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資料庫 中查看
關注作者
您可能還需要

為什么不要懼怕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制造的崛起

馬來西亞的優勢凸顯

為什么不要懼怕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制造的崛起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Ethan聊跨境新市場│ID:kjdsxxsc2022)

近半年來,“東南亞制造快速崛起”相關話題討論熱度不斷上漲。據悉,來自海外的大量訂單正在轉移到東南亞地區,尤其在越南。越南統計總局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越南工業生產強勁復蘇,工業生產指數環比增長4%、同比增長10.4%;零售業同比增長22.6%。

越南在內的東南亞制造業的崛起,是否吞噬中國外貿企業的訂單,并撼動中國目前“世界工廠”的地位呢?

訂單為何會流向東南亞?

這其實是很多外貿人在探討的問題。

東南亞地區在全球經濟貿易體系里,一直處于非常核心的地位。馬來西亞中國印度聯合總商會創會總會長葉濰鳴表示,人口、地理優勢、關稅,以及不可抗力的疫情在東南亞制造業崛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人口紅利逐步顯現。東南亞地區有大約7.8億的人口體量,這意味著其勞動力市場資源充足,可用性較高。而這主要得益于該地區用工年齡規模大、增長速度快,大多數人口具備很強的從事勞動密集型企業工作的能力。另外,東南亞市場靈活性強,且勞動成本較低,僅為中國的五分之一。

東南亞地區在地理位置上擁有先天優勢。以從馬來西亞出發為例,一般兩個小時就能到達東南亞地區的各個國家,比從中國出發節省了很多時間成本和運輸成本。

葉濰鳴認為,越南制造業興起作為近期的熱門話題,其實是短暫替代中國制造市場的一個趨向,并不能夠長遠的替代下去。但是國內外貿企業也要做好準備,不能小看越南市場。

當前國內疫情控制得較好,有的外貿人還沒有發現市場的萎縮,或是沒有察覺到訂單流失到東南亞,但是待疫情好轉,整個東南亞地區乃至全球開放后,現有客戶群無形中的選項就增多了。特別是在出貨、運輸等方面,受國內疫情管控影響,效率都可能會大打折扣,那么這些客戶也會把訂單轉移到東南亞。

除了龐大的市場、地理位置的優越之外,稅收也是重要影響因素。

葉濰鳴表示,在整個東南亞地區,馬來西亞在稅收上所占的優勢要比其他國家多一點。如果所有中國企業把進軍東南亞的據點都放在馬來西亞,96%以上都是零關稅,一些特殊產品可能是3%—5%的關稅。或者把產品出口到馬來西亞后,將該國作為一個集散地再出口到其他東南亞國家,同樣也是零關稅,會幫助外貿企業節省很多稅收成本。這其中潛在的優勢還有待發掘。

嗅到危機時,中國外貿人該如何應對?

上帝關了一扇門后,通常還會再開一扇窗。

在葉濰鳴看來,透過局部的危機,外貿企業甚至可以看到更多拓展全球市場的新渠道。也就是說,與其把東南亞當做一個競爭對手,不如把它看作一個機遇,思考如何利用東南亞這塊沃土的優勢,轉危為安。

那么中國外貿企業想與東南亞國家合作或是達成貿易往來,后者有什么優勢是能夠被利用的?

首先看越南市場,它在各方面都有優勢。從國內出發到越南,會比到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泰國都要近,一些制造業從中國撤退后,首選的落腳地就是越南。而且該國市場勞動力充足,不必為其付高昂的工資。

但是就技術性而言,越南、泰國、菲律賓這些國家在技術層面上屬于中下級別,再考慮到員工的技能熟練程度,葉濰鳴認為馬來西亞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相比處于較早、較高的水平。

以電子零部件的生產現狀為例,在馬來西亞生產1000個零部件,報廢率不到0.1%,但是在越南、印尼或是菲律賓,報廢率可能會達到9%—10%。所以在生產效率、產品質量等方面的類比中,馬來西亞優勢占比較大。

當下,經濟危機籠罩全球,對比馬來西亞與其他東盟十國的政治環境,前者的優勢相對而言是比較明顯的。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在馬來西亞還沒有發生過大面積反對中國制造或是反對中國企業的情況發生,但是在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都發生過。

不像其他各國政治事件頻發,這對外貿來講,馬來西亞優勢的確更甚。

那么中國外貿人也要考慮到這種無法掌控的情況帶來的影響,不能只把某個可能影響貿易運轉的元素單獨拎出來看,而是要盤算影響整個生產過程的成本和風險因素。與其他幾個國家相比,馬來西亞的制造成本可能較高,但是就風險性而言,這個市場還是比較劃算的。

據葉濰鳴觀察,當下東南亞制造的崛起對中國外貿出口的影響還沒有那么強烈,但是也確實有一部分訂單轉移到東南亞。他認為中國外貿企業不能只片面看到危機,可以轉變一下思路,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東南亞制造崛起的問題,通過轉變策略,把其變成中國制造品牌出海走向全球的一個契機,只不過現在更加未雨綢繆罷了。

回溯過去,中國制造偏向于量產,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品質的把關。但是經過疫情的洗禮后,對于現階段的中國外貿企業而言,就需要調整心態思考轉型,最大的挑戰就是做精做好。

葉濰鳴表示,要進軍東南亞市場,與其應用一直以來追求的紅海戰略,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向藍海市場進發,這對中國外貿企業來說,是有利無害的,最終可以利用東南亞制造的優勢走向全球。

具體來講,偏向于勞動密集型、原材料生產的企業,還是以中國市場為據點,而那些生產半成品的企業,可以轉移到馬來西亞,進行后半部分的加工,然后踏上東盟的快車,出口到全世界去。

這種策略在應對當下籠罩全球的經濟危機時,不僅可以降低貿易成本,也會降低整個貿易過程中的風險,從而輕松地跨越一些貿易壁壘。葉濰鳴甚至認為,這樣的策略或是趨勢,在未來10年可能會較為火爆。

通過轉變思維和策略,中國外貿企業和東南亞制造之間的關系,并不是水火不容,換一個角度來看,其實是可以達成合作共贏的關系。

面對東南亞的本土競爭,外貿企業如何接力應對?

也有一些外貿企業對進軍東南亞市場有些許擔憂。比如說,馬來西亞的物流情況如何?一些產品進入到當地市場,遭遇同行之間的競爭會不會被擠兌?

葉濰鳴提出建議,現在要打開思路、解放思維,去做全球的市場,不要簡單地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小的生產加工廠,一條路走到黑終歸是不行的。

大多數人提到的物流困擾,其實是很普遍的。先看馬來西亞,該國國際物流發展程度是相當成熟的。當然,也有一部分的認知誤區。

尤其是海運。很多人從設施和面積等方面去看,認為新加坡的海運能力很強,但是伴隨這種能力而來的是高成本的運費。馬來西亞從上述兩個要素去類比新加坡,確實不占優勢,但是它的運輸效率和成本都不比新加坡差。

比對過東南亞各個國家市場后,葉濰鳴認為中國外貿企業要轉變的思維還有充其量不如充其質、打鐵還需自身硬,也就是提質。這樣在進入新市場后,不用擔心被競爭對手擠出去,才能走得長遠。

在這樣一個大的生態圈里,遇到所謂的危機也是檢驗自身能力的絕佳機會,認清自己,倒逼自己,把產品做精,而不是一味地在數量上取勝。

這時外貿企業要考慮的不是如何接海外訂單,因為線上線下的渠道已經很豐富且便捷了,還要考慮在接到訂單后,如何布局接下來的路。

一些傳統外貿人在最初級的階段,通常是參加展會接到訂單后直接生產,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后,不能繼續走老路子。葉濰鳴提出的紅海策略或是藍海策略,都是面對未來競爭的一些手段。

東南亞跨境電商也在蓬勃發展,各方面因素的驅動下,正是傳統外貿人轉型的時機。無論是B2B還是B2C,葉濰鳴認為外貿人缺少的是策略和思維的轉變,或是對某些熱點問題的科學判斷力。

那么在機遇和擔憂同步而來時,外貿企業到底該怎么做呢?葉濰鳴認為:

1、近年來,中國企業在發展中顯示出蓬勃的創新能力,這是創造財富的關鍵。在打鐵還需自身硬的基礎條件下,產品有突出的賣點,客戶會自動找上門來。

2、接到訂單后,貿易中和貿易后的環節更重要。提升客戶的購物體驗,售后服務要跟上,這關系到業務能不能做大做強,對后續的可持續性的運轉同樣重要。

3、中國制造要想從東盟哪個國家出發走向全球,無論是把其當做平臺、跳板、對手還是總樞紐,為了避免不可掌控的事件或是趨勢,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

如果說中國外貿企業可以把這次東南亞制造業的崛起當作一面鏡子,以此為鑒,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那么此后會如何基于該市場邁向全世界,這也是葉濰鳴的一個期待。

(來源:雨果網的朋友們)

分享到:

--
評論
最新 熱門 資訊 資料 專題 服務 果園 標簽 百科 搜索

收藏

--

--

分享
雨果網的朋友們
分享不易,關注獲取更多干貨
五月婷婷之AV看片| 国产真实夫妇对白视频| 内射中出日韩无国产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