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引援日本新華僑報網近日報道,日本社會越是在教育上舍得花錢的家庭,孩子越容易成“啃老族”。
比起當年老夫子那句近乎歇斯底里“學而優則仕”的吶喊,如今“讀書改變命運”的口號可能更加給力。為人父母,哪個不肯節衣縮食也要供孩子讀書?哪個家庭不是日子再拮據對于孩子的教育投資上也不手軟?在日本這樣一個學歷社會就更不必說了,要知道,日本大大小小公司發工資時是暗中考慮學歷的。
日本媒體算了這樣一筆賬:一個孩子如果從小學到大學都讀私立學校,他的家庭就要在他身上投入3750萬日元(1萬日元約合780元人民幣)的學費。其中,小學6年需要950萬日元,中學3年需要500萬,高中3年需要350萬,大學4年又需要650萬,另1300萬日元是私立學校安排去國外交換留學所需的費用。日本私立學校一向重視培養學生英語能力,所以在高中和大學的教程中都會編入1到2年的國外交換留學課程。
在全球化加速發展的今天,不具備較好的英語能力簡直就無法在日本社會就業,所以日本一些家長們哪怕是申請教育貸款,也要供孩子讀上私立大學,并讓孩子在大學期間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交換留學。就這樣,各種教育貸款服務在日本應運而生,其中有國家運營的,也有民間銀行運營的。11月28日,日本政策金融公庫也公布了一個調查結果,在5083個申請了國家教育貸款的家庭當中,2012年的教育投資平均比2011年增加了3000日元左右,教育投資已經占到家庭年收入的38.6%,創下了近10年來的最新記錄。
那么,如此高昂的教育投資如何保障呢?有6成的家庭回答:“削減教育費以外的支出”。如果孩子從小學到大學讀的都是公立學校,則小學6年的平均費用是260萬日元,中學200萬日元,高中150萬日元,大學340萬日元,合計就是950萬日元。算來,送孩子上私立還是公立,中間的差額居然有2800萬日元。 正因為這樣,大多數經濟條件不太好的日本家庭都希望能把孩子送到公立學校讀書。這就導致了公立學校的入校競爭率超高。于是,很多家庭又不得不被迫改送孩子去私立。
從這些數字還可以看出,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日本小學的學費都要比中學和高中貴出許多。這個問題的癥結就出在“補習班”上。日本的小學生一般是從四年級開始上補習班。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太小,沒有必要上。但是,孩子看放學后同學們都開始去補習班,自己就會提出要去。此外,看到班級里的大部分孩子都在上補習班,而自己的孩子沒有去,做家長的面子上也會掛不住,就想反正四年級學生的補習費也不貴,那就送孩子去吧。
日本金融專家將這種做法比作“上賊船”。因為隨著學年的增長,補習班的“花樣”越來越多,模擬考試、寒暑假集中補習等,費用是一個門兒的上漲。到了小學六年級,每年光是交補習班費就需要100萬日元以上。一般普通的日本家庭,收入增長是跟不上學費上漲的。這樣,就有一些家長想中途打“退堂鼓”。不過,每逢此時,補習班的老師們都會拿出一套強有力的說辭,問道:“這不是讓孩子半途而廢嗎?這樣一來,此前的教育投資就都打水漂了,將來孩子會后悔,大人也會后悔的。”世上有哪一位家長愿意承擔日后的這種后悔呢?日本金融專家畠山雅子指出,教育投資已經把日本的很多家庭都逼成了慢性“困難戶”。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日本社會,越是在教育上舍得花錢的家庭,孩子越容易被培養成“啃老族”。這些家庭出身的孩子從小聽到的都是“錢的事情你不要管,你只管給我好好讀書”之類的話,久而久之,他們的金錢感覺就漸漸麻痹了。在這種聲音里成長起來的孩子,啃起老來真的是一點兒商量都沒有。據了解,有一個家庭居然養著一位40多歲的中年“啃老族”。他從小只要是好好讀書,父母就要什么給什么,結果造成他只能讀書,不會工作,就業失敗后一直“宅”在家中。父母那數千萬日元的教育投資收不到成效,還得繼續管他吃喝,為他支付網費、手機費、國民保險等等,每月平均就需5萬日元。
什么“窮什么都不能窮了孩子”,什么“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基于這種“教育觀”,在兒女的教育投資上,不惜一切地大把花錢,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許多父母都是相同的心境!但是,如今無論在日本還是在中國,年輕的乃至中年的“啃老族”都在日益增多,是否應重新審視這種“教育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