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TikTok Shop計劃于12月中旬對東南亞跨境直發訂單的履約規則進行調整,商家自寄/自送履約考核時效將從目前的120小時縮短至72小時。
此消息一出,頓時在賣家間引起熱議,有賣家甚至吐槽:“真就等關店了”。雖然有些夸張,卻反映了大多數賣家并不看好此次履約規則的改動。
一、有貨難,沒貨更難
對于擁有穩定供應鏈的賣家來說,這一調整增加了庫存管理和物流協調的壓力。
一般來說,官方中轉倉掃件需要預留一天時間,這就意味著商家需要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采購、驗貨、打包及發貨,否則快遞攬收和中轉耽擱都可能會導致訂單延誤。
對“無貨源”商家而言,考核時效縮短直接提高了履約難度。
因為這類商家通常很少囤貨,主要是通過一件代發模式來賺取差價利潤。在沒有提前備貨的情況下,從出單后備貨,到寄出,再到中轉倉收貨,3天時間還是太吃緊了。
如果使用物流時效高的快遞,則變相增加了賣家成本;反之,訂單延誤可能導致商家考核不過關,失去平臺的流量扶持,甚至受到懲罰,如降低店鋪評分、賬號凍結、罰款等措施。
二、平臺角逐市場,賣家優勝劣汰
今年3月,Shopee也宣布縮緊收獲時效,由2+3改為2+2。當時的社交媒體上,眾多賣家直呼“太極限了”,認為這一變動影響了他們的日常運營和業務穩定性。
如今,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消費者對配送時效越來越高的期待,平臺紛紛調整履約規則。
一方面是希望通過縮短時效,進一步優化消費者體驗感,增強用戶對平臺的信任和滿意度,幫助平臺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另一方面則是希望通過優化規則和提高標準,來推動商家間的優勝劣汰進程,凈化市場環境。
三、海外倉備貨和本土化履約是未來發展趨勢
禍福相依,部分競爭對手的淘汰,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減輕了本土賣家的競爭壓力,為海外倉賣家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INSEAD商學院此前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80%的受訪對象期望享受到當天送達的服務,其中高達61%的受訪者希望在下單后的1-3小時內收到商品。產品的質量和價格固然重要,但穩定高效的物流配送也是消費者購物考慮的重要因素。
海外倉從當地發貨,既縮短了配送時間,也降低了消費者對海外發貨商品容易退貨的風險。
海外倉備貨逐漸成為經營跨境店鋪的性價比之選。
TikTok在今年7月份推出了“跨境商家本地履約領航計劃”激勵計劃,支持賣家從第三方認證倉及合作海外倉發貨,幫助更多賣家優化履約時效,提升消費者的滿意程度和復購率。
圖源:TikTok Shop東南亞電商
對于跨境電商賣家來說,海外倉可作為經營模式之一,根據供應鏈和市場需求變化的實際情況,與一件代發模式配合使用,實現多元化經營,以提高靈活應對能力,減少訂單延誤風險。
至于本土化履約,需要在當地組建本土化團隊,負責倉儲管理、物流、售后等業務。借助本地人更了解當地市場需求、消費習慣、文化習俗的優勢,能夠更精準地制定營銷策略,打造本土化市場品牌。例如,在當地節假日和促銷活動推出針對性產品和服務。
綜上所述,TikTok Shop履約規則的調整,雖然對賣家來說是嚴峻挑戰,但也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除了海外倉備貨和本土化履約之外,賣家還可以尋找更穩定的優質供應商,分析預測買家偏好,采取小批量囤貨的方式,分散風險,提高自己的市場競爭力。
(來源:海外倉市場觀察員Yejoin)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