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我想認真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如何判斷一個類目是否是藍海類目,有哪些相關的數據指標?
如果我想糊弄你,我可能會這么回答。
A:從根本的供需關系上給你一些看似正確到邏輯上無懈可擊的數據,這些數據有如下一些:
1. 亞馬遜上供應這個商品的listing數據,如下截圖:
圖片來源:亞馬遜頁面截圖
2. 通過《選品軟件》,亞馬遜后臺的“ABA關鍵詞搜索頻次”或者google上的關鍵詞搜索數據,然后三個數據交叉驗證得出一個市場需求量數據。如下,3個數據里的截圖之一。
圖片來源:亞馬遜后臺“選品指南針”的數據截圖
此處只截了亞馬遜后臺“選品指南針”的數據,選品軟件的里的數據更有參考價值!
最后得出一個結論:這個產品的市場需求量大于賣家供給量,所以是個藍海產品。
我這么寫是不是特別合理,有交叉數據驗證,也符合做生意最本質的"供需關系"大邏輯,所以這個判斷標準一定能得出它是否是個藍海產品的結論!
接下來我要說但是了!如果你對這個產品的判斷就這么結束了,然后興奮的發了一批產品到海外倉,憧憬著小賺一筆。最終的結果可能不會如你所愿!
B:電商流量分配的2/8規則,它之所以叫魔鬼法則,就是因為它能把前面所有看似無懈可擊的分析全部推翻。我也敢說,90%的人不知道如何對抗2/8法則。
互聯網上資源就是以2/8原則為標準分配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很多人做互聯網生意的人沒有把2/8原則融入到血液里,我也敢說90%的人不知道做電商如何對抗2/8法則,這是大部分人做電商失敗的本源。
你通過各種數據判斷出了這是個藍海產品又如何呢?如果互聯網上流量是平均分配的,大家都賺點錢,皆大歡喜。但如果你找到了藍海產品但頭部的幾個賣家拿走了80%的銷量,你做不到頭部一天幾單的銷量,意義在哪里?
C:與其費盡心理確定一個產品是否是藍海產品,不如認真研究一下渠道特點,這個實際更重要。
亞馬遜:這種“人找貨”的搜索電商渠道,是一個流量分發特別頭部的平臺。做這種平臺搜索排名比產品是否藍海更重要。
視頻電商:這種“貨找人”的電商渠道,產品依附于內容,而內容分發有長尾效應。在這種電商渠道中,藍海產品才能發揮出優勢。
我以搜索電商和興趣電商為例,講了兩種渠道不同的流量分發模式,實際想告訴大家做運營渠道研究的優先級實際大于研究產品,為不同的渠道匹配適合的產品才能在競爭中突圍出來。
D:但我也不能只講原理,不給標準。講三個我的判斷標準!
1.這個類目的產品是否有“標品”特點,還是有豐富的產品形態。因為標品類目不是2/8原則而是1/9原則,所以在標品類目中藍海概念不成立,運營時機才是重點。
比如:訂書釘這個產品,明顯的標品特點,這種產品即便判斷出是個藍海產品,如果錯過了入場時機,頭部的幾個賣家拿走了90%的銷量,新賣家入局也徒勞。
2.看利潤空間和廣告成本。
一個5美金利潤空間的產品,單次的廣告點擊成本1美金,說明一定不是藍海產品了,因為產品的廣告競價直接反應出了市場競爭度。
我自己判斷一個非標類產品是否有藍海潛質的參考數據就是“廣告競價”,簡單又直接!
所以總結一下,我自己判斷一個產品是否有藍海潛質,就這三個標準《是否標品+利潤空間+流量成本》。
最后:不喜勿噴,我的很多觀點都是非主流的,跟大家經常看到的不一樣。不認可歡迎理性討論!
卡卡聊跨境
(來源:卡卡聊跨境)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