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以來,至今已是半年有余,在這段時間里,不僅俄烏兩國損失慘重,就連世界諸國也深受影響,比如歐盟就遭遇了極其嚴重的能源危機。
而能源危機的源頭,就在于歐盟對俄羅斯的無端制裁,致使俄羅斯停止了對歐盟的能源貿易。
盡管俄羅斯因此遭受了巨量損失,但對于歐盟而言,失去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就意味著“凜冬將至”,這個冬天的取暖將成為大問題。
歐洲能源危機德國為何最慘
天然氣供應來源過于依賴俄羅斯是德國能源危機的直接誘因。
俄烏沖突爆發之前俄羅斯天然氣已經占到德國單日進口量的37%,而在尚未受到能源漲價和俄烏形勢沖擊的2020年,俄羅斯天然氣更是占到德國全年天然氣使用量的55.2%。
德國能源政策的短視以及其地理位置也是造成天然氣危機的原因。一方面,位居歐洲大陸中央的德國天然氣管道網向西通過荷蘭之間與北海油氣田相連,向東通過亞馬爾管道與西西伯利亞大氣田連接,向北通過北溪1號和2號與俄羅斯本土直接連通。過于發達的管網和廉價的管道氣使得德國政府從未計劃修建液化天然氣再氣化設施,因此美國和中東的液化天然氣無法直接運抵德國本土,而必須在波蘭或法國中轉。另一方面,德國南方阿爾卑斯山阻擋了該國管網與南歐網絡的整合,南歐較為富裕的液化天然氣再氣化設施也因此無法被德國使用。
德國是歐盟最大的經濟體,也是受能源危機影響最大的國家。盡管政府用了很多招數,但都不見效,德國居民能源價格和工業能源價格雙雙飆升,產業向外轉移,朝野怨聲載道。
歐洲電暖氣、熱水器需求量猛增
為了幫助歐洲民眾應對即將到來的寒冷冬天,九月采購節期間,阿里國際站緊急上線了“暖冬必備”專場。專場上,提供過冬所需要的各種各樣的取暖物品。從電熱毯電暖氣保溫杯,到靴子手套暖手寶,不一而足。
阿里國際站數據顯示,熱泵式熱水器近90天的需求量,同比增長超100%,需求主要集中在德國、波蘭、荷蘭、英國等歐洲區域。取暖電器的需求量同比去年增長超40%,其中電熱毯同比增長超70%,電暖氣同比增長超50%。除了家電,保溫杯的需求量也同比增長89%,毛毯需求量同比增長31%。
從阿里國際站上相關搜索詞的數據看,電力加熱器的搜索量,同比增長138.09%;紅外線加熱器的搜索量同比增長96.53%。
今年冬天對歐洲居民來說格外寒冷,傳統的壁爐和集中供暖受到價格上漲和能源緊張的壓力,“中國制造”的低功耗小電器正成為了歐洲消費者的新選擇。速賣通上家用取暖器、暖腳寶、電熱圍巾等中國制造的“取暖神器” 在荷蘭、法國、西班牙、波蘭等歐洲國家銷量分別增長了618%、306%、50%和297%。
來自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僅今年7月,歐盟27國進口中國電熱毯就高達129萬條。出口歐盟的取暖器,銷售季節也延長了一個月左右。不少進口商追加取暖器訂單,帶來了一輪“補單潮”。
(來源:出海記事本)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