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查詢到收貨地址。”在點擊了無數次“加入發貨臺”按鍵后,TEMU賣家老徐的屏幕上跳出的依舊是上述幾個字。
根據平臺流程,當貨物售出后,平臺會根據銷量建議賣家進行備貨,賣家需要創建備貨申請,經平臺審核后,再將備貨單加入“發貨臺”,只有成功加入“發貨臺”,賣家才會收到相關的收貨信息,再根據信息進行進一步操作,把貨發到倉庫。
備貨申請前兩天是通過的,貨也早已備好,但由于最近倉位緊張,TEMU遲遲沒有釋放出額度,老徐始終無法將備貨單加入發貨臺,只能眼睜睜的看到平臺要求的發貨時間變成逾期。
一邊是平臺建議入倉,一邊是賣家無法發貨,帶著爭議狂飆的TEMU,又被老問題拌住。
1.倉庫之外,拉扯不斷
這并不是TEMU的第一次拉胯,早在今年三月份,就曾因為于倉庫庫容壓力較大,要求所有新增商品全部停止上新、所有商品暫停補貨,包括JIT商品也要全部下架。彼時,因為倉庫問題,TEMU還暫緩了英國站點的上線時間。
而最近,TEMU再次嚴格控制貨物入倉,老徐介紹,現在不管是首單還是后續補貨,都要先搶額度。招商經理在群里提示,額度一般在半夜會比較多,但經過多次搶單,老徐的貨物仍無法加入發貨臺。
就在賣家們深陷補單的煩惱的同時,最近有消息爆出,TEMU即將上線日本站點。一邊是TEMU趁勢不斷開新的站點,一邊是貨物難以入倉,倉庫之外,拉扯不斷。
“半年新開了好幾個站點,瘋狂招商,催備貨。但目前倉儲的布局以及人手的短缺,都服務不了這么多的商家與貨物。最主要的問題還是TEMU沒能接住巨大的貨品流量。”老徐說。
當前TEMU主要有VMI、JIT有兩種模式:VMI模式下,賣家將貨物發往TEMU的倉庫,由TEMU負責倉儲,平臺商家只需承擔一半的到倉運費,但這種模式的缺點是,一旦TEMU的倉庫沒貨,售賣鏈接可能面臨下架風險;JIT模式是指賣家無需在TEMU的倉庫備貨,只要通過審核,便可以在平臺進行預售商品,在這種模式下,賣家需要自己負責將貨物送至TEMU的倉庫,并且要求在產品售賣48小時入庫,否則將會有賠款。
對于平臺與商戶,兩者各有利弊,但平臺前期更鼓勵商家提前備貨,加上商家采用JIT需要承擔更高費用,這也導致當下大量賣家采用VMI模式。
在全托管模式下,賣家除了選品以及與平臺的價格拉扯外,TEMU幾乎包攬了所有的運營環節。賣家需要做的僅僅是把貨送到TEMU的國內倉庫,后面的銷售、營銷、運營、倉儲、配送、售后,也全都由TEMU負責。在這過程中,TEMU作為事實上的“賣家”直面消費者,賣家則徹底變成了“供貨商”。
雨果跨境此前曾指出,前期對商品的強把控,有助于保證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也能幫助平臺最迅速、全面獲取用戶的消費行為,快速調整平臺的發展方向。TEMU的這種模式不僅能保證商品質量和價格,讓TEMU消費者前期避免了貨不對板、虛假宣傳、虛假發貨等現象,同時直接跳過改造供應鏈的漫長周期,直接彎道超車。
全托管重構了跨境電商的生態鏈,也重構了跨境物流的產業鏈結構,把之前相對散亂的物流推向高度集中,造成了TEMU倉儲緊張的局面。
倉儲再一次成了TEMU整個商業生態鏈中的薄弱一環。
2.TEMU還需要時間
此前,雨果跨境觀察員公孫冰就表示,從平臺端視角,全托管模式更重,定價、庫容控制、存貨周期、時效控制、運力保障,都需要更強的全盤運營和把控能力。
物流是跨境電商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完成業務運轉的重要基礎,對于電商平臺而言,物流不僅能夠提高用戶體驗,還有可能成為第二增長曲線。
以SHEIN和亞馬遜為例,SHEIN 目前在全球有三種倉型,分別是國內中心倉、海外中轉倉和海外運營倉。其中,SHEIN 的國內中心倉位于廣東佛山,周邊有多個衛星倉。據報道,SHEIN全球 95% 的商品由國內中心倉庫直發。更重要的是,經過數年的累積,SHEIN已打造了被業內封神的供應鏈系統;而亞馬遜2013年就打造了自己的全球物流網絡,在亞馬遜平臺流量的加持下,短短幾年間,送貨業務取得了爆炸式增長。據MWPVL統計,截至去年年底亞馬遜在全球運營1561個物流設施(包括末端配送站),面積約3660萬平方米,在建物流設施441個,面積約1403萬平方米,擁有貨機86架。
與成熟的SHEIN 、亞馬遜相比,在物流交付水平缺失的情況下,TEMU目前在國內攬收、國外運輸上都采用了外包合作。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的老搭檔極兔在國內、國外端都有出現。數據顯示,極兔八成訂單都來自于拼多多,盡管拼多多曾試圖跟極兔撇清無特殊合作、無投資等關系,但在外界看來,極兔已被視為拼多多的“專用物流”;在海外市場,極兔也在低調出海,先后進入美國、澳大利亞等市場,或將在物流履約方面給予 TEMU不小的幫助。
而作為重要樞紐,TEMU將大量貨物集中在中轉倉,除了可以直接把控產品,也可以進一步加強對上下游物流的話語權。但倉儲是跨境電商的老問題,也是TEMU當前最大的難題。
對于物流問題,雨果跨境接觸到的觀察人士表示,拼多多方面并不是沒有料到這些問題,前期也做了大量調研,加之高層團隊也都經歷了之前的幾個重大項目,在供應鏈這塊并不陌生,“只是現在走的太快了。”
“TEMU對于倉儲的把控已經算好的了,任何一個平臺對于如此巨量的貨物,并不一定會比TEMU的把控更好。”該人士表示,“供應鏈也是需要時間的,特別是倉儲物流段,沒有人可以一下子把所有的布局完善,這個量級的倉儲還需要大量的數據沉淀、系統優化,TEMU只能一邊畫好框架,一邊填充細節,不斷修正。”
“畢竟,SHEIN能和供應商、物流商等做到默契十足,也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
3.“先下沉、再上升”
賣家吃力的地方還有不少。
老徐表示,除了難入倉,即使入倉了也還會面臨其他的問題,“比如同一批貨,如果其中一件出現問題,有可能整批貨會被全部打回,而一樣的貨,在不同的倉庫,也有可能出現一個倉庫全部質檢合格,而另一個倉庫則可能出現問題。”
此外,TEMU一直發力KA商家的招募,甚至成立了一個單獨的業務部門,來對接國內的知名品牌以及在亞馬遜上注冊的品牌及獨立站,有小二點對點對接。而像老徐這樣的商家,則很難能跟買手直接聯系上,“雖然有不同的對接群,但當賣家有問題時,并不能及時或者得到回復。”
上述人士表示,在TEMU內部KPI競爭也很激烈,甚至不同類目之間都存在相互競爭,平臺買手們要看到的是業績。老徐擔心,在產能不足的情況下,TEMU是否優先保供能力更強的大經銷商,自己則只能深陷與入倉難類似的困境之中。
由于不確定性與更快的備貨需求,賣家還需要頂著一定的資金壓力。高時效、低利潤、庫存等因素,不少中小賣家們已心力交瘁。
大概沒有一個平臺會在上線時承載著如此之多的爭議。
據公開資料顯示,負責TEMU業務的是拼多多COO兼此前多多買菜負責人顧娉娉。同時,TEMU很多崗位用的也是多多買菜原班人馬,此前曾經負責多多買菜多個省區的一級主管趙佳臻(花名:冬棗)和葡萄(花名)被派往TEMU,參與出海首站——美國市場的招商工作。
團隊直接平移,其理念和管理手段也被 TEMU 傳承:燒錢補貼打開市場,進而壓縮成本,最終實現盈利,“先下沉、再上升”。
上述觀察人士表示,TEMU團隊經歷了拼多多幾個重大項目,目標堅定,講究效率,能吃苦,但不管是哪個項目,都是一路伴隨著爭議。
最近一段時間,TEMU也正不斷惡補在倉儲方面的短板。老徐表示,近段時間收貨倉庫地址也變的越來越多。而在近日網上流傳的一份截圖顯示,TEMU也在招聘尋求供應商,圖中顯示,“每日至少50人,長期萬人需求”。
與TEMU在努力補齊倉儲短板的同時,成立已八年的拼多多主站也深陷“炸店”店風波,拼多多和商家的矛盾再次從幕后轉移到臺前。5月26日,拼多多集團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表現,在財報發布當晚舉行的電話會上,現已是拼多多聯席CEO趙佳臻談及“炸店”事件時表示,攻擊者有組織、有預謀地擾亂這些店鋪的正常經營,造成了很大損失。拼多多在第一時間對利益受損的商家進行兜底保障,同時升級攻防策略,很快恢復了正常的經營秩序。
作為交易雙方的中間紐帶,電商平臺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只有兼顧公平,平臺、消費者和商家才能建立起來良性的利益循環。肩負拼多多出海野心的TEMU正在復制著拼多多過往的成熟經驗,并取得了有效成果。但對于直接復制粘貼的TEMU來講,倉儲在未來或許不會再是個困擾,但爭議或將長期相伴。(文/雨果跨境 凌政和)
封面圖源:圖蟲創意
(來源:凌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