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e Bird Nest 是網絡商店平臺 Etsy 上的一家熱門店鋪,艾麗西婭·謝弗(Alicia Shaffer)正是該店店主。謝弗的店鋪是一個大獲成功的案例嗎?還是說,隨著手工制作商品網上市場迅速的發展,一切都偏離了正確的軌道,而謝弗的店鋪正是這一現狀的寫照?對此,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
謝弗出售可愛的頭巾和針織暖腿褲襪。在多達 25 位當地裁縫和迷人的照片的幫助下,她一個月的收入至少能達到 70000 美元。然而生意日漸興隆的同時,她也受到了網上一些人們的嚴辭批判。人們指責她大批量生產貨物,還從中國進貨,認為她是 Etsy 平臺上的一顆老鼠屎,破壞了 Etsy 上手工達人的信譽。
Etsy 一向以其手感良好、貨真價實的手工制品為榮。目前,它即將上市,進行首次公開募股,此舉很可能會讓公司大賺一筆。然而這一圍繞著商品如何生產銷售而起的紛爭,凸顯了它在這一轉型過程中所經歷的種種陣痛。
至于謝弗,近來人們不斷對她的生意提出質疑,而她在予以否認的同時,也表示自己能夠理解人們為何會對她生產貨物的數量有所疑問。她說,自己的店鋪嚴格遵守了 Etsy 的條款。Etsy 規定,所有店家陳列的商品應當是手工制作的產品或者“有些年頭的”二手舊貨。網站新近在條款中加入了一些例外情況,允許賣家出售經過網站核實批準的外包生產商品。“我們是一群專注于 Etsy 平臺的工匠,成功地將一家小店鋪發展成了一架小型機器。”她說道。
對許多喜愛 Etsy 的用戶來說,Etsy 遠不止是一個商品交易平臺而已。他們將 Etsy 視作全球化批量生產和消費的一劑解毒良藥和公司品牌的反對者。他們支持 Etsy 網站上貨真價實的美妙傳統手工藝制品,認為 Etsy 提供了一個平臺,讓人們除了購買大公司生產的產品外,還能有似乎更為人性化的選擇。此外,Etsy 也助長了一個更為廣闊的行業——不論是床單還是牛肉干,這個行業所生產商品都充滿手工藝術感、貨真價實,還可以定做。
相對地,Etsy 也因此得以快速發展,從此類購物需求的增長中受益匪淺。目前,網站提供了超過 2900 萬件手工珠寶、陶器、毛衣,和一些有時不那么盡如人意的藝術品。據 Etsy 的 IPO 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去年年底,網站會員達到了 5400 萬。2014 年,140 萬名會員上架了待售商品,將近 2000 萬會員至少購買了一件商品。
盡管由于開發成本高昂,Etsy 目前還處于虧損狀態,但它正在迅速地蓬勃發展。去年,網站上各大商店銷售額達到了 19.3 億美元。Etsy 向上架并售出的商品收取費用,還提供商品推廣之類的收費服務。這兩項業務去年共為它帶來了 1.96 億美元的收入。
不過,有人對 Three Bird Nest 以及其他一些銷量還在不斷上升的高銷量賣家的生產方式提出了批評質疑,一些優秀賣家還叛逃到了其他網站。這表明,公司雖然盡了力,但要想在建設發展網站的同時,保留為網站帶來人氣的提供獨立制作產品的信譽,會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
一些賣家表示,他們擔心名牌仿冒品和廉價的小飾物很快就會在網站上泛濫成災。另一些人則認為,手工制作很快就會淪為 Etsy 的一個營銷噱頭,這會使得顧客轉而投向其他類似的網站。
“僅僅從手工制作的定義來看,手工制作商品貿易的規模就不可能無止境地擴大,”格蕾絲·都布什(Grace Dobush)說道,“隨著 Etsy 規模進一步擴大,它變得越來越像 eBay 了。”都布什是一名作家,同時她也在 Etsy 上做了很長時間的賣家。上個月,她寫了一篇文章,宣布她再也不會使用 Etsy 了,由此引發了一陣軒然大波。
早前,三位美國紐約布魯克林(Brooklyn)人設計了一個方案,想要建立一個買賣工藝品的電子布告欄。這正是 Etsy 的前身。那時,銷售手工藝品的賣家、博客和時尚精品小店太多了,而獨立制作的手工藝品剛剛興起。據友人透露,Etsy 創始人之一羅伯·卡林(Rob Kalin)也是獨立制作手工藝品的積極分子。當時 Etsy 向顧客宣稱,它正在創建一個“全新的經濟制度”,將會重新在賣家和買家之間建立起直接的個人聯系。并且,它只允許網站店家出售他們自己制作的產品。
然而,隨著店鋪的發展,訂單如潮水般涌來,賣家們開始抱怨說他們一個人很難及時做出這么多商品。他們說,照這樣下去,他們下一步該做的就是進行投資,雇傭員工或者將商品生產外包出去,但那樣就不符合 Etsy 的規定了。
不過,Etsy 還是堅持不對網站的限制條款做任何修改——在放寬網站限制這點上,卡林堅決的反對態度可是出了名的。到了 2013 年底,這一情況發生了變化。在新任 CEO 查德·迪克森(Chad Dickerson)的管理下,網站放寬了限制條款,允許賣家雇傭工人或者將商品生產外包給符合一系列勞動和生態準則的小規模制造廠商。根據 Etsy 的 IPO 招股說明書,目前網站上近 30% 的賣家“自己組織了生產團隊”,此外,賣家外包生產的商品也已經超過了 5000 例。
對此持以批判態度的人指責說,這一決定相當于打開了閘門,放任一大波批量生產的廉價裝飾品流入 Etsy。比如在 Etsy 上,有一條紅色的項鏈在許多不同店鋪有售,價格從 7 美元到 15 美元不等——而在中國批發生產網站阿里巴巴上,你也能買到這條項鏈。
根據阿里巴巴上的信息,這條項鏈是由上海南部的義烏社庚時尚配飾公司生產的。公司說,它一個月能夠炮制近 8000 萬條相似的項鏈。我們聯系了該公司 CEO 王先生(Jacky Wang),希望他能對此事做出評論,但并未收到回音。
“這就像一條有高端畫廊、書店和咖啡店的街上本來開了一家高檔餐廳,現在又要在街區空地上開一家麥當勞或者沃爾瑪一樣。”戴安·瑪麗(Diane Marie)說道。她是一名家住美國威斯康辛州 La Pointe 的藝術家,在家出售手工制作的珠寶。她在 Etsy 討論區里召集過所謂的“轉銷代理商”。
Etsy 確實針對這樣的情況采取了監管措施,但是這種監管就跟打地鼠游戲一樣,(成功率一般)。用戶可以向網站的信任與安全小組下屬的交易誠信部門(Marketplace Integrity, Trust & Safety Team)舉報可疑的轉銷代理商,Etsy 也表示網站會使用程序探測可疑的賣家。不過 Etsy 在招股說明書中承認,它無法完全保證網站賣家和與其合作的廠商符合標準。而一些批評者懷疑,網站是否有足夠的動機調查或者關閉那些給網站帶來巨大的流量和銷量的店鋪。
謝弗的店鋪 Three Bird Nest 一個月能接到幾千張訂單。為了趕制商品滿足訂單需求,她共聘請了 25 位裁縫,她們都是當地一些像她自己一樣媽媽們。她如今在加利福尼亞利弗莫爾(Livermore, Calif.)租了一間倉庫,這些媽媽們有的就在這倉庫里工作,也有的在自己家里工作。謝弗請了一位朋友做模特展示商品,又請了一位攝影師進行室內商品拍攝。她還在另一個網站 threebirdnest.com 上出售外購項鏈和其他外購配件。不過她說,這些外購產品并未在她的 Etsy 店鋪上架出售。
不過,近期接受了雅虎資訊(Yahoo News)的采訪后,她所述說的故事使她的網店這幾周來受到了密切的監視。一些批評者們發現,阿里巴巴網站上有的長筒襪和她所出售的長筒襪一模一樣。謝弗解釋說,她的圖片被盜用了。不過她也表明,去年店鋪的銷量翻了一番,她很快就要開始把一些商品的生產外包出去了。為了向 Etsy 證明她會繼續設計自己的頭巾和針織暖腿褲襪,謝弗得一步步詳細拍下她的外包生產的過程,還要填一些相當長的問卷。
其他賣家(現在美國以外的賣家越來越多了)也認為,手工制作的商品和大批量生產的商品之間的差別可能看上去并沒有那么大。Kyoko Bowskill 在 Etsy 上開了家名叫 Link Collective store 的店鋪。她和獨立藝術家合作,設計用于包裹物品的日式“風呂敷”(包袱皮),然后將生產外包給東京以外擅長傳統印染技術的小型家族企業。
“我一心想著怎么提高產量,” Bowskill 說道,“Etsy 不應該讓賣家自己一個人不眠不休地完成所有手工藝品的制作。我們正在搭建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式,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是在大批量進行規模生產。”現在,她一個月能賣出 40 到 50 條風呂敷,每條售價 50 美元。
先前準備上市發行股票時,Etsy 始終保持緘默,拒絕公司官方人員出面接受采訪。不過,在其遞交的 IPO 申請中迪克森承認,確實有不少人擔心,Etsy 允許賣家與生產廠商合作是在“稀釋網站的手工制作氛圍”。
“畢竟,Etsy 一直以來都是大批量規模生產的一劑解毒良藥,”當時他說道,“我們會繼續保持。”
Etsy 的成功使得一大批網站躍躍欲試,想要成為下一個 Etsy。Etsy 存在的一些弊病,可能也是催生這些網站的原因之一。比如 Artfire 這個社區式的手工制作商品交易平臺,就曾一度受到人們的關注——尤其是那些對 Etsy 不滿的賣家。他們開始轉移陣地,在這個網站售賣物品。但是當網站開始向網店按月收取服務費時,這些叛逃者們中的許多人又都失望地離開了。又比如德國網站 DaWanda。它是一個在線集市,出售手工制品和古舊商品,在歐洲相當流行,但是它的銷量被認為僅僅達到了 Etsy 的一小部分。
妮可·布里奇(Nicole Burisch)是美國休斯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s, Houston)的一名員工,她是手工藝品方面的專家。她說,要想分清手工制品和規模生產的產品一直以來都很困難。畢竟,你能說出一件手織的毛衣或者手做的陶土罐看上去有多像手工制作的嗎?
她說,Etsy 上出售的大多數商品本來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完全手工制品——“除非連挖土、織布、養羊都是你自己親手做的,不然的話這東西就稱不上是你完全手工自制的。”
本文由《紐約時報》授權《好奇心日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