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印度國內的植物油價格下降,國內產量越來越少,但卻需求持續上漲,今年印度進口的植物油達到1230萬噸,再創新紀錄。
季風延遲和陣雨導致秋收季節的油菜籽產量銳減,估計產量僅為1966萬噸,而去年是2241萬噸,與預期相比降低了21.83%。油菜籽產量的減少直接影響到植物油的產量,然而由于價格降低導致需求急劇增長,使得國內的植物油產量供不應求,并越演越烈。
雨果網從外媒《商業標準報》近日的報道中了解到: “印度國內的壓榨技術已經有了比較緩慢的開始,因此印度將會進口越來越多的棕櫚、大豆和葵花籽油。印度將會儲存國產的油籽,而從其他國家進口。印度的植物油消費將會因為低價和對政府的良好印象而保持強勁,因此我們預計印度的植物油進口在2014至2015年將會創造新的記錄——1230萬噸。” Godrej International的主管Dorab Mistry說。
印度將會進口更多的毛棕櫚油,以使國內的煉油廠重新生產。
SEA的執行官B V Mehta說:“印度人均消費量為14.4公斤,總植物油需求維持在1828萬噸。整體的消費增速為5.6%,所以2014至2015年有望達到1930萬噸。”進口的增加使得印度的國內發展更加依賴海外生產商。
印度進口的毛棕櫚油大部分來自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以和本土的油籽調和。印尼和馬來西亞為了進入印度市場,下調出口關稅至零。進口價格的價格是印度進口迅猛增長的重要原因。例如:每噸棕櫚油精的價格從3月的938美元下降到10月的727美元,毛棕櫚油的價格則從951美元下降到704美元,粗制大豆油的價格從1000美元下降到838美元,而葵花油則從974美元下降到878美元。
Mistry說:“本來印度農民就因為農業規模小和產量少而十分貧窮,再加上進口價格的降低,導致油農們的生活更加困難,他們種植油菜籽是十分不經濟的。因此國內的同行們開始呼吁政府拯救四面楚歌的油農們。他們建議對進口的原油征收10%的進口關稅,成品油為25%。如果不采取以上措施,那么當印度油農們開始收割并進入市場時,他們的損失會更嚴重。”
成品油進口量的增多導致印度本國內的煉油廠閑置。2012-2013年,總進口量為1038萬噸,而成品油的比例超過21%。2013-2014年,總的植物油進口量為1162萬噸,而成品油的比例下降至13.5%。(編譯/雨果網 唐燕 譯審 吳以輝)
歡迎關注跨境電商及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