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不是風靡萬千的通行證,中國市場正用事實作出回答。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和韓國貿易協會12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韓國對華出口很可能5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韓聯社稱,專家建議,中國已由“世界工廠”變身為“世界市場”,因此韓國要改變對中國的出口戰略。
據統計,今年1-4月,韓國對華單月出口一直保持同比(比上年同期)增勢;5月銳減9.4%,并連降4個月;9月和10月出口恢復增長;11月再次下滑,降幅為3.2%。由此,截至11月,韓國對華出口同比減少0.5%。如果12月韓國對華出口仍舊低迷,今年全年韓國對華累計出口將出現負增長。
上述情形成真的話,這將是自2009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韓國對華出口時隔5年首次同比下降。近30年來,韓國對華出口下降只發生過三次,分別為1998年、2001年和2009年。
韓國對華出口下滑,很大程度上歸咎于中國和歐洲的經濟放緩。中國是韓國產品的最大進口國,預計今年經濟增速將在7.5%左右,這是近24年來最小的增幅。
此外,韓國對華出口中一半為加工貿易,因此,歐洲等發達國家經濟下行給韓國對華出口帶來沖擊。
但專家一致認為,更大的原因在于,中國產品的競爭優勢快速提升。韓國銀行(韓國的央行)上月發布了一份報告,其結論與上述觀點不謀而合。
據《韓國先驅報》消息,目前,韓國出口到中國的中間產品以計算機部件和半導體等高科技產品為主。“近年來,中國努力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當地生產的中國產品正日益取代韓國進口貨物。”現代研究所研究員韓載真(音)說。
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多個領域的韓國中小企業對中國出口下降。據韓國中小企業研究所統計,今年1-8月,無線通信設備領域對華出口同比下降37.4%,半導體制造領域下降25.6%,電腦部件下降25.3%。
韓國貿易協會的一位研究委員指出,明年韓國對華出口前景依然不明朗。中國產品已取代從韓國進口的產品,中國石化和手機產品等已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LG經濟研究院的研究員表示,韓國要適應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變化,考慮向中國出口消費品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據澎湃新聞上月消息,大批韓資企業正在撤離中國市場。對此,韓國國際貿易研究院建議,隨著中國人收入增長,高檔消費品越來越受到青睞,韓國要實施名牌戰略進入中國市場。
“韓國企業亟需打造多元化出口戰略,要針對中國不斷增長的高端消費品市場作出調整。”國際貿易研究院研究員張相石(音)說。
歡迎關注跨境電商及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