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華財經在線》12月29日報道,2013-14財年澳大利亞奶牛場運營收入提升三成,塔斯馬尼亞州表現領先全國。盈利性提升對于增強行業信心,促進增產有著重要意義。如果牛奶生產者和加工部門能夠互相協調增長策略,應對復雜動蕩的全球市場,澳大利亞乳業將可迎來“黃金期”。
報道指出,近兩年來,澳大利亞奶牛場經歷了超市壓價、行業并購和同行買賣頻發等“攪局”因素沖擊,然而由于奶價大幅提升,剛剛過去的2013-14產季,澳主要產奶區農場收入大幅反彈。據澳大利亞農業資源經濟科學局(ABARES)估算,2013-14年全國奶牛場平均農場現金收入增至129,200澳元,較截至2012-13年十年內平均水平高出29%。其中,塔州領航全國乳業發展。ABARES于近期發布的“澳大利亞奶牛場財務表現”報告顯示,2013-14季,塔州奶牛場平均運營利潤(Farm business profit)最高,為123, 696澳元,不計資本升值的回報率為5%。每家農場總現金收入由前一年的804,604澳元增加到了100萬澳元。得益于農場規模及生產率提升,塔州占據澳大利亞牛奶總產量的比例由5%(1999-2000年)上升到了8%。
數據顯示,2013-14季,維多利亞州奶牛場平均運營利潤為90,686澳元,資本回報率為5.5%,在該州所有產奶區中,州北部和毗鄰的新州Riverina地區奶農收益水平最高,州西部回報率為3%,吉普斯蘭奶牛場資本回報率為2.4%。
澳農業部長巴納比·喬伊斯(Barnaby Joyce)對ABARES的報告結果表示歡迎。經歷過2012-13季的挫折后,本次研究結果無疑振奮人心。“上財年奶牛場業績表現扭轉對整個乳業而言是大好消息”。
數據顯示,2012-13年,澳平均農場現金收入為44,200澳元,約有38%的奶牛場出現虧損。多為奶牛頭數在200以下的小型農場。澳乳業每年對澳大利亞出口的貢獻高達22億澳元。然而該行業面臨著十分激烈的全球性競爭,農場交付奶價承受很大下行壓力,易受世界乳制品價格波動的影響,而氣候變化則要求奶農對飼料進行大筆投資。盡管面臨逆境,截至2013-14年的14年內,澳大利亞小農場牛奶平均產量提升了44%,同期中型和大型農場平均產量分別提升了22%和9%。
喬伊斯女士指出,乳業對于持續變動的環境作出有效回應,通過盡職盡責的牧養和應用新技術,實現了連續增產,使得澳大利亞奶牛場在生產率和產品質量上處于全球領先水平。“本屆政府將通過爭取更好的市場準入,確保農場交付價有著更為公平的回報水平,給奶牛場憑借自身優勢在全球市場展開競爭的機會”。
報道指出,今年完成的中澳、日澳和韓澳FTA談判中,澳大利亞乳業均占據前端、中心位置,乳制品出口預計將會從大范圍的關稅優惠中獲得巨大利益。喬伊斯指出,許多乳制品加工商和制造商已經成功構建或擴大了對亞乳制品出口業務。聯邦政府將遵循“農業競爭力白皮書”,著眼于最重要的一環:農場的盈利性與可持續發展。
報道稱,盡管澳聯邦農業部對于全國牛奶產量的增長贊許有加,但澳大利亞牛奶供應增長速度還須大幅提升方能滿足出口市場的需求。荷蘭合作銀行乳業分析師米歇爾·哈雷(Michael Harvey)在十月份發布的報告中曾出,澳大利亞農場盈利性提升是能否實現牛奶產量增長,捕捉到出口機遇的關鍵。如果牛奶生產商和加工部門能夠互相協調策略,應對復雜動蕩的全球市場,澳大利亞乳業將可迎來“黃金期”。該行認為,11月中澳FTA的達成會給澳大利亞乳業帶來巨大轉機,澳大利亞產品將可與新西蘭、歐洲和美國等關鍵乳制品出口國更為公平地競爭。但產量供應不濟或將限制澳大利亞分享這塊誘人的“蛋糕”。據荷蘭合作銀行,中國乳制品需求會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長,但澳大利亞液態奶產量增長已進入了平臺期。新西蘭則正憑借不斷提升的產量捕捉更多中國乳制品消費增量。
哈雷指出,2013-14季,澳大利亞牛奶產量為92億升,若實現2020年產量提升至150億升的目標,就需要徹底改變供應增長模式。照目前形勢估計,2014-15季澳大利亞牛奶產量將提升2%,那么實現2020目標,平均年增長率應至少達到8%。
歡迎關注跨境電商及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