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道,日本跨境電商行業以“崩盤式”連跌的日元為跳板,強勢回歸。許多小型公司以利用日元的大幅貶值重新邁入跨境電商行業。
美國和中國是日本產品的兩大消費國。根據經濟產業省的數據,2021年日本線上渠道銷往中國產品的總價值為21.3億日元(約為143.7億美元),比前一年增長10%,同期,日本線上渠道銷往美國的產品交易額增長26%,達到12.2億日元。兩者之和相當于同年日本對這兩個國家整體出口總額的10%(盡管20萬日元以下線上交易不被統計在內)。
根據日本跨境電商服務提供商Beenos的數據,2022年上半年基于按照日元結算的訂單金額比2020年同期增長了80%,比五年前增長了3.7倍,訂單主要來自東南亞、歐洲和北美。這家位于東京的公司目前是3,000多家企業的合作伙伴,幫助他們將產品銷往海外。
Beenos的總裁Shota Naoi表示,2015年前后,日本尿不濕以及其他日常用品的強勁需求帶動日本跨境電商行業起飛。不過貢獻最多的依舊是奢侈品,如珠寶手表等。
今年10月17日,日元兌美元短暫跌破149,創下32年來的新低。日元的大幅貶值,造就了日本產品在海外的超高性價比。Beenos在統計合作伙伴的數據后表示,盡管有通貨膨脹,但自2020年上半年以來,海外消費日本商品人均的支出兩年內增長了4%。大約26%的美國消費者網購海外商品時,會傾向于購買日本產品。
大阪的一家窗簾制造商Kurenai在美國亞馬遜上的銷量十分火爆,特別是旗下高端窗簾近期需求強勁,Kurenai的總裁Yoshiro Tsuda表示,日元貶值有助于公司盈利。
Bertrand是一家位于京都的電商網站,銷售的主要是便當盒。自今年年初以來,月銷售額增長了20%至30%,達到1200萬至1300萬日元。公司總裁Thomas Bertrand表示,日元疲軟使公司能夠將更多資金投入到營銷和庫存中。
信息技術的進步也撫平小公司邁入跨境行業的障礙。小公司以往如果想將產品銷往海外,就必須解決產品使用手冊翻譯、與用戶溝通以及提交海關文件等復雜問題,現在有大把的運營商和代理商能擺平。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一項調查發現,48%的小公司已經開始或正在考慮開展跨境業務,意向比大公司多出約10%。
日本政府內閣辦公室發布的日本經濟和公共財政年度報告顯示,公司開始從事出口業務后,生產力往往會提高。第一生命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Hideo Kumano表示,日本的出口電商落后于其他國家,日元疲軟為小型公司提供了改變業務結構機會。經合組織的一項調查發現,日本只有22%的小公司線上銷售商品或服務的,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盡管日元總有反彈的一天,但日本的跨境電商仍還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
封面/圖蟲創意
(來源:日韓觀望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