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資料庫 中查看
關注作者
您可能還需要

中國產業案例出海記|破冰北美,國產商用餐廚設備的突圍戰

工廠型賣家,發掘藍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霞光社

作者:馮葉

編輯:韋伯

中國產業案例出海記|破冰北美,國產商用餐廚設備的突圍戰

當傳統工貿生意遇到亞馬遜企業購DTB(Direct To Buyer)新型外貿,一個新的B2B跨境電商藍海市場逐漸綻放。值此之際,亞馬遜企業購聯合霞光社推出“中國產業案例出海記”系列探訪,記錄亞馬遜品類大賣一路出海的深度故事。

這是本系列的第五篇,我們關注充滿機遇的商用餐廚賽道:一家國內的商用餐廚設備生產企業,如何闖入競爭激烈的北美市場,并成功扎根當地、快速起量。

中國產業案例出海記|破冰北美,國產商用餐廚設備的突圍戰

“需要與您生命中最甜蜜的人度過輕松愉快的一天嗎?”

第一眼讀到這句宣傳語時,你或許會以為某家餐廳正在邀請你參加情人節活動。事實上,它來源于美國冰淇淋博物館(MOIC),其慶祝的對象,是每年7月的第三個星期天——全國冰淇淋日。

不僅是特定日期,美國人對冰淇淋的喜愛讓他們將整個7月都定為“冰淇淋月”。在7月,人們會在后院辦派對、玩灑水池,并盡情享用各種口味的冰品。

狂熱的需求,帶動了市場的持續增長。市場研究公司Mordor Intelligence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冰淇淋市場規模預計為190.3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217.6億美元,在預測期內復合年增長率為2.72%。

也正因如此,美國商用餐廚制冰設備產業發展規模龐大,僅制冰機這一項設備的市場規模就接近10億美元。從上世紀末起,就有許多中國企業試圖將制冷技術遠渡重洋,去美國挖掘商機。

這條路并不容易。美國企業已經深耕制冰設備領域多年,其發展源頭最早可追溯于19世紀中。面對在制冷技術、制冰設備設計及制造經驗上都更為豐富的本土對手,中國企業需要實力與機遇,才有可能“彎道超車”。

中國產業案例出海記|破冰北美,國產商用餐廚設備的突圍戰

“高不可攀。”張凱用四個字形容他印象中的歐美市場。他目前在浙江產業帶某商用餐廚設備制造商任職CEO,此前,公司依靠自有的生產線工廠,一直在做國內及傳統外貿生意,2023年后,開始轉型跨境電商,主做美國站,試圖借此撬動發達市場的巨大機遇。

涉足美國市場的難度,比想象中更大。

“那些(歐美)市場的設備都是國際大品,產業鏈也很完善。”張凱表示。據Data Bridge《全球制冰機市場行業趨勢及2031年預測》報告數據顯示,在全球綜合實力排名前十五的專業制冰企業里,美國本土企業就占了十席。它們不僅擁有包括工業用、商用等多場景的多品類設備,且其產品已經觸及南美洲、歐洲等多個市場,整體來看,擁有更先進的生產能力及更完備的供應鏈體系。

張凱在決定進入美國市場前,曾赴北美進行實地調研,“國產的設備產能、口感、設備壽命都和美國本土產品有差距。比如,他們某些設備可以設置‘連打’功能,但我們做不到。以及對方的設備可能壽命長達十年,但我們能做到用五年,就已經很好了。”

在品牌競爭力上,國產品牌也要遭遇不小挑戰。美國本土制冰設備因發展較早,市場積累深厚,所服務的客戶群均為“大B”,“對方面對的客戶群體,都是肯德基、麥當勞這種。”張凱補充道。這意味著利潤最高、規模最為穩定的大客戶,早已被本土品牌瓜分到“所剩無幾”。

但這也為張凱提供了另一個視角——如果大客戶的賽道太過擁擠,中小企業和家庭客戶是否能成為主要受眾?

在調研中,張凱發現,盡管美國本土市場制冰設備市場占有率高,但它們的主戰場在連鎖商超、餐飲店等“大B”上。事實上,中小餐飲企業以及部分家庭同樣有購買制冰設備的需求,只不過本土生產的中小型設備價格高昂,遠高于他們的預算。

此次調研后,張凱當即決定要做美國市場。張凱所在的商用餐廚設備制造商為工廠型賣家,一直堅持自主研發、創新路線,在進入美國市場前,已在東南亞、中東等發展中國家耕耘良久,“我們的設備受眾就是‘小B’和家庭用戶,價格也可以滿足他們的預期。”張凱分析,“這個需求一直存在,只是沒有被滿足過。如果市面上的產品單價都是一萬美金,用戶買不起,就會放棄,但若有一款單價八百美金的產品,這個交易就能形成。”

精準的定位,也抹平了張凱對于技術差距的擔憂。

大型連鎖企業對產品的性能和技術要求都極高,但中小企業和家庭客戶的需求相對簡單,他們更看重產品是否能滿足基礎日常需求,以及使用和維護的穩定性。“好比有些汽車是專用于競速賽車,有些汽車只是家用,我們的客戶群體不一樣,可以各自發揮優勢。”

產品上線亞馬遜店鋪十天后,張凱收獲了第一單,此后銷量便一路飛漲。盡管比起早早出海、卷動美國市場的“大賣”,其公司做跨境的步伐稍晚了些,但經過一年耕耘,現已在美國站同品類賣家中排名前列。目前,跨境電商業務在其公司總營收中占比已經上升為40%,且還在持續增長。

中國產業案例出海記|破冰北美,國產商用餐廚設備的突圍戰

發掘需求、尋找藍海只是扎根美國市場的開始,機遇背后,需要高品質的產品及穩定的性能來支撐發展。

對于中小企業與家庭客戶而言,他們最在意的點是“不用修”。“如果產品在國內出問題,維修和售后成本都很低,咱們的人工成本也比較低嘛。但如果產品賣到歐美,不僅人工成本高,維修網點也很難找,如果修不好,設備就等于報廢。”這也讓張凱確定了產品研發的重點,“質量穩定比任何方面都重要。”

供應商提供的配件,是影響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張凱認為,工廠需要注重對供應商的背調,并選取有信任背書的合作商。“價格不是最重要的,先看質量,質量好了,我們再談價格。我們對核心部件的要求很高,比如電控部分的組件。”

在產品設計上,張凱并不追求功能的華麗。“對商用產品來說,核心功能可能十年、二十年都不會變化。”他將更多時間放在了用戶體驗上,“我們比較注重簡化用戶的操作。舉個例子,機器拿到手后都要進行設置,一開始用戶可能會在這個步驟上花很多時間,后面我們改進了智能化程序,客戶不需要再做設置,拆箱即可使用。”此外,其公司也在海外建立了維修點,方便處理售后問題。

從傳統外貿企業轉型到跨境電商后,張凱最大的感受是,“不會再覺得歐美市場‘高不可攀’。”

電商運營主管Rocco記得開出第一單的場景。“(產品)上線十天后,我剛吃完午飯,發現開單了,是亞馬遜企業購用戶的訂單。聽上去十天不長,但對我來說是漫長的等待,所以心情很激動。”

張凱表示,“亞馬遜給中國企業提供了更多進入發達市場的機會,目前我們的產品有70%的B端用戶。”

也正因商用餐廚設備自帶的B端屬性,公司在產品上線第一天時就同步開通了亞馬遜企業購。作為嵌入亞馬遜全球開店板塊的業務,亞馬遜企業購主要針對B端交易,是更多企業買家和賣家的優選。

作為傳統B2B貿易商,張凱此前感受到的痛點很明顯,比如交易流程復雜,要經過出口商、進口商、分銷商等多個交易方,制造商不僅缺乏定價權和控制力,且可能有被調換的風險。而新型外貿交易鏈則通過亞馬遜企業購將流程縮短,形成了“制造商(工廠)”到“企業用戶”的DTB模式,減少了交易環節中的風險及不可控性。

“而且DTB模式下的客戶復購率更高,退貨率更低。通過亞馬遜平臺背書,客戶也會更相信我們。建立起信任感后,各方面數據都會好。我們目前的退貨率已經比店鋪剛上線時減少了兩到三倍。”Rocco補充道。

Rocco認為,商家要善用工具來了解用戶、拓寬客群。“在企業購里,你可以直接看到后臺的用戶畫像,了解到客戶的類別及占比,比如酒店餐飲類、政府單位、學校等客戶的比例都不一樣。了解比例后,你再投放站內廣告就可以很精準地選擇場景和客群,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此外,亞馬遜全球開店推出的“退貨分析”功能,也為店鋪運營增色不少。“之前有客戶退貨,我們可能看不到他的理由,但現在亞馬遜后臺會統計到底是因為質量、尺寸還是其他問題導致退貨。我們能更清晰地看到產品的痛點,也能更好地改進產品。”

為此,張凱也舉了一個例子。“通過用戶反饋,我們發現部分退貨與產品質量無關,主要是尺寸不合適。現在我們會針對不同國家設計產品尺寸,比如歐美國家人均身高比較高,產品就要增大尺寸,當然配件也要做得更牢固,防止力氣過大掰壞手柄的情況發生。”

對Rocco而言,亞馬遜企業購最大的優勢在于其融合度很高,“你不需要單獨再起一個B端賬號,只要開通企業購服務,再設置一個企業購價格就好。這樣其實C端、B端雙端都可以同步運營,工具使用上也可以互相參考,整體操作很順暢,對此前沒做過跨境電商、處于初轉型期的賣家很友好。”

中國產業案例出海記|破冰北美,國產商用餐廚設備的突圍戰

回想傳統外貿時期,張凱發現,除了中間商多、交易流程復雜外,最大的痛點,或許是其抗風險能力不足。2020年的“黑天鵝”事件影響了全球線下店的經營,公司也因此損失了部分訂單和收入,“如果只做制造商,不做自營品牌的話,主動權就不在自己手中。”張凱對工廠型賣家的建議,是“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依靠亞馬遜走出去的工廠型賣家,不只是張凱。

商用餐廚設備品牌HARDURA以生產水槽工作臺為主,曾經也是傳統代工廠模式,其創始人何善助發現,“實際上,我們面對的都是各大進口商、品牌商,無論我們的產品生產得多好,性價比多高,市場和消費者都不知道我們的存在。好處是我們不用去‘沖鋒陷陣’,但沒有機會去面向終端的消費者。”

2022年底,HARDURA決定組建跨境電商團隊,2023年5月,HARDURA亞馬遜店鋪上線,伴隨企業購的賦能,半年時間內,店鋪銷售額就上漲了900%。如今,HARDURA已經成為北美商用餐廚行業的頭部供應商。

深耕商用餐廚品類十余年的型德國際原本為海外知名品牌做代工,后因傳統渠道的沉沒成本、押貨成本及不可控風險,決定轉型跨境電商,上線亞馬遜,并同步開通亞馬遜企業購。上線第一周,就收獲了一筆超千元美金的訂單,而后發展也一騎絕塵,成為品類中的佼佼者。

其總經理Francisco也表示,面對傳統渠道的種種痛點,“跨境電商是我們擺脫這些問題的絕佳機會。”

一位行業內人士分析稱,“工廠型賣家本身備貨足,又掌握研發技術,天然就有做跨境電商的基因。而且商用餐廚設備屬于小眾品類,目前的市場還有很大增長潛力,如果品牌發展起來,可能一個月就能做傳統模式一年的量。”

事實上,海外還有許多藍海,亟待工廠型賣家發掘。

正如張凱發現了中小企業和家庭客戶對中小型制冰設備的需求一般,HARDURA邁出全球化步伐的契機,也是因為發掘了國產水槽工作臺在美國的市場機遇。

其中的邏輯是共通的——在發達市場,仍存在著許多未被滿足的客戶需求,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本土品牌價格過高,且市場選擇太少。而中國工廠在經過了數十年的積累后,其制造力、產品力均已升級,伴隨全球物流及供應鏈的進化,此時,正是他們走出去的時刻。

當然,轉型必然會有陣痛。張凱回憶,“之前(做代工)只需要純生產,把貨賣給國外的客戶,相當于我們只需要把貨交到港口。但現在,我們需要把貨交到客戶手中。其中涉及的營銷、物流、售后等問題,是我們之前不需要考慮的,所以也會有難度和挑戰。”

對此,亞馬遜企業購也有相應的服務。張凱表示,“(亞馬遜企業購)經常給我們上課,也有專門的服務人員,會有針對性地給我們解決困難,態度上很扶持賣家。”此外,亞馬遜企業購還會提供旺季和促銷專題,助力賣家營銷,且為賣家提供百萬流量資源,提升B端曝光和銷售轉化。

目前,張凱已經在計劃拓展歐洲、澳洲、日本等站點,向“成為全球化賣家”的目標繼續邁進。他認為,商用餐廚設備出海已成趨勢,而亞馬遜企業購,為賣家搭建了高效、高增長的轉換渠道。

做自己的品牌,始終是一條更長期主義的路徑。張凱總結道,“除了客觀分析利弊外,工廠型賣家也需要勇氣開啟全球化,未來會屬于有全球化戰略眼光的企業。你可以在困難中學習和成長,但最關鍵的是,要先跨出這一步。

*文中張凱、Rocco均為化名。

封面圖源:圖蟲創意

(來源:雨果網的朋友們)

分享到:

--
評論
最新 熱門 資訊 資料 專題 服務 果園 標簽 百科 搜索
雨果跨境顧問
工具服務顧問-Owen
雨果跨境官方顧問

收藏

--

--

分享
雨果網的朋友們
分享不易,關注獲取更多干貨
91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久久久| 日本久久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小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