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網從《朝鮮日報》11月29日的報道中獲悉,今年夏天,為出席威尼斯雙年展來到意大利的美術評論家洪京韓(音)在火車站發現了一群引人注目的人。穿著形形色色、花花綠綠的登山服的20余人正走來走去。一個人走近用韓語問道:“公交要在哪里乘坐?”洪京韓在詳細回答后開了個玩笑:“這里沒有山啊。”
2014年的韓國成為了戶外服裝大國。登山服作為隨時隨地都可以穿的全天候服備受歡迎。五顏六色的登山服以山、大海、游樂場為根據地,橫掃百貨商店、大型超市,并在演出現場和美術館登場,占領了各種集會。甚至還出現在婚禮現場和辦喪事的人家。身穿戶外服裝的韓國人在海外也威風凜凜。在團體游客主要光顧的歐洲受到了當地人的關注。那么,韓國是怎樣成為戶外服裝大國的呢?
銷售額達7萬億韓元 世界第二戶外服裝大國
韓國戶外服裝行業今年的銷售額預計將達到7萬億韓元,這是繼美國之后世界第二的規模。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韓國戶外服裝行業的銷售額還只有1000億韓元,但2003年以后年均增長25%。還有不少企業每年增長30%至40%。受今年上半年經濟蕭條的影響,預計今年的增長率將達到16%左右。如果考慮到服裝界全體增長率不到5%這一點,戶外服裝行業即使停滯也達到了服裝行業平均水平的4倍。甚至出現了“服裝業靠戶外服裝養活”的說法。
20世紀60年代,韓國登山用品市場上全部都是由美國軍需品改造的帳篷、睡袋和背包。截止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登山裝備還是主流,服裝的比重僅占10%。隨著1995年布來亞克首次推出登山服,戶外服裝行業迎來了轉換期。當時大量展示了黑色登山服的布來亞克在廣告中高呼:“登山也有登山服了。”那時還有很多人搖頭,但不到20年整個國家就被“登山服裝”占領了。特別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后,隨著失業人員大舉登山,戶外服裝業界忙碌了起來。 進入21世紀,登山服作為時尚服裝的一部分開始受到青睞。
隨著登山的大眾化,人們爭相購買的登山服不再被用作休閑服飾,而是用作日常服裝,戶外服裝的市場逐漸拓寬。開拓疆土的一等功臣是成為“校服”的樂斯菲斯的防風衣。戶外服裝行業排名第一的樂斯菲斯于2002年推出了名為“Free Jacket”的輕便黑色防風衣。隨著10多歲青少年爭相購買,戶外服裝迅速深入了韓國人民的日常生活。
登山服成為日常服裝,這一變化讓韓國戶外服裝業喜出望外,打出“life style wear”的口號宣傳登山服,強調登山服可以“在山上和市中心等各種場合穿著,風格自然百搭。”在色調上還打破了成年男性常穿的黑色,并改變了設計,從3、4年前開始宣傳“從7歲到70歲全都適合”,吸引了年輕消費者。
韓國市場的登山服顏色變得多種多樣。擺脫紅色、藍色、黃色三原色,加入了粉紅色、果綠色、藍色、紫色和橘色,還加入撞色元素,使得消費者到哪里都能成為焦點。過去的登山服肥大而舒適,但最近流行收腰型。
如果我女兒婚禮上出現登山服……
戶外品牌服裝的價格也不容小視。韓國排名前5位的戶外服裝企業的夾克就要價數十萬韓元。因為是高價服裝,就讓人們產生了穿著去哪兒都無所謂的想法。
登山服也是處境旅游的“制服”。旅行社相關人員說:“甚至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想在外國旅游景點找韓國人,找到登山服就行了。”韓國旅行社的商品大都是以游覽為主。如果想通過團體一條龍形式在短時間內游覽5、6個國家,即使變換場所也可以舒適地穿著的服裝非常方便。所以這些人都喜歡登山服。登山服不打褶,易清洗、易保管,在功能性方面,抵御天氣變化的能力很強也是其優點。
但是,有部分人指出,穿登山服“根據時間和場所,可能會顯得失禮”。也有意見認為,造成了服裝的整齊劃一。時尚雜志《VOGUE》韓國版的部長申光浩(音)表示:“戶外服裝被當做全天候服裝是韓國獨有的現象。再怎么喜歡舒適也要遵守最起碼的TPO (time、place、occasion的首寫字母,時間、地點、場合) 原則是不變的真理。”
弘益大學服裝設計系教授簡浩燮(音)表示:“想一想在女兒的婚禮上,朋友穿著登山服出現的場景吧。衣服是為了自己舒適而穿的,但應該把重點放在考慮他人這一點上。”
對于上述指責,登山服愛好者們反駁道:“登山服才是最棒的日常服裝”。首先,穿著舒適,隨身攜帶非常輕便。也有人主張“我穿自己的衣服,沒有誰受到損害”、“雖然穿登山服去參加婚禮,但心情才更重要”。
歡迎關注跨境電商及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