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此前的媒體溝通會上,天貓就已公布了2014年天貓雙十一的三大核心策略:全球化、無線化和平臺化。這其中,關于天貓全球化、海淘業務的玩法備受各界關注。
天貓全球化策略如何落成?在物流、支付、下單環節都有哪些創新的模式開展?與Amazon、上海自貿區的合作相比,天貓全球化業務又哪些資源優勢?阿里巴巴集團COO張勇對其進行了一一解讀。
打造全球的雙十一
張勇介紹,今年天貓雙十一的最大特色就是“買遍全球,全球可買”,國內的消費者能夠通過雙十一買到包括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法國、意大利、德國等在內的全球的商品;而全球220多個國家的海外消費者也能買到國內的商品。
針對出口市場,此次雙十一供涉及了“淘寶海外”和“速賣通”兩個平臺,主要面向全球消費者,幫助中國賣家拓展海外市場,帶動品牌出海,滿足海外消費者需求。除了幫助眾多商家出口,今年雙十一還將重點把海外商家的優質商品引入國內,目前已入駐商家有20多個國家近5400個品牌。
張勇表示,這部分市場優勢得益于國內跨境電商進口保稅模式的開啟,與保稅區合作的電商平臺可享有貨品過關便利,且稅率較低。
“今年雙十一是阿里巴巴全球化雙十一的元年,不僅是一個起步,更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我們希望通過五至十年的時間,把雙十一打造成全球消費者都喜歡的節日”,張勇說。
保稅模式的優勢
張勇表示,從整個跨境電商的發展來講,全球商品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物流通關環節是整個購物過程中的關鍵所在,而阿里在做全球化雙十一的時候考慮的就是多管齊下,通過多種物流通關方式,為不同的銷售業態提供解決方案。
張勇指出,從消費者的體驗層面來說,此次雙十一啟用的保稅模式與Amazon和自貿區合作相比,最大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第一,全球化雙十一堅持了阿里一貫的平臺模式,天貓不會在全球采集貨物賣給消費者,而是給供應商提供舞臺,再通過天貓國際賣給消費者;
第二,給中國消費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網購場所,“我們希望給中國消費者提供熟悉的購物體驗,而不是到一個陌生的網站去建立一個不一樣的購物體驗”;
第三,阿里報稅方式嚴格按照海關政策,通過保稅模式,首先海外品牌入華成本大大降低,其次保稅模式可以將物流成本再有效下降80%-90%,再加上阿里大數據協助選品以及數據化運營,單品售罄能力,供應鏈管理效率提升,這些都會表現在產品定價上,國內消費者就可以買到更有性價比到海外商品。
大數據助力跨境物流
作為阿里上市后的首次全球化雙十一,大批量的訂單生成肯定會對跨境物流形成一定壓力。
對此,張勇表示,在保證物流暢通方面,阿里更多的還是通過菜鳥網絡大數據的分析,為物流合作伙伴提供具體的線路,并在產品服務和運力方面給予精確的預測,從而幫助他們提升資源配置和能力保障,最終保證整個供應鏈的協同效率和服務的可視化。
與往年雙十一相比,阿里今年重點加強了全球物流資源布局,并利用大數據進一步優化底層平臺,使得阿里對雙十一整體的物流預測和監測更加精準細化。
其中,速賣通主要與中國郵政、新加坡郵政達成了合作,并與各國本地郵政配送,國際EMS、DHL、Fedex、UPS、TNT、Toll等商業快遞保持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天貓國際則首先利用海外倉儲干線資源。目前,菜鳥已經在美國、德國和澳洲建立了海外倉。接下來根據業務的需要我們將開通英國,韓國,日本以及港臺地區。
其次,菜鳥已經建立了覆蓋美國,歐盟,澳洲的海外倉網絡和航空干線資源能力,并能夠給國內的消費者提供高效快捷的海外商品集貨、直郵和保稅服務。
全球化是長期發展策略
六年的發展,雙十一已從阿里巴巴專屬的光棍節促銷,發展為全民購物狂歡。2013年,阿里巴巴雙十一銷售額更是達到了350億量級。接下來,天貓雙十一會如何發展,又將如何延續?
張勇表示,雙十一絕對不只屬于阿里巴巴,而是屬于所有電商生態體系的共同的節日。無論再過多久,阿里都會把這個節日持續下去,給到消費者新的價值。以今年為例,全球化就是最大的特色,阿里的目標就是要把全球商品賣向中國,同時中國的很多商品也能賣向全球,最終實現“全球買、全球賣”的夢想。
不過,張勇仍坦言,全球化作為阿里未來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舉措,路還很長,也很坎坷。但是阿里一定會從今天開始大踏步向前走,希望通過五至十年的時間,把雙十一變成一個全球化的節日。
張勇強調,對阿里而言,全球化是其業務的長期發展方向和戰略,阿里要去創造全球化的過程,而消費者和商家只需要享受全球化的成果。未來,阿里的業務都將圍繞全球化、農村、大數據戰略展開。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