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把郵箱、游戲、門戶、虛擬電商、音樂、教育等多個業務布局完成之后,網易尋找的下一個戰略布局是什么?
答案是站在“風口”的跨境電商。“在網易內部產品線中,現在考拉海購排在‘非常TOP’的位置。”考拉海購CEO張蕾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而網易CEO丁磊也為此投入不少時間和精力。在做水果生鮮跨境電商業務時,一到周末,丁磊就帶著一幫考拉員工去杭州或上海的水果批發市場,了解傳統水果批發市場的打法,他還要求員工跑全國大的水果口岸考察,為考拉海購的線上生鮮業務做準備。
就在4月14日國務院召開的經濟座談會上,丁磊在匯報網易參與跨境電商的業務時,還曾專門提到,“海關在星期天不提供服務,這不太符合互聯網二十四小時運轉的規律”。
從虛擬電商到實體電商
“網易做得好好的,為什么要進入跨境電商?”這是張蕾常常被朋友問及的問題。
在此之前,網易用了四年時間探索虛擬電商,推出網易保險、第三方支付網易寶、互聯網金融產品網易理財等虛擬電商產品。根據此前網易公布的財報顯示,2014年第四季度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的收入為3.81億元人民幣(6,137萬美元),同比增長224.2%。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毛利同比的增長主要得益于電商業務的快速發展。
直到2014年下半年,伴隨著一系列的跨境電商利好政策的出臺,以及標志性事件亞馬遜落地上海自貿區,讓網易意識到,進入實體電商最佳窗口期到了。很快,網易在2014年9月快速進行了立項,并組建跨境電商團隊。
在考拉海購之前,已經有包括天貓、亞馬遜、京東等巨頭以及聚美優品、蜜淘、洋碼頭等垂直電商或創業公司,以平臺、海外商家入駐、自營、代購等幾種模式涌入跨境電商領域。
對于網易的跨境電商業務模式選擇,張蕾分析了其中的利弊。
以平臺模式為例,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快速豐富產品線。“但跨境電商賣的是進口商品,和國內的商品本質的區別是在于什么?國內的商品要想采到貨并不難。國外的商品商家會遇到地域上的問題、語言上的問題、資金量、外匯結算等一系列的問題,實際上商家并不處于供應鏈的上游。”張蕾認為,當平臺都是這樣玩家的時候,如何能夠保證平臺持續高頻率的競爭力,是在跨境電商平臺模式國內廠家遇到的問題。
“平臺模式的盈利點來自于流量的廣告費,來自于扣點。當你上市或者對利益追逐的時候,這時候你所有的收入增長來自于提高費用。當這個費用突破了合理的范圍之后的話,會出現什么?也就是說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也只有攙假或售假的商家才會覆蓋整個的成本,所以這才是本身一些平臺模式會有假貨的根本原因。”張蕾說。
從海外商家角度來看,想要進入中國面臨的障礙也不少,如語言、文化差異、不熟悉市場、運輸、資金鏈等等,張蕾說,“即便這些商家選擇入駐國內的第三方電商平臺,也會面臨入駐門檻、傭金、廣告推廣費用等問題,當這些成本抬高,自然就會以價格形式轉移到消費者身上。”
最終,考拉海購的做法是采用自營模式,與海外品牌方、優質經銷商、大型連鎖商超等展開合作,海外商家不需要考慮自己所不擅長的如平臺、推廣、支付、海外運輸、倉儲等等,只需要把優質貨源供給考拉海購即可。商家節約了成本,消費者享受了低價, 網易通過規模取得利潤。
在倉儲方面,網易考拉海購在杭州、寧波等地的保稅區均已部署一定規模的倉庫,其中杭州一地的倉庫面積達到1.4萬平方米。
同時,為了保證商品品質,考拉海購對存放區域進行規劃,例如來自荷蘭、德國、意大利的知名品牌嬰幼兒奶粉在一個區域,而紙尿褲等則在另一個區域。此外,考拉海購還在美國、日本、韓國、臺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分部和海外倉庫。
2015年3月,杭州獲批成為唯一一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在此之前,杭州就已經在全國率先建立了“清單核放、匯總申報”的通關模式,極大提高了跨境電商商品的清關速度。
如何突圍:比拼供應鏈能力
商務部公布的全球貿易格局報告中預測,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將增長至6.5萬億元,年增速超30%。而站在“風口”的跨境電商,不到一年時間已幾近紅海。
14年8月底宣布與上海自貿區合作后,此前頗為低調的亞馬遜中國就開始在公共場合頻頻主動發聲;天貓在2014年下半年成功說服美國第二大零售商Costco入駐之后,天貓國際開始頻繁曬出諸多海外大牌入駐的消息;飽受“假貨”問題困擾的聚美優品是以“極速免稅店”的形式實現海外市場業務自營;而京東的劉強東更是親自帶隊接連前往法國、韓國完成“大掃貨”,并在近日宣布推出“自營+平臺”的京東全球購。
此前沒有太多實體電商經驗的網易如何突圍?
“對考拉海購而言,短平快占有市場是放在第一位的。”張蕾說,價格戰是吸引用戶最快速的方式,而持久的價格戰依托的是網易龐大的資金和金融能力。
不過,和競爭對手相比,目前考拉海購商品品類遠不算多。對于這一點,丁磊在此前的分析師會議上的說法是,“考拉不會進太多的商品種類(SKU),我們要進性價比最高的SKU”。
而倉儲、物流等多個環節都在考驗著跨境電商。例如,杭州并不是生鮮口岸,考拉海購完成跨境的生鮮訂單,需要協調政府、海關、商檢,以及和上海的口岸進行協作。“能夠完成生鮮水果訂單,實際上是真的很不容易。”張蕾說。
而對于目前多家跨境電商不約而同把母嬰商品作為切入點的同質做法,張蕾的觀點是:現在海淘的第一剛需就是母嬰,市場需求量擺在在那兒,如果希望追求規模、建立用戶信任,一定是拿母嬰做切入點最適合。
但在切入母嬰之后,下一步怎么打才是關鍵。
“差異化要慢慢顯現出來,”張蕾說,“市場是足夠大了,但是不同的平臺選擇的玩法不一樣,可以選擇大而全的模式,商品的豐富度非常好;也可以選擇爆款模式,這需要產業鏈能力非常強,能夠有優質的貨源;還有一些創業的是不走非標品,或者是新奇特的錯位去經營去避開巨頭鋒芒的。市場很大,玩家也很多,大家要結合自己的優勢找好品位,找到更適合自己的。”
“大家都是在勝利的路上,也是隨時可能在失敗的路上。”張蕾說,“你現在可以玩一個價格戰,但是不是能夠持續地去玩價格戰,或者全商品線中有多少商品持續走低價,這才是整個供應鏈能力的一種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