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電商的競爭態勢,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白熱化”。尤其對于“遍地是工廠”“遍地是電商”的江浙滬來講感受更是如此,針對存量市場的博弈激烈程度有增無減。
然而媒體也發現,在金華當地,不少青年創業者選擇避開這種競爭鋒芒,響應商務部等有關單位大力倡導“走出去”的號召,從一開始就瞄準做跨境電商。他們通過在SHEIN等跨境平臺上開網店,專注研究貼合海外需求的產品,從此開辟了銷售新空間。采訪中了解到,一些金華賣家針對海外開發的夏秋爆款甚至能一月賣出3萬多件,有人開店僅半年時間,累計銷售額已超過2800萬元。
逆向操作卻闖入新藍海,跨境電商成金華青年創業者首選
一端是全球消費市場呈現年輕化,Z世代(通常指1995年-2009年出生的人)崛起為更具分量的消費決策者,另一端則是中國制造業供給側年輕化,從南邊的珠三角到北邊的長三角、環渤海等產業帶,越來越多年輕人化身為跨境電商“闖一代”,雛鳳清于老鳳聲,陸續挑起了產業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重擔。他們很懂得利用跨境電商平臺進行渠道創新,拓寬產品全球銷路,有的95后還當上了舊工廠轉型的“領路人”。
在接受過幾年電商專業高校教育的95后小伙劉陽看來,國內制造業積累多年的深厚家底,放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優勢依然非常顯著,尤其是在自己家鄉金華的這片土地上,生產、銷售、物流倉儲等資源近在咫尺,無疑能夠節省很多周轉成本,一旦找準恰當的產品賽道,更容易爆發式增長。
有人創業屬于“一時興起”,有人是“預謀已久”,劉陽創業的緣分說起來始于“學校分配”。大一剛剛進入大學的劉陽就被分在學校新開設的“創業班”。不管是不是做老板的料,“開店才能拿學分”的壓力讓他快人一步踏進了電商行業,而且是更具復雜性的跨境電商的門檻。
“雖然好多同學都選擇了開國內網店,我不喜歡做別人已經在做的事情,我喜歡嘗鮮”,劉陽說。
在義烏商貿城閑逛時,劉陽被五顏六色的電動玩具抓住了注意力:“可能是小時候沒玩夠,遙控玩具、飛行玩具,都想進貨來自己先試玩”。
雖說起步期是從美國傳統電商網站亞馬遜開始的,但聊起去年剛在新近崛起的跨境電商平臺SHEIN上開店的體會,劉陽最大的感受是“年輕人多”和“出單快”。
“銷路一下子打開了,從去年底開店后第二個月就賣出了80多萬元,上個月銷出500多萬,累計銷售額2800多萬元”。據劉陽說,今年他的目標是爭取盡快實現月入百萬美元。
作為有一些海外運營經驗的貿易型賣家,劉陽最后悔的一筆投入就是曾經想要自建海外倉,但海外倉在美國就只能賣美國,市場無法全面打開,一番費力不討好的嘗試讓他叫苦不迭。幸而SHEIN為賣家提供了資源成熟的代運營賦能解決方案,不僅海外150多個市場倉儲物流的難題一下子得到解決,劉陽擅長的選品和運營能力也被釋放出來。
而在SHEIN團隊的跨境合規指導中,劉陽補齊了很多原本欠缺的行業知識:“我們做玩具,質量、合規很重要,SHEIN比我們更懂得不同海外市場的喜好和標準,已經不太擔心生意會踩坑”。
作為全球玩具制造業的領導者,中國玩具常年占據著七成左右的全球市場份額,年出口額高達170億美元。但是不同于單一的國內市場,基于消費者健康和安全考量,全球各地對玩具進口設置有不同規定和準入門檻,且規則常有變更。以歐洲為例,電動玩具銷售者通常要簽署符合性聲明DOC、檢測證書、六面圖等,在韓國市場則是需要KC認證……這些直接導致了跨境合規風險增加,給跨境從業者帶來挑戰。
劉陽在SHEIN員工的協助下早早為自己的產品做好了質檢證書和其他材料,SHEIN也會抽查產品質量,并向賣家推送不同國家市場的政策法規變化,最大程度消除賣家因信息差帶來的經營隱患。
海外需求多變,催生工廠長出“柔性生產力”
老話說“實踐出真知”,放在以前,只有反復試錯才有機會拿準市場口味。但周偉亮摸索市場的方式卻與多數人不同,這就不得不提到SHEIN賴以成功、并被業內認可及效仿的柔性制造和“小單快反”。
周偉亮家中的父輩一直在義烏從事服裝制造。相較于競爭激烈、市場飽和度高的服裝行業,海外對于寵物產品的旺盛需求給了周偉亮一個嶄新的創業機會:用家族已有的經驗,開發全新的產品。
而原本就有服裝制造經驗的周偉亮對于“小單快反”并不陌生,這原是SHEIN自主品牌制勝海外市場的一大“法寶”。尤其是去年SHEIN深化發展平臺模式、深入合作產業帶以來,“小單快反”和柔性制造的方法論及理念也從服裝行業裂變到更多產業帶。
去年在SHEIN上開店后,SHEIN針對像周偉亮一樣的產業帶賣家提供的培訓賦能,使得后者深受啟發。周偉亮幾乎是將這一模式“復制”到自家供應鏈上,從數字化生產管理開始入手,先利用數字化設備跟著原材料的消耗進度安排生產——不僅生產效率提高了好幾倍,還成功減少了原材料的耗損。他繼續“放開手腳”實施小單測款:每個新款開發出來,他先會生產50件,通過一周時間觀察銷售反饋,再以此為據安排后續大單。擁有了數字化能力的工廠就像裝上了大腦,方便及時調度產能,現在,再旺的時期他也只要兩天就能輕松完成市場追加的訂單。
另一位金華“廠二代”吳勁松也從老一輩處繼承了工廠,雇傭著180多位員工。經營SHEIN店鋪后他發現,非洲客戶只要大尺碼,中東和南美客戶只要均碼,需求大不相同。而做“小單快反”后,他的產品和庫存可以依據市場情況保持靈活的動態調整,始終低庫存,而不像長輩們一樣只顧悶頭生產,陷入“屯一波貨,賺一波錢,積一批庫存”的循環。
“SHEIN的優勢還在于對生產型賣家的數字化幫扶,賣家頁面的操作邏輯和銷售出單情況非常清晰,做別的一些同類平臺壓根不知道自己賣了多少,但SHEIN平臺提供的后臺管理工具更貼合賣家的需要和思維”。吳勁松表示。
除了有助于靈活匹配市場需求的變化,經過“小單快反”、反復測款篩選出的爆款,通常也能擁有更長的“生命周期”。
周偉亮開始覺得做跨境電商變成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在一個地區過了流行季節的產品在下一個地區有可能突然流行,一個產品在全球市場上的生命周期也就可以變長。”在他的產品列表上,一款“甜甜圈圓形窩”自開售以來一直摘得銷售長虹,最近一個月更是賣出了3萬多件。
轉換發展思路和競爭形勢倒逼之下,更是因為親眼看到身邊陸陸續續有人在SHEIN上開店出海賺到了錢,據悉,許多擅長造產品的金華老板正在托人打聽、托朋友介紹,或者通過參加展會和招商會的形式加入到“開一家SHEIN網店”的隊伍中來。
出海需求火爆,就在近日,SHEIN啟動了2024產業帶招商計劃,預計年內將開展150多場線下交流會,僅在金華就將舉辦十余場落地活動。SHEIN持續深入產業帶一線,向國內企業和品牌商普及跨境電商信息,致力于幫助中小企業降低門檻,更好地揚帆出海。
基于賣家優勢精準出海,專業分工各有所長
盡管產業底蘊深厚,然而就算在金華以及附近的寧波、溫州這樣的老牌制造業排頭兵城市中,許多中小企業在“品牌力”建設上仍然缺乏足夠認知或是存在能力短板。
采訪過程中,一位家居裝飾用品工廠的青年掌舵人提供了一種常見觀點:“我們很多當地老板知道自己擅長做貨,那就一直做擅長的事情,做不了的話就干脆不要去想品牌。”
“只會做產品,做不了品牌”,類似的思維定式仍在影響不少經營者,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但從長遠來看,只有能形成培育品牌的土壤,金華才可能從“制造業大城”變成“跨境電商強市”,既保營收節節高,也要企業品牌創新升級,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目前在SHEIN平臺上,無論是擅于做產品還是想要做品牌,各有所長的產業帶賣家均能根據自身優勢選擇不同的出海合作模式。“眼下,跨境電商是我們公司轉型發展的‘剛需’。”劉陽認為,“另外,我們決定要做品牌才有更多附加值,更好的復購率和粉絲群。品牌就是壁壘。因此,再接再厲創造更有創新力和競爭力的產品組合,打造好店鋪口碑進而發展品牌,這是值得我奮斗的方向,為此我需要更專業的人員配備。”據了解,劉陽已成立了一支幾十人的生產隊伍和6人電商運營小組,以全面支持SHEIN店鋪帶來的大量訂單和快速發展。
今年3月份,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發布《中國電子商務人才發展報告》指出,電子商務行業對人才多層次培養體系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電商首席專家李鳴濤也曾強調,新業態是電商人才需求增長的主要領域,直播電商、跨境電商等行業的人才缺口較大,已經達到1500萬。
人才缺口大的背后,進一步驗證了跨境電商行業的持續火爆。據統計,金華目前僅有3.1萬名數字高技能人才,而金華也在加快建設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市,開展多項數字化改造工程,高技能人才既要適應數字經濟發展需要,也將成為當地產業帶轉型升級的關鍵。
種種利好表明,對于打著長期主義“算盤”的企業而言,跨境電商不是短期的盈利風口,而應被視為可持續發展的力量,這也是SHEIN等跨境電商平臺的價值所在,通過幫助賣家穿越地域、文化、經驗值等障礙,精準找到屬于自己的國際化客群,為中國產品全球貿易提供更具便利性的解決方案。
封面圖源:圖蟲創意
(來源:雨果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