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時報》引援北京國際在線報道,歐洲議會11日批準了有關歐盟國家實施統一專利制度的協議,這一制度有望從2014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
歐盟統一專利制度就是在所有歐盟國家內實施統一的專利申報和仲裁,包括統一的程序與規則,使用統一的語言,成立一個新的專利訴訟仲裁法院。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簡化手續和降低費用。
目前,歐盟國家申請專利以及專利訴訟都是在各個成員國辦理,如果要在歐盟27個成員國都申辦專利,必須辦27次,不僅需要大量的時間,還要花很多錢。據統計,在歐盟國家,一個專利辦下來平均要花費36000歐元,而在美國只需要1800歐元,費用相當于美國的20倍。那么,建立統一專利制度后,申辦專利只要一次,就能在所有歐盟成員國內生效,不僅節省時間,相關費用最多可以節省80%。
另外,新制度規定,所有專利書將用英語、德語和法語三種文字書寫,這也是在簡化手續、節約成本。統一專利制度實施后,將設立一個新的專利仲裁法院,在法國巴黎、英國倫敦和德國慕尼黑分設三個法庭。有關專利的訴訟將根據門類分別在這三個法庭進行。這個統一專利制度對歐盟來說意義重大。
專利被看作是鼓勵創新的重要手段,是一個國家創新綜合實力的體現。在歐洲,申請一個專利既費力又費錢,這在很大程度上抑止了公司和個人申報專利的動力,抑止研究機構自主創新的熱情,削弱了一個國家的科技與創新競爭力。根據全球知名資訊提供商——湯姆森路透最新公布的數據,2012年全球百強創新機構名單中,美國公司占了47家,遠遠多于歐盟國家的公司。另外,2011年,在美國申請專利的數量是在歐盟申請專利數量的4倍。
建立統一專利制度早在40年前就提出來了,并且一直在談判,但各國為了自身利益爭吵不休,如今為什么能夠彌合分歧?這還要“感謝”債務危機。債務危機中的歐洲,失業人口高達2600萬,GDP增長乏力,經濟與科技創新的競爭力出現下降趨勢。統一專利制度得到歐洲議會的批準后,歐盟多位領導人興高采烈地說,這將刺激歐洲經濟,增強歐洲的競爭力。
據報道,歐盟27個成員國中,只有25個國家同意這個統一專利制度,意大利和西班牙投了反對票,但這并不是說這兩個國家不認可這個統一專利制度。他們只是覺得自己被邊緣化了。原因有兩點:第一、專利書的文字只用英語、德語和法語;第二、專利仲裁法庭只設在英國、德國和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對此很不滿。
目前意大利和西班牙已經把這件事告到了歐洲法院。不過,歐洲法院表示,會拒絕這兩個國家的訴狀。現在,在歐洲議會批準統一專利制度后,歐盟各個成員國將在協議上簽字,這只是走個形式而已。另外,歐盟也表示,意大利和西班牙隨時可以加入到這個統一專利制度中來。因此,按計劃,歐盟的統一專利制度從2014年1月1日起實施幾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