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把野蠻生長時期的電商看做血氣方剛的少年,那2014年的電商無疑已經成長為成熟的青年,當中少了執拗多了包容。這一年有面對寡頭與子同袍的合作故事,有在新領域中深挖自身垂直優勢的故事,還有在全新互聯網生態中挖掘新商業模式的故事。
站隊
如果給BAT(百度、阿里、騰訊)各戴上一頂帽子,那固然是搜索、電商和通訊。
這種基因很難改變,就好像百度曾經覬覦電商,但卻頻頻以失敗告終;阿里一直試圖搭建社交系統,但使用者也極少跨出阿里的買賣圈;而騰訊SOSO做了近10年,也很難被用戶當做首選上網入口。
雖然這種循環式的嘗試曾帶來不溫不火的結果,但直到今天這三大巨頭也并沒有“安分守己”。
如果我的電商是短板,在阿里京東們已經建立起的壁壘面前,如何才能破解基因的束縛?2014年,電商圈給出了一個答案——站隊。
首先是3月10日,騰訊和京東戰略合作。騰訊入股京東15%股份,以2.15億美元收購京東3.5億股,并把旗下拍拍C2C、QQ網購等業務轉移給京東。
這一合作可謂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兩者優勢互補,但因為長期以來運營邏輯有區別,所以怎么“糅”在一起,是成敗關鍵。他們選擇了“文火慢熬”。
微信用戶會發現,在慢慢熟悉微信支付用法的過程中,微信方面產品也在不斷豐富,比如京東專屬商品頁面,比如微店等。另外,一個好兆頭是,有人開始把這兩者結合后的生態和超級帝國阿里相比較。
如果騰訊和京東的合作可以劃分為第一梯隊的合作,那么8月29日萬達、百度、騰訊的合作則可以稱為是超級梯隊的合作。當日,三家公司宣布共同出資200億在香港注冊成立萬達電商。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對新金融記者分析稱,“中國電商企業雖逐漸走向成熟,但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但近兩年融資潮、‘圈地運動’、‘抱團取暖’以及各種模式的迅速興衰,值得讓人思考。”
跨境
早在2013年上海自貿區掛牌之時,許多資深海淘族就預見了喜人的趨勢。如今,經歷了一年多時間發展,果然自貿區已經發展為多家正規海淘網站的根據地。
最先讓這個想法落地的是由東方支付在自貿區投資的“跨境通”電商平臺。
這一平臺最吸引人之處在于入駐的平臺商戶都經海關備案,所以沒有買到假貨的風險。這幾乎是此前海淘代購不可能實現的承諾,即使是資深海淘用戶,在以往尋找代購時,也不可避免地懷抱真假參半的心態購物。
跨境通上每件產品都明碼標價,關稅和物流費用也一目了然。中高端商品的價格可能會比國內專柜便宜30%左右。
在跨境通應景地上線后,后備正規軍馬上就跟進填補了跨境通商品不全的小缺陷。
出身美國、“根正苗紅”的亞馬遜[微博],2014年8月簽約進駐自貿試驗區。更為夢幻的是,其開辟了海外購專頁,直接中文海淘,就算用戶沒有海淘經驗也可以像平時購物一樣順利進行。
亞馬遜公關方面對新金融記者表示:“日前開通了海外六大站點直郵中國。在‘亞馬遜海外購’商店,依據中國消費者在亞馬遜美國的瀏覽及購買記錄而精挑細選了80000個選品作為海外購商店首期選品正式上線。”
當然,國內本土網站也沒有放棄這塊肥肉,從1號店到聚美優品再到蘇寧易購[微博],都在建立自家的跨境體系,并在擅長的品類中深挖。
另外,一個更突出的是,2014年的跨境電商呈現了全球化趨勢,零售業開始了從境內往境外跨的起點。諸多海外用戶跟隨中國雙11購物節海淘中國商品就是一個最好的體現。
“多家海淘電商平臺也獲得了風投的青睞,成功拿到了融資,海淘正在成為下一個電商的風口。進口電商的競爭日趨激烈了,各種模式都在摸索中較量著,2014年的黑色星期五預示著這場戰爭的萌芽,往后或許會規模更大。”曹磊說。
新入口
根據易觀《2014年微信購物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移動[微博]購物用戶規模突破3億,增長速度超過35%,高于PC購物用戶25%的增長速度。移動購物的交易規模接近10萬億,增長率達到270%。
電視、電腦、平板、手機,甚至手表等都在構建著這個多屏時代,在移動互聯網爆發的今天,“屏”就是入口,也是商業模式的起點。
如今移動購物模式越來越多樣化,移動端來看,包括了電商平臺的手機App、獨立移動電商App,以及京東微信購物、手機QQ購物等移動社交電商。2014年第3季度騰訊微信月度活躍賬戶數達到4.68億,移動購物與社交媒體的結合一直受到強烈關注。
京東微信購物大入口2014年5月底上線至今,其服務號“京東JD.COM”粉絲達671萬,成為消費者移動購物的新入口。
依托微信的微商就是為碎片時間而定制的購物模式。2014年,微商迅猛發展,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已有1000余萬微店問世。此外,業內預測稱,2015年也將成為微商持續爆發的一年。
輕松掌握跨境電商與外貿資訊,請下載【雨果網】APP或關注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