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有關(guān)身材,尤其是女性身材的討論從古至今就沒停過。
二戰(zhàn)后,時尚圈不斷向公眾輸出身材嬌小、瘦弱的女性才是符合“美”定義的那波人。無論是受盡全球萬千寵愛的迪斯尼公主,亦或是伸展臺上風(fēng)光無限的模特,無不在推動這種印象或是概念被固化。主流審美的“精神綁架”之下,民眾產(chǎn)生了身材焦慮。
一項行業(yè)調(diào)查顯示,女性對大碼服裝有天然的抵觸情緒,假設(shè)兩件標為同一尺碼的衣服試穿出了不同的效果,前者合身,后者偏小,即使后者的款式是更為心儀的那款,女性消費者也不會購買大一尺碼的后者。為了安撫由他們一手“策劃”出的身材革命而喪失購物欲的女性消費者,時尚行業(yè)精心策劃了又一場“騙局”——vanity sizing(虛榮尺碼),即將原定尺碼的衣服往大了做、往小了標,實現(xiàn)從“痛失市場”邊緣的完美自救。
vanity sizing一詞在牛津英語詞典的釋義是:給衣服附上比實際更小的尺碼,以刺激銷售,也有一些人稱之為“精神錯亂的尺碼”。虛榮尺碼起源于美國,1958年的尺寸表在之后一次又一次地被更新,直到1983年完全廢棄,最后結(jié)果是制造商可以自由地定義自家出品的衣服的尺碼。很快,他們開始在尺碼上動手腳以迎合消費需求。下面的圖表顯示了美國“最小”尺寸多年來的變化。
下圖是不同品牌同一尺碼的比較。
內(nèi)衣品牌則是從另一個方向動了“歪心思”。維多利亞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比起其他品牌同一罩杯的內(nèi)衣大了3個尺碼。
尺碼如何隨著時間和品牌的變化而變化,是一個更深層次問題的表象。臨床心理學(xué)家、“反節(jié)食計劃”一書的作者Alexis Conason表示,vanity sizing“操縱”消費者把尺碼與自我價值進行捆綁,使得他們購買甚至可能不喜歡的衣服。驅(qū)使他們購入的原因僅僅是小尺碼的體面,更是服飾廠商給的“假象”。這個問題對與身體焦慮、暴飲暴食作斗爭的人來說是毀滅性的。研究表明,不斷期望適應(yīng)特定的尺寸會引發(fā)抑郁、焦慮和社交恐懼。
心理學(xué)家Cristina Castagnini博士稱,問題其實是社會只對瘦子友好,但事實上只有5%的人符合這種標準,無法企及的95%只能感受到不滿足,并在媒體和廣告的大肆宣傳下,強迫改變自己。目前,每年服飾網(wǎng)購總額將近2400億美元,研究表明,消費者網(wǎng)購?fù)嘶氐漠a(chǎn)品中有40%是因為尺碼問題。
然而,一些品牌正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Rational Dress Society 銷售的連體服共有248個尺碼,這些尺碼是通過測量特定體型得出的,且隨機命名,如 “delta”、“alpha”、“buffy”、“tango”等等。這種形式可能不適合所有時尚品牌,但這可以緩解女性對尺碼的敏感,也從一定程度上改善焦慮。
品牌也在探索機器學(xué)習(xí)算法,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該算法能基于消費者提供的信息,將其與其他購買類似產(chǎn)品的消費者進行比較。然后將數(shù)據(jù)匯總并提出尺碼建議。具體品牌像是Body Labs,推出了3D虛擬試穿以達到服飾與消費者體型的適配,Gwynnie Bee選擇上線大碼女裝這一支線以覆蓋更多的消費人群,F(xiàn)ame & Partners則宣稱能滿足定制需求……一些公司,如True Fit、Le Tote等,以及像Melissa McCarthy這樣的設(shè)計師也都在尋求尺碼上的突破。
“解鈴還須系鈴人”,假象和偽裝都只會是暫時的,只有心態(tài)上的轉(zhuǎn)變才能讓自己活的更快樂。品牌也需要在摸清消費需求的路上發(fā)力,把握住差異性的窗口,藉此擴大受眾和認知度。
(插圖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來源:叫我趨勢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