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麥德龍宣布升級其電子商務平臺,消費者不論在電腦上操作,還是用手機“掃一掃”,都能買到與實體門店統一價格的產品。這是麥德龍發力跨境電商的起點,按照麥德龍的計劃,未來中國消費者的“掃一掃”,還能選購其位于歐洲門店的商品,而額外的費用只是有限的行郵稅。
這只是近期海外超商巨頭發力跨境電商的一個例子。上周,美國的好市多(Costco)、韓國的樂天瑪特(Lottemart)、新西蘭的Countdown等全球九大超商集團宣布與天貓合作,以跨境電商的形式開啟“同款商品全球同價”時代。毫無疑問,海外超市里的商品離中國消費者更近了。
不過,記者發現,這類跨境電商在商品品種、價格乃至服務上,仍存在不少短板。
短板之一是,琳瑯滿目的海外商品并不能全部通過跨境電商進入中國市場。天貓國際的好市多旗艦店里雖集中了不少美國當地品牌,但同一類產品的品牌數量要比當地超市少得多。很多品牌之所以未能進入中國市場,是因為這些品牌此前已在中國市場有了代理經銷商。好市多在天貓國際采取直營的方式,提供給消費者的價格要比傳統的代理商便宜,所以品牌商為了避免不同渠道價格“打架”,不得不暫緩跨境電商的銷售渠道。
短板之二,跨境產品的價格優勢并不明顯。記者比價發現,在跨境電商提供的產品中,有相當一部分由于沒有進入中國市場,所以產品售價只能與類似的進口品牌比較,整體處在“性價比較高”水平。但同樣品牌的產品,因為經銷商、代理商不同,而出現價格有高有低的現象。對于這一問題,天貓國際的解決方案是,盡可能讓新進入中國市場的品牌采取直營店的方式,從而在定價上擁有自主權。1號店則借戰略投資伙伴沃爾瑪的全球采購資源以及其進口直采資質,進一步壓低產品的采購價,從而使產品獲得價格優勢。
麥德龍電子商務事業部總經理陶源認為,要消除跨境電商的短板,品牌商也要發力。他說,麥德龍目前的電商模式就是消費者線上下單,實體門店發貨,既能實現同款同價,又能使用統一的質量物流體系,提高效率、節約成本。這一做法也適用于跨境電商:“比如消費者選購的海外產品,由當地超市發貨,除國際運費,其余價格與當地都是一致的。”當然,要實現這一點,需要說服品牌商愿意在中國采取與境外一致的價格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