。
通過瀏覽,可以下一些簡單判斷:
這個產品的需求是很大的——通過點擊不同的listing,來查看他們的評價和店鋪銷量。
同時看到這個產品的價格跨度很大,從一兩百到一兩千的都有。
價格跨度大是一件好事,說明客戶能接受高客單價,對于新手進入來說,能選擇的方向也更多。比如是要選擇普通的產品做低客單,還是選擇有設計調性的做高客單。
然后搜索一下關鍵詞數據,這里我以erank工具為例。
我們不停地往下滑,查看關建詞的數據。
這里我就發現了一個不錯的關鍵詞“macrame plant hanger 掛毯植物吊架”,月搜索量有2600,競爭度也不大。
于是就繼續回到etsy上進行搜索查看。
然后我看到了一些不錯的品。
比如下面這個,19年上傳的,總銷量一千多,7天的預估銷量是6件,單價一百多港幣。
還有這一款,23年上傳的,銷量七十多,單價四百多。
而且看得多了之后我就發現,一般帶流蘇的產品會更好看一些,單價也相對更高些。
然后我繼續在Pinterest上面搜索這個關鍵詞找找產品靈感。
這么一搜,我就發現了一個不錯的產品,左上角的一款帶led燈的看起來就很不錯。
接下來我們需要看一下這個產品的整體趨勢。
看下產品的趨勢是上升還是下滑,有沒有季節性的爆發需求等等。
使用到的工具是谷歌趨勢,這里我查詢了兩個關鍵詞“macrame plant hanger 掛毯植物吊架” 和 “macrame wall hanging 掛毯編織墻飾”,選擇的時間是過去五年,在美國地區。
可以看到整體的趨勢并不好,是穩中向下的。但好消息是沒有明顯的季節性的需求波動。
雖然大趨勢并不好,但是不是意味著這個產品就不能賣了?
我覺得并不是,因為我們不是一個大商家,我們只是一個小賣,我們需要的銷量并不多。
所以產品的趨勢向上固然好,但是向下,只要下滑得不是很嚴重,那么就說明需求存在,只要存在,且競爭不激烈,我們就可以分一杯羹。
同時,我也在后面的調研發現,這個產品其實可以切入多個使用場景,那么需求其實是可以疊加的。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找貨源,看下國內的采購價怎么樣。
我用了淘寶和拼多多的“以圖識貨”的功能,找到了許多同類產品。
可以看到,大概的價格就是在10-30之間,造型越復雜,價格越高。
接下來我們可以做個簡單的計算,如果是普通的造型款式,采購價按照20來計算,再加上運費和包裝,成本大概就在50-80之間。
所以為了保證有充足的利潤,產品最好的定價應該在150-240左右,那么我們在對標競品的時候,可以重點看那些單價較高的。
解決了貨源之后,下一步我們是不是就可以開始上傳產品了?
不是的,如果就這樣直接上傳產品,因為我們是個新品,沒有評價沒有銷量,客戶很難產生下單的欲望,我們就很容易陷入價格戰。
所以接下來我們要整理出一些差異化的思路,才能避免我們陷入價格戰,也能更快地從競品中突圍出來。
1.第一個差異化的思路是在主圖方面。
一開始我在瀏覽產品的時候,就注意到了這兩款產品。第一是他們的客單價很高,第二是我被這個主圖吸引了。
和其他主圖不同的是,他們的主圖上面有個模特(大概率是店主),這樣明顯是可以提高點擊率的。
所以給我的啟發就是后續在做主圖的時候,如果有條件,就找個模特實拍,沒有條件也可以用AI的形式生成一個模特放上去。
2.第二個差異化思路來源于Pinterest,我在上面看到的帶有LED的款式。
加上這樣一條燈帶價格就幾塊錢,但是我們的溢價卻可以高很多。
3.第三個差異化思路來源于國內淘寶,在上面找貨源的時候,我注意到一些有意思的sku。
有寫著“不含盆”,也有“三件套”。
所以我們可以優化的sku思路就是,可以帶著花盆一起賣(當然這樣體積增大,售價必須大幅度提高,最終結果可能不一定是好的),又或者是打包銷售。
把多種不同款式打包在一個套餐里面銷售,這個技巧其實對于國內賣家是最友好的。三件一起賣,我們的售價可以翻一倍,成本就多了一些,溢價和優勢一下子就出來了。
4.第四個差異化思路來源于Etsy上的同行。
同一款產品,可以有款式的不同,也可以有顏色的不同。
5.最后一個差異化思路同樣來自淘寶。
可以看到,造型差不多,但是多了其他的使用場景。
既可以拿來當貓的秋千,還可以做燈罩。
整個選品過程到這里就差不多了。
接下來就是上傳listing了。根據上面總結的思路,我們在上傳產品的時候,可以在主圖上做出差異化,還可以設置不同的sku類型(從款式,顏色)。
而且還可以把不同的產品打包銷售,還可以測試帶有LED燈飾的款式。
在店鋪運營上面,我們可以根據產品的使用場景做分類。即使是同一款產品,加入不同的場景,就能覆蓋不同的需求,那么能接觸到的潛在用戶就更多了。
Etsy主要的流量來源包括四個部分:
搜索流量、推薦流量、廣告流量、站外這四個渠道。
自然搜索流量指的是用戶通過Etsy站內搜索框輸入關鍵詞觸發,這是 Etsy 最核心的流量來源,大量買家會直接在站內搜索關鍵詞。
運營思路:
1、Listing的SEO:比如標題的前40字符含核心關鍵詞(如“Custom Engraved Necklace”) ,同時listing的描述,圖片之中,都要包含核心關鍵詞和輔助關鍵詞。
2、標簽(Tags):可以在listing的文字描述中填寫多個標簽,可以從多個維度添加標簽,比如主要關鍵詞、長尾詞(如“personalized grandma necklace”) 或者是一些屬性關鍵詞,比如材質、節日、場景等分類(如“Mother's Day Gift”) 的關鍵詞。
3、可以使用eRank等工具分析長尾詞,然后搜集并匯總發送給AI,讓AI自然地把這些關鍵詞融入到描述當中。
主要來源于首頁個性化推薦、“You may also like” 之類的板塊,以及主題活動、禮物指南等特定板塊的曝光。
運營思路:
1、制作高點擊率的主圖(比如使用場景圖或者在圖片上添加重點信息來吸引用戶注意)。
2、添加listing的視頻,視頻會提高轉化的同時在主圖上帶有一個視頻圖標,增加點擊率。
3、提高liosting的收藏率(可通過活動來引導用戶收藏,比如“收藏商品送5%折扣碼”)
廣告流量主要包含兩個部分,一是在 Etsy 平臺搜索結果頁的 Etsy Ads;另一部分則是在 Google、Facebook、Pinterest 等外部平臺的 Offsite Ads。
運營思路:
1、優先投放長尾關鍵詞,因為長尾關鍵詞一般出價更低,轉化更好。每天看一下廣告的消耗和ROI,及時調整表現不好的廣告。
2、如果你是低客單產品,比如是$10以下低價品,Offsite Ads并不友好,傭金可能吃掉利潤。
一種是賣家或買家在 Facebook、Instagram、Pinterest、TikTok 等社交媒體平臺分享了商品鏈接,通過點擊鏈接進入的流量。有部分流量也來自 Google 等搜索引擎。
還有一種是Etsy 的節假日營銷活動(例如黑五、網絡星期一、母親節等特定節日促銷)
運營思路:
1、重點發力Pinterest和Instagram,內容可以同步到Facebook、TikTok、Youtube等渠道,可以發布的內容類型包括產品展示、制作過程花絮、買家秀等。定期可以做一些優惠或者贈品活動來吸引用戶互動和轉發。
2、如果有條件可以尋找與店鋪風格契合的 KOL,與其合作推廣。
3、在一些特殊節日,例如情人節、母親節、萬圣節、圣誕節等節點,策劃一些應季的產品或者優惠,而Etsy也會有相關的活動,積極參與能拿到不少的流量。
Etsy的產品分為兩種,一種是虛擬產品,一種是實體產品。
如果是虛擬產品,那么在制作listing的時候,就需要上傳一份文件,這份文件會在客戶購買之后自動發送給客戶。
比如你銷售的是課程,那么你可以把課程上傳到谷歌網盤(或者上傳到一些課程網站),然后把谷歌網盤的鏈接放到word文檔里面,之后上傳到listing內就可以,客戶下單之后就會收到這份word文檔。
第二種就是實體產品。
下面我們來重點講一下怎么進行實體產品的發貨。
當客戶下單之后,溝通好客戶的需求,那么產品制作完成就要打包發貨了。
對于Etsy的貨物,我們一般有三種物流方式選擇,商業快遞,物流小包和E郵寶。
商業快遞就是大家熟知DHL,Fedex, UPS這幾家,時效好,服務好,唯一缺點就是貴。
商業快遞一般是從攬收到派送都由同一家公司來完成,中途不會更換物流商。
物流小包的模式是:物流公司攬收包裹之后,運送到目的地國家,然后再轉交給目的地國家當地的物流商進行尾程派送。中間更換過物流商。
常見的服務商有:燕文,遞四方,云途這幾家公司,時效一般,價格實惠。
順豐也有電商小包的服務,價格相對上面幾家便宜些,時效差不多。
E郵寶是由中國郵政承運的,許多偏遠的國家或者偏遠的地區,小包、商業快遞到不了的地方,都可以選擇E郵寶,速度慢,價格低。
為了便于說明物流發貨細節,先把店鋪分為三種:大陸店,香港店,海外店。
對于這三種店,在發貨細節上又有所區別。
如果是大陸店,那么不管我們是選擇哪種物流方式發貨,都可以直接填寫物流承運商的名稱和相對應單號。
如果是香港店,操作方式可以和大陸店一致。
操作一致意味著如果有些貨是從大陸發貨,客戶是可以看到從國內發出的軌跡。
如果你不想讓客戶看到國內的運送軌跡,那么可以看下面的第三種方式。
如果是海外店,因為我們實際運營和物流采購打包都在國內(當然,如果你的采購,發貨都在海外,那么就不需要看下面的方法),那么我們在發貨的時候,其實是不能讓客戶知道貨物是從中國發出的(比如你在運營一個美國店,客戶看到物流軌跡是從深圳開始攬收,那么就可能感到困惑,甚至取消訂單或者投訴)。
那要如何不讓客戶知道貨物的實際發出地址呢?
01選擇商業快遞
商業快遞沒辦法隱藏部分軌跡,所以常見的方式是發兩個包裹。
包含產品的包裹用正常發商業快遞出去,同時再發一份小禮品,用物流小包的方式發出,然后填寫小禮品的這個物流單號。
至于小禮品的物流小包的單號怎么填寫,接著往下看。
02選擇物流小包或者E郵寶
如上所述,物流小包的模式是:物流公司攬收包裹之后,運送到目的地國家,然后再轉交給目的地國家當地的物流商進行尾程派送。中間更換過物流商。
所以當我們在這些小包公司的物流系統上面下單之后,這些物流公司一般會給到兩個單號,一個是小包公司自己的單號,這種單號能從包裹的攬收到簽收都有軌跡顯示,顯然這種單號不適合我們的需求。
第二個單號就是尾程派送的單號,我們只要把這個單號輸入到Etsy后臺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物流小包公司有多達幾十種的運送產品方式,在價格和時效上面都有所差異,而最重要的是,不同的運送產品方式的尾程派送服務商也會不一樣。
所以對于新手來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注冊好這些物流小包公司的物流賬號之后,在發貨之前,向他們的客服咨詢下不同的國家的不同的運送產品方式的尾程派送服務商分別是誰。
同時,還要注意的是,當你在物流服務商的物流系統上下單之后,不同的運送產品方式生成尾程單號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有的是你下單之后就生成單號,有的卻需要物流商攬收之后才能生成單號。
1.自制原創。
如果你具備手工或設計能力,完全可以自制產品。
2.本地的手工藝人/工作室/工廠。
3.電商平臺。
京東,1688,拼多多,閑魚,淘寶。不過還是最推薦萬能的淘寶,上面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產品,也有很多個人運營的小店鋪。
4.社媒平臺。
抖音,快手,視頻號,小紅書等,會有很多手藝人會在上面發布自己的作品,可以直接談合作。
5.POD服務商
國內的pod供應鏈很成熟了,既可以在拼多多淘寶上面找商家,還可以上專門的pod網站,比如指紋定制,sdspod。
這些服務商既可以幫你定制和直接發到海外,還提供定制的工作臺,在上面可以直接設計用來作為主圖。
最后提醒有兩個提醒。
第一,要注意合規與知識產權,千萬不要在 Etsy 上銷售盜版、仿品或未經許可的素材、圖案,這會導致嚴重的店鋪處罰,甚至封店。
第二,許多手工藝產品的制作流程很復雜,所以如果是找人合作,很容易斷貨或者是缺貨,所以一定要考慮在內。
每個爆款產品在我看來都是綜合因素下的結果,很少能看到那種listing做的一塌糊涂,但是因為產品很獨特就能大賣。
即使偶爾有這種產品的出現,但是也很快會被別人模仿和超越。
所以如果用一個公式來總結爆款,大概就是:
爆款=符合平臺調性的選品+差異化賣點+listing優化+包裝和物流+合理定價
選品必須是符合平臺調性,且有獨特的賣點(如果沒有差異化的賣點,很容易陷入價格戰),listing的優化是到位的(包括產品圖片的拍攝,標題和描述是否足夠吸引人,是否埋入關鍵詞),價格合理,包裝精美(這個平臺的用戶大多是有送禮的需求,所以如果包裝精美,他們是很愿意留下曬圖評價或者主動幫你在社媒上曝光)。
比如我們以這一款產品(https://www.etsy.com/hk-en/listing/1558048590/handmade-macrame-plant-holder-plant)來分析。
2023-9-22上架的,總銷量289,最近7天銷量大概是12件。
首先是選品,這款產品給人的觀感就是手工編織的,符合平臺調性。
產品售價115港幣,和其他產品比起來,售價屬于中等的一類。
而在listing優化上面,有視頻也有顏色的說明圖。
文字描述部分也可圈可點。
強調了是百分百天然材料,說明了沒有氣味,而且尺寸也從英寸和厘米兩個單位來說明,照顧了更多不同地區(Etsy是面向全球的)的消費者。
在賣點方面,既有不同的款式,還有不同的尺寸,還有不同的顏色,客戶的可選項很高。
要在 Etsy 上打出一款爆款,從選品到用戶最終下單,通常需要經歷以下路徑:
調研和產品定位
從多種渠道進行選品,先確定一些產品之后,利用eRank / Marmalead / Alura / EtsyHunt 等關鍵詞工具進行分析,對于新手來說,最好是找高搜索量、低競爭度的產品切入。
優化Listing并上新
根據前期調研的關鍵詞,并搜集優秀同行的標題和描述,用AI分析之后,改寫成自己的標題和描述。
拍攝圖片并上傳,在圖片中要重點突顯產品賣點或者是品牌故事。
早期產品可以適當地增加一些折扣或限時優惠來刺激初期點擊和轉化。
廣告與外部引流
如果選品ok,一般是能做到自然流量出單。
假如你比較著急,那么也可以在Etsy后臺投放廣告。
但由于Etsy后臺廣告系統可操作性太低,也可以注冊Pinterest或者Instagram賬戶,直接宣傳我們的產品。Pinterest這個平臺是允許直接在每個帖子下面掛產品的鏈接。
買家瀏覽和購買
當買家通過搜索或外部鏈接進入你的Listing,決定是他否購買你的產品的因素一般包括:圖片是否吸引人、價格是否合理、評價是否可信,以及是否能提供個性化定制。
然后客戶就會選擇收藏,或者和你聊天溝通,又或者馬上下單購買。
下單、評價與口碑擴散
買家完成購買并收到產品后,如果體驗滿意,就可能留下好評或五星評級。那么就會進一步提升這個listing在Etsy上的的權重。 隨著正面評價不斷積累,店鋪和產品的口碑效應開始顯現,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最終打造所謂的“爆款”。
先看一個產品。
這是劉潤在年度演講里面分享過的一個產品,而在劉潤分享之前,我們就在做這個產品了。
是不是很酷?把手機拆解,然后裝裱起來。
這個產品最開始是我的合伙人發現的,我們初步判斷有利可圖之后就開始找貨源。
因為這個產品很小眾,所以我們從1688,淘寶,閑魚,小紅書等多個渠道找貨。
找的過程中我發現了幾點:
1.這個產品的可延伸性很大,理論上來說,只要是電子產品,都可以這么做。
2.如果是普通的蘋果手機拆解,雖然銷量更大,但是利潤不高。
3.一些小眾的電子產品,比如照相機,客單價和利潤可以做到更高。
找了一圈之后,大多數的商家定價都太高了,所以我們先找了一些定價合理的產品(主要就是手機的裝裱)上架,目的是驗證能否跑通。
對于老外來說,需求最大的還是蘋果手機。
當蘋果手機出單之后,我們也慢慢上架了一些相機上去。
后來的出單情況的確驗證了我的猜想,蘋果手機的需求最大,但是利潤不高。而像相機的拆解裝裱雖然需求小,但是利潤極高,一般一個訂單的利潤都能做到3-5k。
所以后來我們是不是就發財了?
不是的,后來我們就踩坑了。
由于這個產品的特殊性,當客戶下單之后,我們找的供應商一般也要一周左右才能發貨給我們,等我們收到貨,再打包發出去,客戶大概要等個2-3周才能收到貨。
而在第一單出來之后,后面的訂單就來得更快了,基本上每天都有1-2單,我們也就不停地采購和發貨。
然后,不出意外,我們遇到了許多問題。
1.有產品斷貨了,供應商不做了等情況,于是我們不得不取消訂單。
2.因為是蘋果手機,所以有的物流商拒收,不得不更換物流商。
3.有的客戶地址很偏(比如太平洋的島國),物流費高的嚇人。
4.這個是最大的問題,就是破損。
我們當時賣出了一件商品,賣到德國,扣掉兩千多的物流費用之后,大概該有三千的利潤。本來很高興,但是客戶收到之后,相框裂開了。
這就尷尬了,這東西本來就是裝飾品,裂了就得修。于是我們和客戶說,我們給你補錢(如果讓客戶再寄回來,直接沒利潤了……),你能找個人修一下嗎?
一天之后客戶的回復是,他找人修理的價格比我們的利潤還高……
所以后來我們打算優化一下包裝,比如增加泡沫。但是這東西本來就是一個拋貨,再增加填充物之后,體積更大了,隨之而來的物流費也再次暴增,那我們的利潤也就更低了。
后來因為以上這些原因,導致我們早期訂單的差評特別多,店鋪的流量也就越來越差了。
雖然最后我們放棄了這款產品,但其實也給了我不少啟發。
1.當一個產品有容易破損,體積太大等缺點的時候,大多數人的選擇是放棄。
2.但是事物都有兩面性,容易破損是缺點,但優點就是其他要做的競爭對手也同樣面臨這個問題,所以如果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是不是就成了我們的一個門檻/護城河了。
3.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花時間去研究產品和包裝,通過定制包裝的方式來達到“體積不能太大”和“產品不容易破損”的平衡,可能相框也得改進一下。
4.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一個產品,簡單核算一下好像非常有利潤,但是卻不容易看到背后的潛在問題。
5.所以最后賺錢的,往往都是領域的深耕者,他們知道這個產品的優點和缺點,他們不停地解決這些缺點來獲利。而每一個冒失的闖入者,都必須走一遍他曾經走過的路。
有一次我在瀏覽產品,無意間發現了這樣一個店鋪。
賣的是陶瓷裝飾品定制,主打婚禮禮物,紀念禮物。
這個產品看起來很普通,但是一看銷量可就不普通了,全店總銷量是50w+。
這個店鋪最吸引我的點是,全店有三百多款產品,但款式其實就幾種,比如圓形的陶瓷,愛心形狀的陶瓷,絕大多數listing在我看來都是重復鋪貨,只不過上面的設計款式會不停地變更。
這個給我2個啟發:
1.對于定制化產品,其實一個設計模板就可以是一個新的產品。
2.只要是定制類型的產品,就可以通過設計不同的款式來鋪貨,從而獲取流量。如果要做得精細化一些,還可以搜集產品的關鍵詞,把關鍵詞分散到不同的listing里面,從而獲取更長尾的流量。
在這個啟發下,我們批量上傳了許多產品。為了更快地生產主圖,我們用的是POD廠商自帶是設計工具,比如這是指紋定制的設計工作臺,包含多種角度,下載下來就可以直接作為主圖。
這個方法很簡單,也很實用。就是借助這個方法,我們才能在大規模開店,同時大規模招人的時候,搞定產品的批量生產和運營。
因為這本質上賣的不是產品,而是設計。
在這個基礎上,還可以延伸的一個很好思路是,加上一段有趣的文字內容。
因為對于POD這類產品形式,賣的是設計,用戶有的時候需要的就是一種特立獨行的感覺,所以我們可以利用AI,或者從reddit等論壇上搜集一些老外的俚語,然后作為定制選項的一部分。
這個工具最常使用的點就是用來查詢Etsy上相關的關鍵詞數據。
除此之外,還可以給出熱門標簽(Tag)建議、店鋪及 listing(產品鏈接)的 SEO 分析,分析競品店鋪、追蹤關鍵詞排名變化。
和erank比較類似,可以進行深度關鍵詞分析(搜索量、競爭度、季節性趨勢等);給出 Listing 的標題和標簽優化建議,輔助進行 SEO 調整。
同樣可以進行關鍵詞挖掘、Listing 檢測,提供 SEO 建議;還包括競品監測,包括銷量、價格、關鍵詞等。
和以上兩個工具不同之處是還有營銷功能,包括Pinterest和郵件營銷。
這個工具還有一個插件,安裝之后,當你在搜索框搜索關鍵詞,可以直接顯示相關數據。
這是一款國內服務商開發的工具,很適合用來選品,價格比較實惠。
同時也建議安裝他們的插件,能夠直接查看listing的相關數據。
很多人會很奇怪,為什么有的店鋪賣的明顯和“手工原創”不沾邊的東西,店鋪還活著?
如果你有一個真實的美國店鋪,我覺得在上面直接賣蔬菜也是可能的哈。
其實,這還是和上面說過的風控一個道理。
為了最直觀地說明風控的原理,我們可以先假設這樣一個情況:Etsy對于欺詐值的臨界點分數是60分(超過60分就封店)。A店鋪是用真實資料注冊的,但是付款和收款用的都是虛擬卡,Etsy對于A店鋪的欺詐值打分是50分,這個時候,Etsy發現我們在賣蔬菜,于是欺詐值就加了10分,達到60分,所以店鋪就被封了。而有一個真實美國的Etsy店鋪B,Etsy對這個B店鋪的欺詐值打分可能是10分,然后發現也再賣蔬菜,那么即使欺詐值分數增加到了20分,但還是沒到臨界值,所以店鋪存活。
同時,隨著店鋪越老,銷售額越高,那么Etsy對于這個店鋪的寬容度也會變高,也可以簡單理解為欺詐值分數就會慢慢下降。
所以如果你是新手,也是新店鋪,不要學這些不好的點,容易把店鋪搞沒的。
我常常在別人分享Etsy的選品,然后錯誤地把Etsy店鋪的銷量認為是這一條鏈接的銷量……
這是新手做Etsy常常搞錯的一個點。
要注意,我們在這里看到的評價和銷量都是指全店的。
進入到listing之后,右上角銷量,是該店鋪的全店銷量,不是這一條listing銷量。
往下滑,可以看到商品的評價。
左邊是該listing的評價,右邊的是商店評價。如果這條鏈接沒有評價,那么顯示的就是全店評價。
Etsy不顯示listing的銷量,不過我們可以通過評價數量,大概預測總銷量。
有些插件也支持預測銷量。
比如使用Etsy hunter,可以查看產品的標簽,類別,還有銷量的預測等數據。
但是要注意,這里的銷量是工具自己推測的,所以數據并不準確,只能參考。
Etsy官方是允許賣家擁有多個店鋪的,但每個店鋪必須獨立運營,且符合Etsy的政策和規則。且不能通過多個店鋪重復上架相同的商品(避免濫用平臺流量)。
但一套信息注冊多個店鋪最大的風險是,這些店鋪默認是關聯的,如果你多個店鋪之間存在違規行為(例如違反Etsy政策、客戶投訴過多等),Etsy可能會封禁所有與你關聯的店鋪。
如果你有海外朋友或者親戚,或者你本身就擁有海外身份,那么Etsy是適合大多數人切入電商的一個平臺。
在電商越發競爭激烈的今天,對于賣家還能比較友好的平臺已經不多了,對于新手容易上手的平臺就更少了,同時還能擁有不錯利潤的平臺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所以如果你有以上資源,這的確是一個很適合新手入局的賽道。
你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先鍛煉自己的選品經驗,運營經驗,然后逐步擴展延伸,嘗試運營Pinterest或者Instagram賬號……再一步一步地把你的商品通過亞馬遜,tiktok甚至是品牌獨立站等渠道來銷售。
之后你就會發現,你雖然是從Etsy開始,但學到的經驗,其中的80%是適用于其他任何電商平臺,其中的50%適用于你做的任何互聯網項目。
(來源:希聲碎碎念)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