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淘寶創設出雙十一促銷節后,11月11日已經成為廣大網購“剁手族”又盼又恨的日子。因雙十一而陡然產生的消費高峰,使得快遞變“慢遞”以及商品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等情況,都是歷年雙十一投訴的主題,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網上交易保障中心副主任喬聰軍一直在關注著最近幾年電商決戰雙十一的情況,他認為,雙十一的短板正在不斷消弭:“電商體系猶如一個生態系統,平臺、商家、快遞企業、消費者都具有很強的自我調節功能。雙十一的諸多弊端也在這幾年的自我調整中不斷被克服。
今年,為搶占先機,電商的雙十一促銷活動從10月底就已經拉開了序幕。法治周末記者發現,在電商這個生態體系不斷調節過程中,今年的雙十一呈現出了一些新特點。
單一價格戰變為綜合實力PK
今年9月,全球著名調研公司尼爾森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線上消費者正日趨老練成熟,價格不再是影響其網購的最重要因素,中國電子商務正在向服務導向型轉變。
這種變化也影響到了電商巨頭們在雙十一的策略。今年的比拼也在不斷弱化價格的概念,比如,很多“剁手族”就發現,今年電商推出的優惠活動的力度也較為有限,那些先漲價再打折的伎倆在一些“價格助手”的幫助下現了原形。
1號店公關部負責人告訴法治周末記者,與往年各大電商全力拼“價格戰”不同,今年盡管電商仍然會在自己的優勢品類上做一些價格上的讓利和優惠,但更多的是通過營銷方式的創新、服務品質的保障來吸引用戶。
強調真品、正品成為今年各大電商著力強調的賣點。京東打出的宣傳口號是“真、正、低”。10月28日,京東還召開《優品宣言》發布會,聯合供應商和賣家代表作出“杜絕假冒偽劣”的承諾;國美在線也特意強調雙十一是“真戰”。
每年的雙十一,對平臺運營能力、快遞公司等都是一次考驗。為了避免快遞變“慢遞”,快遞公司也在快速補充快遞員,新增分撥中心——根據天貓[微博]提供的相關數據顯示:為備戰雙十一,與天貓相關的十三家快遞合作伙伴新增分撥中心超過150個,增加操作場地超過200萬平方米。
國家郵政局也在10月25日召集了國內主流快遞公司開會,要求雙十一期間不得發生特大“爆倉”問題,同時規定錯峰收寄期不得超過10天。
喬聰軍認為:“隨著消費者消費水平的提升,消費時不斷趨于理性,價格不再是吸引消費者的唯一因素,產品質量和服務品質開始為商家重視,商家和快遞公司也開始不斷調整參與雙十一的方式和策略。”
正是基于上述變化,記者了解到,從最近幾年雙十一的投訴情況來看,消費者無論是對于快遞還是產品的投訴,總量都在下降。
跨境電商突破政策壁壘搶風頭
2014年被稱為“跨境電商元年”:隨著海關等政府監管部門將跨境電商政策進一步明朗,原先處于灰色地帶的海外代購正逐步轉變成更為規范化運作的跨境電商,天貓國際、亞馬遜等都成為跨境電商領域的佼佼者。
雙十一期間,這些跨境電商巨頭們自然不會錯過這場營銷狂歡盛宴,均躍躍欲試,想從中分得一杯羹。
亞馬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臨近雙十一,亞馬遜美國等六個國家都開通了直郵中國的服務,國際選品超過8000多萬種,從11月3日,亞馬遜中國推出了“11.11折學”促銷活動,宣傳上強化“真大牌、真折扣”。
本土化跨境電商天貓國際也不遜色。天貓國際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天貓國際、淘寶海外以及速賣通等首次參加雙十一,也是阿里巴巴[微博]第一次把生態體系擴張到全球。
“在這背后,以電商平臺、菜鳥物流平臺、云計算以及大數據能力等為核心的全球化生態系統已經初步建立,但這也使其面臨全球化生態體系的挑戰。”該負責人表示。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國際商務研究中心主任王健告訴記者,與傳統外貿經過多個中間商層層“加碼”的窘境相比較,跨境電商優勢明顯,隨著海關等部門出臺政策,跨境電商也在不斷趨于陽光化,尤其是“保稅進口”模式的推出,也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的網購習慣,跨境電商平臺借雙十一促銷,也有助于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和參與其中。
互聯網金融多項創新反哺電商
如果你是一個“剁手族”,則不必為雙十一到來、荷包卻暫時干癟而發愁。
隨著電子商務市場的快速發展,由電商體系孕育的電商金融也在快速崛起和成長,并開始反哺電商。今年開始,基于電商平臺的大數據分析,像天貓、京東等都會向信用資質良好的用戶開放賒購、“白條”服務,消費者可以很低的首付獲得商品,然后再分期付款。
天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螞蟻微貸(原阿里小貸)雙十一期間將擴展至天貓所有商品類目,同時消費者的分期額度將從現在的人均6000元提高至人均10000元左右。
面對蘋果iPhone 6的強勢來襲,在雙十一期間,“京東白條”為用戶購買iPhone 6也提供了很多優惠,將其變成了大眾都能消費得起的產品。
諾亞財富研究消費金融的專家茅赟海認為,依靠互聯網尤其是電商的發展,金融服務衍生出很多創新,但在個人消費金融服務上,仍依托于如信用卡等傳統的金融服務產品,而雙十一這種集中釋放消費者消費需求的節點,或成為天貓分期等消費金融創新產品成長的爆點。
不過易觀國際電商分析師王小星則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目前“京東白條”和天貓分期業務還處在用戶培養和教化的階段,這種消費形式在中國的用戶接受度較低,其牽扯到用戶信用評估、網購實名制等多個層面,整體機制還有待加強,目前對整體銷量的提升作用較為有限。
移動端發力易觀國際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移動網購市場規模達3053.8億元,環比增速達71.6%,僅今年第二季度,中國手機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1680.9億元,同比增長256%。
這些數據都在表明,中國已經開始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而在雙十一這個各大電商近身肉搏的狂歡節里,如何爭取移動端用戶的青睞?也成為各大電商的重頭戲碼。
今年3月,騰訊入股京東商城,騰訊也在當下中國最熱門的移動應用程序——微信上為京東提供了接口,此外手機QQ也同樣為京東提供入口。在此次雙十一大促中,除了自己的移動客戶端,京東也充分利用了騰訊的微信、手機QQ入口資源,這些同步開展全品類的促銷活動。
為了抓住年輕用戶,京東在移動端推出了很多趣味活動,在微信購物和手機QQ購物的雙入口,京東也充分利用了已經成熟的“紅包”機制,此外還結合移動社交電商的特性,推出“拼購”,創新了社交電商的營銷模式。
與京東商城擁有的諸多便利接口不同,其他電商則多通過創新營銷方式來提升移動端的用戶活躍度,以分享雙十一的蛋糕。
為了爭取更多移動端用戶,尤其是年輕用戶群體的關注,1號店還和世紀佳緣[微博]合作宣布組成“脫光聯盟”,讓用戶享受“脫光”價購物體驗的同時,也為單身人群創造愛情“脫光”的機會。
國美在線也加大了自己旗下APP的推廣,用戶只要下載其APP,就可以領取一定金額的現金券。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