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海外倉來說,接收貨物入庫是第一步工作,因此它必須高效且準確,這才不會影響到后續的業務流程。今天我們會從海外倉貨物入庫的標準流程、海外倉貨物入庫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改進,全面聊一下這個問題。
海外倉貨物入庫標準流程
1、預接收
通常在海外倉收到貨物之前,貨主都會和海外倉溝通好。本次什么時候、通過什么方式、有多少貨物需要進入海外倉。作為海外倉,需要確認好貨物的詳細倉庫收貨單。
這些信息也會附在每批貨物的條碼中,從而方便海外倉收貨后核對產品信息。
2、收貨及卸貨
貨物到達海外倉后,工人就可以開始卸貨了。海外倉通常需要根據貨主的入庫貨物預報,提前準備對應的倉庫空間、卸貨工人和相應的重型設備,比如叉車等。
3、貨物入庫質檢
卸貨過程中會同步開始對產品的損壞、封條破損、物品丟失、產品SKU不匹配等信息進行核查。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記錄并及時和貨主反饋。
這對海外倉來說至關重要,一方面是避免損壞的物品被發給終端消費者,另一方面是避免后續和貨主出現不必要的糾紛。
4、貨物入庫
完成貨物質檢之后,就可以安排貨物入庫了。這個時候海外倉就需要根據貨物的尺寸、類型、SKU信息等為其分配對應的貨架位置,便于后續的訂單揀貨。
同時,貨物的入庫信息也隨著入庫動作同步到海外倉WMS系統中,至此,完成貨物入庫的流程。
海外倉貨物入庫常見的問題是什么?
如果對貨物入庫的流程沒有做專門的優化,就會容易存在一些問題。降低貨物入庫效率,進而影響后續業務的開展。
最常見的幾個問題:
沒有提前安排,導致貨物來了之后堵在倉庫門口,混亂不堪;
因為流程問題,導致貨物卸貨后不能馬上分配對應位置,只能在暫存區停留,影響效率;
貨物檢查不充分,過了很久才發現貨物數量不對或者貨物破損,難以定責,導致客戶不滿;
貨物庫存信息更新不及時,明明已經入庫了,但是信息沒同步,最后還要二次核對,浪費時間;
貨物存儲位置安排不合理,混亂。導致后續需要揀貨的時候極其麻煩,且容易出錯;
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海外倉管理模式的非標準化。因為流程不夠標準,過度依賴人的經驗做事。但是人是會出現判斷錯誤的,就會導致流程混亂,工人不知道該怎么干活,影響效率。
該怎么優化海外倉貨物入庫流程?
海外倉優化貨物入庫流程的目的就是提升入庫速度,快速,精準完成入庫,同時給后續業務打下基礎。所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優化:
通過海外倉系統管理入庫:通過海外倉系統,可以將貨物的入庫流程變成自動化執行。不必再手動跟蹤和記錄庫存、貨物信息。
使用明確的貨物標簽體系:對工人來說,如果沒有貨物標簽,每一個貨物都需要開箱查看才知道要擺放到什么位置,那效率就太低了。通過使用標簽體系,工人一眼就知道這個箱子應該放在哪里,非常方便。
海外倉貨物入庫流程清單
1、貨物抵達前的準備
和貨主確認貨物信息(貨物屬性、數量、大小、包含的SKU);
確認倉庫內響應空間可以接收貨物;
準備好所需人力、設備、安排好倉庫接貨區;
告知負責接貨的工人相關情況,便于安排實際工作;
2、貨物到達后
核實送貨司機及車隊信息;
確保車隊安全停放;
和車隊進行相關的交接手續;
3、卸貨
確保卸貨過程中工人和貨物的安全,避免磕碰;
對貨物進行預分類,方便后續入庫;
檢查貨物包裝是否有破損;
對照接貨清單清點貨物;
4、貨物檢查
詳細檢查貨物是否有破損,盤點貨物和清單中的SKU是否一致;
記錄問題貨物;
5、貨物數據處理
通過掃碼等方式將貨物信息錄入海外倉管理系統;
對問題貨物在系統中進行標注;
6、貨物存儲
將貨物轉移到指定區域存儲,通常每個海外倉都有自己的存儲策略;
確保貨物存儲得當:比如溫度、光照、濕度等,對有特殊需求的貨物進行妥善安置;
7、收貨后的善后工作
清理收貨區,將雜物妥善規制;
將工具歸位,評估當天收貨工作,總結問題;
總結
很多海外倉都把經營的主要精力放在拓展客戶、一件代發這樣所謂的核心業務流程上。反倒是對收貨很草率,其實這樣是本末倒置的。
收貨的效率和標準化程度上不來,影響的是海外倉后面所有的流程。甚至來說,從看似簡單的收貨流程上,就能看出一個海外倉的專業程度,還是非常重要的。
(來源:海外倉工程師Eric)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