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一種名為“全托管”的跨境電商經營模式正在興起,賣家只要負責向電商平臺供貨,似乎就能做起“甩手掌柜”,享受人在家中坐、訂單不斷來的“美事”。
今年以來,眾多電商巨頭紛紛扎進全托管賽道。近兩個月,東南亞兩大電商巨頭Shopee和Lazada先后宣布試水“全托管”模式。5月16日,TikTok Shop也官宣在沙特及英國市場啟動“全托管”模式,至此,中國“出海四小龍”(Temu、速賣通、SHEIN、TikTok)已全部入局。其中,Temu、速賣通、SHEIN等已經在這一賽道上取得階段性成果。一時間,業內掀起對該模式的熱議:為什么這些巨頭短時間內競相入局?全托管究竟是“割韭菜”還是“新商機”?
巨頭“殺入”全托管
在全托管模式下,商家只需備貨至平臺集貨倉,運營、物流、履約及售后等服務全權交由平臺負責。相較于常規平臺賣貨重運營的特點,對于商家來說經營鏈路更簡單,也更能發揮平臺規模效應,連接供應鏈優勢與平臺流量優勢。
SHEIN的成功力不開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在供應鏈端,SHEIN與商家通過全托管的模式合作。同時為保證產品質量與生產速度,SHEIN自建了供應鏈管理系統,通過銷售數據與用戶畫像的匹配,打通商家與消費者,形成了相對完整的供應鏈閉環。去年9月上線的Temu也采用了類似SHEIN的打法,短短幾個月在便快速起量,甚至還超過SHEIN登頂美國應用程序商店下載量榜首。
從本質上來看SHEIN和Temu的全托管更像是“類自營”模式,對平臺而言,能夠更好低把控供應鏈,從而獲得更加極致的性價比來吸引消費者。相比之下,速賣通的“全托管”模式更像是“代運營”。基于平臺對全球各市場的了解,速賣通會將各重點國家的消費者需求、產品偏好轉化為對應的招商訴求,在進行定向招商。平臺對于全托管店鋪也有特殊標識,理論上會獲得更多流量。符合條件的賣家,可以評估自己利潤和成本,上報合理價格,再備貨至速賣通國內的優選倉,便可做起“甩手掌柜”。
TikTok Shop的“全托管”模式雖然晚了上述幾家平臺一步,但在正式官宣之前已經在沙特市場試運營了一段時間,部分服飾、3C數碼類外貿工廠已經吃到了首波紅利。據悉,目前TikTok Shop跨境電商全托管模式已開放沙特和英國市場招商,平臺正在加大對于服飾、3C數碼、美容美妝等品類招商力度,預計未來還會在更多市場上線。
綜合以上,全托管模式讓擁有供應鏈優勢的商家出海“更簡單”。而不同平臺之間的玩法雖略有差異,但本質上則是一場對中國優質供應鏈的“爭奪戰”。在當前競爭愈發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跨境電商的競爭已經從營銷端轉移到供應鏈端,或許在未來,“全托管”會成為電商平臺的標配。
賣家真能做“甩手掌柜”嗎?
不可否認,全托管模式簡化了商家的經營鏈路,但這種模式是否真的如傳言般這么“香”?其實也要辯證來看。
對于一些中小型的工廠來說,全托管模式確實幫助他們降低了出海門檻。這些外貿工廠擁有先進的產能以及豐富的供應鏈能力,但在近幾年的外貿轉型大潮中很難“冒頭”。其原因就在于缺乏電商運營能力。而全托管模式的出現,就直接幫這群“懂產品但不懂市場”的外貿工廠解決了最頭疼的問題,讓他們可以把更多精力和成本投入在自己擅長的產品領域。
據悉,去年速賣通“全托管”模式退出后便快速吸引了一批外貿工廠入駐。平臺數據顯示,據官方數據顯示,截止至2023年3月份,速賣通的整體用戶規模年同比增長達45%,訂單量同比增長50%,創下了歷史新高。有知情人士表示,第一波入駐的工廠基本都“吃到肉了”,有的賣家甚至是一上架就出單。
而對于那些純貿易型賣家來說,沒有辦法給出有競爭力的供貨價格,也不一定具備資金實力備貨,基本上是無法從中分羹的。同時,全托管模式也不可避免地會喪失一些“自主權”,也不利于自主品牌打造。需要注意的是,就算選擇了全托管,也并不意味著賣家真能當上“甩手掌柜”。想要獲得更好的銷售表現,賣家還是需要積極參與平臺營銷活動,關注產品質量和市場推廣等。
總的來說,全托管模式將平臺與商家的權責一分為二,讓賣家專注做產品、平臺專注做運營,各自做好自己擅長的領域,共同提升業績以及消費者體驗,實現平臺、賣家、消費者三方共贏。而隨著越來越多巨頭入局,全托管或將成為跨境電商平臺一種趨勢。
對于這些新趨勢,賣家則需要要保持敏銳度,權衡利弊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如果你還在觀望全托管模式,想了解更多關于該模式的玩法以及平臺招商政策,6月15-17日,不妨來中國(廈門)國際跨境電商展覽會看看。屆時,TikTok Shop、速賣通、Temu等平臺官方將攜重磅嘉賓整容蒞臨現場,為大家帶來最新的招商需求及熱銷風向,有問題官方現場為你答疑解惑!
展會時間
6月15-17日
展會地點
廈門國際會展中心
立即掃碼,免費報名!
(來源:中國跨境電商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