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第112屆廣交會閉幕。新華網記者在當日閉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與上一屆廣交會相比,本屆廣交會與會人數和成交額雙雙下滑,下滑幅度均超過10%,外貿形勢不容樂觀。
本屆廣交會是在全球市場持續降溫、中國外貿形勢嚴峻的背景下召開的。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劉建軍介紹,截至11月3日,第112屆廣交會境外采購商與會188145人,來自211個國家和地區,與會人數比第111屆同期減少10.26%,比第110屆同期減少10.05%。與此同時,本屆廣交會出口成交326.8億美元,比上屆下降9.3%。而且中短單增多,從目前訂單情況看,6個月以內的中、短訂單占比達86.6%,增加了0.3個百分點。
從地區看,歐美日等傳統市場降幅明顯,新興市場降幅較小。劉建軍說,受歐債危機、美國經濟復蘇乏力和中日關系影響,對歐盟、美國、日本成交分別下降10.5%、9.4%、36.6%。新興市場成交降幅較小,對東盟、中東、金磚四國成交降幅分別為7.9%、5.7%、0.7%,均低于總成交降幅;從行業看,生活必需品等剛性需求行業成交增長。食品、醫藥等生活必需品成交分別增長14.5%、26.9%。機電商品、紡織服裝成交下降11.6%、15.5%。需求彈性明顯的行業大幅下滑,如皮質箱包、木質玩具成交額分別下降了37.7%、48.7%。
值得一提的是,在采購商與會總人數減少的情況下,老采購商與會占七成以上,成中流砥柱,比上屆提高8.31個百分點,創廣交會分三期舉辦以來的新高。劉建軍認為:“廣交會老采購商特別是忠誠客戶所占比例上升,表明廣交會作為世界知名展會、中國第一展,具有很強的品牌影響力,對采購商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同時,也說明在全球經濟下行的情況下,中國的出口商品仍然有較強的競爭力,海外的采購商對中國的商品仍具有信心。”
據悉,與中國保持密切貿易伙伴關系的中國香港、美國、俄羅斯、中國臺灣、馬來西亞是本屆廣交會到會采購商人數最多的前五位的國家和地區。而受中日釣魚島爭端影響,日本采購商到會人數比上屆下降19.21%;受宗教節慶和政局不穩等因素影響,中東和南亞地區的采購商人數也出現大幅下降。
雖然不少企業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經營壓力大,但一些企業通過大力轉型升級提高了競爭力,成交情況明顯好于其他企業。劉建軍說,在嚴峻的外貿形勢下,企業紛紛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等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本屆品牌展區成交125.8億美元,雖然同比上屆下降了5.4%,但比總成交降幅低3.9個百分點。從行業對比看,每家品牌企業平均獲得的訂單數是非品牌企業的3倍,平均成交額是非品牌企業的6.2倍。創新產品多、設計研發能力強的企業成交情況明顯好于其他企業。
不過,劉建軍在發布會上回答國際在線記者關于雙下滑態勢是否將持續時特別指出:“這次采購商數量和出口成交雙下滑喻示著目前國際的經濟環境沒有得到根本的好轉,也說明未來相當一段時間,我國外貿的整體環境形勢還是非常嚴峻,因此要穩定我國的外貿發展還需付出巨大的努力。在冬天來臨時,希望我們的外貿企業要做好過冬的準備,首先求生存,然后找到發展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