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資料庫 中查看
關注作者
您可能還需要

市場觀察 | 印度紡織業發展舉步維艱,樂觀心態幾近崩潰

奈何印度政府撓不到痛點

市場觀察 | 印度紡織業發展舉步維艱,樂觀心態幾近崩潰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印度服裝出口促進委員會(Apparel Export Promotion Council)前主席Ravi Kishore表示,印度布局松散的紡織供應鏈,抬高了端與端之間的運輸成本,也因此延長了生產交貨期,導致該國紡織業難以與孟加拉國和越南等國家拉開差距。

業內人士表示,一家印度制造商需要90至120天,才能完成2萬至3萬份訂單;而反觀孟加拉國和越南,這兩個國家的供應鏈布局更為密集,只需14至21天即可完成同等數量訂單。例如,H&M是孟加拉國Chaiti Group的客戶之一,該公司約有5000臺機器,但在印度的德里、旁遮普或蒂魯巴的工廠,約只有300至500臺機器隆隆作響。

世貿組織近期的統計報告顯示,越南和孟加拉國紡織品出口量僅次于中國,而印度排在第5位。印度商務部數據顯示,2020至2021年,印度的紡織品出口量下降了20%,創收規模降至290億美元。

同時,據Wazir Advisors估計,印度國內紡織品市場縮水30%,整體規模降至750億美元。截至2026年,市場預計增長至1900億美元。紡織業為印度GDP貢獻了約3%,為工業產出貢獻了7%,為出口創收貢獻了12%,同時也為4500萬勞動者提供就業崗位。

為了刺激出口增長,政府在去年9月宣布了一項約1千億盧比的生產激勵計劃(PLI:Production-Linked Incentive),旨在提升滌綸等人造纖維與運動裝、漁網和一次性手術用品等紡織品的產量。根據計劃顯示,制造方僅需投資10億至30億盧比,很大機會能獲得約為投入兩倍之多的營收,甚是可觀。

但制造商們的看法相對不那么樂觀,此中原因有二:

首先,該計劃只涵蓋人造纖維和技術紡織品,而服裝品類的市場份額占比高達73%,甚至一些重要的人造紡織品類都沒能覆蓋其中;

其次,正如高技術纖維制造商Garware的首席執行官Shujaul Rehman所言,該政府扶持計劃的財務門檻著實令人望而卻步。

他表示:“其中一些指標并不適用于機器紡織行業。10億盧比的投資門檻相對過高,且要實現25%至60%的增值目標,這些都并非易事。除非我們制造企業轉移進入新的領域,從而獲得更可觀的市場份額,否則難以達成理想的投入與產出。”

作為印度較為有名的機器紡織品制造商之一,Garware在2021財年的營收也才剛突破為10億盧比大關。由此可見,哪怕有政府相關計劃的扶持,位居市場排名前列的制造企業也需要鉚足了勁,才有可能將將回本。對于整個行業而言,也將難以輕松應對。

同時,印度政府宣布的第二項支持舉措,似乎更為懇切。該計劃旨在印度各地建設7個大型綜合紡織園區,每個園區都將配備現代工業基礎設施,并將商業價值鏈的各個關鍵環節聚攏于一地,從而減少生產周期與物流成本。

但隨之而來的,依然是業內人士騰升的疑慮。據上次類似的計劃實施以來,12年間企業家們眼見“樓起樓塌”,效果平平。他們表示,即使產業園區和PLI計劃都能如期推進,但仍無法解決該行業不得不面臨的兩大本質痛點——勞動力資源稀缺,以及印度與歐美之間缺乏貿易協議。

# 撓不到痛點

2005年,印度啟動了綜合紡織園區計劃SITP,以促進紡織行業發展。2017年,Wazir Advisors發布的一份政府委托報告顯示,這些產業的功能并不符合初始預期,因為制造商們普遍認為他們沒有理由轉移工廠選址

這些產業園遠在城鎮之外,難以尋覓到足夠的勞動力資源。此外,此類產業園的國際占地指標超過150英畝。在印度,只有5個獲批的產業具備此等規模。大多數產業園75英畝

印度紡織部長Upendra Prasad Singh表示:“目前為止,關于選址問題仍未決定,但有1012個邦表現出了引進需求。首先需要確定至少1000英畝土地它重要因素也應該慎重考慮,如原材料的可用性、電力和水資源,以及國家的勞工法律和工業政策。”同時他也拒絕透露建設產業園的相關排期。

紡織園區的成功需要4大支點——勞動力、機器、原材料和營銷。缺乏有效果的市場營銷與熟練的勞動力,這是早期產業園建設失敗的兩大主要原因。但新計劃仍然未提及此相應的解決之道嗎,讓人一時摸不著頭腦。

降低紡織行業勞動密集程度的關鍵在于推廣機器自動化。制造商們表示,這也意味著大批量的工人面臨失業問題,所以工會長此以來都在反對關鍵技術升級。另一方面,印度制造商認為政府需要對勞動法進行改革,以取得其中的微妙平衡。但是目前來看,印度整合型紡織園區的建設計劃和PLI計劃都沒能觸及以上痛點,屬于撓了半天癢也沒能撓對位置。

# 編碼沖突

PLI計劃目前只適用于技術及人造紡織品印度紡織部長Piyush Goyal在近期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出雖然印度主要專注于棉紡織生產,但人造和技術紡織占全球貿易的約2/3

PLI計劃將使印度本土企業躋身全球同行業前列

與此同時,HSN統一命名系統是全球公認的6位數代碼,可對5000多種產品進行分類。Shujaul 指出,許多使用這些紡織品生產的產品,如運動服、針織襯衫和機織上衣,都不在該政府計劃的HSN規范中,因此他們沒有準入資格。事實上,該計劃看起來甚至不太可能促進技術紡織品出口。Sangam集團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S.N. Modani表示:“政府已經采用了40個出口不到5%的HSN編碼,相關協會已經就此向政府提交了反饋說明。

盡管印度政府正在收集企業家的建議,但PLI計劃也并不意味著充分的民主。Meenu Creation的總經理Anil Peshawari表示:“PLI計劃不會直接惠及中小型企業,特別是印度的服裝出口公司。這些計劃的收益基于企業投資,投資門檻需要超過10億盧比。服裝行業不會在廠房和機器上投入如此巨大的資金。因此,我們難以成為PLI計劃的參與者。”他補充說,2.5億盧比的投資門檻才可能讓中小型企業有所心動。行業組織CII與全球管理咨詢公司Kearney近期的一份報告建議,PLI計劃應該將支持范圍擴大到天然產品制成的面料和服裝,才有可能真正惠及廣大制造企業。

# 創造新需求

孟加拉國和越南為出口中心實現經濟崛起,不僅是因為兩國生產時間短和技術進步,更是因為它們與歐洲國家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FTA)與優惠貿易協定(PTAs)。

“如果我們與歐洲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出口量將實現翻倍。孟加拉國在近10年與歐洲達成了自由貿易協定,因此也獲得了一定規模的服裝出口增長。”

同時,缺乏此類協議也增加了進口商的到岸成本。“印度出口到歐洲的產品都比孟加拉國生產的同類產品貴9%。所以許多訂單都流向了孟加拉國。而我們印度在價格和交貨方面更具競爭力。當買家愿意把這9%挪到上陸成本時,我們也就擺脫了劣勢。”

業內人士表示,印度與美國、英國、歐洲、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至關重要。

創造海外新需求的同時,紡織行業也迫切需要技術升級。

印度仍主要依靠進口解決設備與技術升級的問題,政府也可考慮降低進口關稅,以使其更具競爭力。行業高管們表示,政府還應支持勞動力培訓,這也將降低工人學習技術的阻力。

對于印度本土的紡織業發展難關,印度政府提供的解決思路可謂兜兜轉轉。而真正能指導行業發展大方向的關鍵,不止在于上層建筑的高瞻遠矚,也應多多下基層傾聽業內人士的真實需求,才能實現精準打擊現存痛點,解決“發展之癢”。

(來源:印度咖喱醬)

以上內容源自外媒,由雨果跨境后臺編輯整理匯總,其目的在于收集傳播行業新聞資訊,雨果跨境不對其真實性、可靠性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特此聲明!

分享到:

--
評論
最新 熱門 資訊 資料 專題 服務 果園 標簽

收藏

--

--

分享
印度咖喱醬
分享不易,關注獲取更多干貨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希儿乳液狂飙W天堂98|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综合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